“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为我们指明了研究红楼梦的方向

请注意,红楼梦作者是先写出“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然后引申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并不是为了要描写林黛玉而写出“玉带林中挂”,将林黛玉的姓名隐含其中的。也不是为了要描写薛宝钗而写出“金簪雪里埋”,将薛宝钗的姓名隐含其中的。

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重点是一股金簪!明朝男人头上只用一股金簪,2股金簪才是“钗”。

《红楼梦》一书气势磅礴,金陵十二钗正册开场第一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就拉开了明末清初的历史大幕。这句话就是:明末清初,崇祯皇帝亡国上吊;男人头上无法使用金簪,被迫雪藏、以待来日。围绕此句进行探究才是正确的方向。

若脱离红楼梦的写作宗旨,偏移大方向,单纯研究红楼梦文本,尽管文本内容与研究者设想的历史事实越研究越吻合,那也只能属于牵强附会,只能算是自娱自乐。这样的牵强附会肯定经受不起“一证否决”法的检验。“一证否决”法就是只要有一个无法解释的证据,就可以暂时或彻底否决你的研究方向。你若绕过这一证据继续研究,那就是无效的牵强附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