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是怎么记载亚历山大和他的帝国的?

冷漠王冠


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个

勇敢、有才智、有抱负的人物。

一.英雄少年

亚历山大13岁时,腓力二世就聘请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他当老师。腓力二世对亚里士多德说:“感谢神使我的儿子和你生于同个时代。我希望经过你的教育,他将成为我的王位的极为适当的继承人。”

亚历山大尊敬亚里士多德,也重视科学。

在征服其他国家的过程中,他把沿途的各种见闻写信告诉他的老师;得到了奇花异草和珍贵动物也要派专人送去,供老师研究。亚里土多德向亚历山大讲授地球和宇宙的知识,希望他的学生征服科学的王国。可是,亚历山大要征服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他要成为“世界之王”。

亚历山大15岁就表现出勇敢、倔强和自负的非凡性格。有一次,腓力二世买来一匹高大的骏马,性情非常暴烈。优秀的骑手都想试着驯服它,但是有的根本骑不上去,有的骑上去被它三颠两蹦就摔了下来。腓力大为扫兴。年轻的亚历山大站在父亲旁边,自言自语地说“不是驯服不了,而是胆量太小。”腓力二世听了,非常生气,斥责儿子说:“你不应该取笑年长的人,因为你也没有办法驯服它。”亚历山大说:“我能驯服它!”腓力二世微笑地看着他,以为这不过是小孩子说的一句赌气的话。周围的人赞许地点着头,但是谁也没有把亚历山大的话当真。亚历山大勇敢地走近骏马,抓住缰绳,轻轻地抚摸拍打它,减少它的敌意,再慢慢把马头转过来朝着太阳,因为他知道马是害怕自己的影子的。突然,亚历山大踏着马镫,纵身一跃,骑上了马背。马在一瞬间被这闪电般的动作镇住了,但是它立即前蹄腾空,高高地扬起脑袋,发出嘶鸣。这声音是对骑手的警告和挑战。一些曾经被它摔下来的骑手听见那充满怒意的嘶鸣,不禁把目光转向腓力二世。腓力二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稳稳地騎在马背上。刹那间,这匹马如离弦的利箭向前奔去,很快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腓力二世和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没有多久,亚历山大骑着浑身是汗的骏马回到父亲跟前,烈马终于找到了一个能降服它的主人。腓力二世抱着儿子说:“我的孩子,我这个王国对你来说已经不够大了,你去开辟新的王国吧!”

二.倾佩的人

亚历山大认为自己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

但是他也碰到过一个瞧不起他的人,这个人就是希腊的哲学家戴俄泽尼。戴俄泽尼没有家,平日住在一个酒桶里,但是他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他蔑视权力,看不起荣华富贵。有一次,这个哲学家被人当做奴隶拍卖。在市场上,他对买主说:“如果你不是想买一个奴隶,而是要买一个主人的话,就买我吧!”亚历山大很想见见这位哲学家,他在进军亚洲之前,去拜访戴俄泽尼。两个人相会了:一个是大帝国的统治者,个是破酒桶的主人。亚历山大受过亚里土多德的熏陶,佩服有学问的人,更佩服敢于蔑视权势的人。他听说戴俄泽尼自称是“宇宙的公民”,因为找不到他看得起的人,常常白天点着灯走路。亚历山大很奇怪戴俄泽尼为什么能这样狂妄自大。他向这个哲学家表示愿意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这倒不是亚历山大要炫耀自己的权势,而是出于对他的好感。可是这个正在晒太阳的破酒桶主人,对站在他面前的帝王说:“走开,不要挡住我身上的阳光。”亚历山大只得走开,他对旁边的人说:“假使我不是亚历山大的话,我就想做戴俄泽尼。"

.征服东方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踏上了东方的亚洲大陆,去侵占波斯帝国的土地。他的军队不足五万人,可是拥有当时最好的装备,战斗力很强。亚历山大长驱直入,深人波斯腹地,不断把掠夺来的珠宝财物运回希腊本土。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在小亚细亚的伊苏斯城大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甚至俘虏了他的家属。过了两年,两国军队在高加米拉进行最后决战,波斯全军溃败。大流士三世在战斗中仓皇逃走,一年以后,在逃跑的途中被他的一个亲信部将贝苏斯刺死了。

贝苏斯接着就去向亚历山大投降。他以为自己替亚历山大除去了一个敌手,一定公得宽恕。但是,亚历山大是一个性格爽直的人。他痛恨那些搞阴谋诡计、反复无常的小人,认为贝苏斯的行为是可耻的。他不但没有收留这个背叛者,而且下令处死了他。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以后,把埃及、小亚细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和巴比伦的大片土地都囊括在他的庞大帝国的版图里了。可他还不满足,在公元前327年,又把远征军带到他认为是世界尽头的印度河流域。

但是,无情的现实教训了这个狂妄的侵略者。印度人进行的坚决抵抗,完全出乎亚历山大的意料。“马其顿方阵”被印度战象冲得七零八落,士兵在雨点般的毒箭下纷纷倒下。马其顿人还遇到大自然的敌人:洪水的袭击和骄阳的曝晒。再加上疫病流行,这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亚历山大看到,一向唯命是从的将士,已经不大听他的话了,有的人扔掉剑和盾,要求停止前进。同时,他还听当地人说,印度并不是世界的边缘,在印度的东边还有更广阔、更富饶的地方。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不得不率领军队从印度分成海、陆两路撤退,沿途受到饥俄和疫病的困扰,又死去不少人。第二年,他们才回到亚历山大帝国的新首都一一巴比伦。公元前323年,正当亚历山大计划进攻阿拉伯的前夕,他染上了恶性疟疾,死在巴比伦。这时他才33岁,英年早逝!

四.历史影响

亚历山大的帝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对东方的侵略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小的影响。亚历山大是希腊文化狂热的崇拜者,他的军队中有不少随军的文人、学者。他们有的宣扬希腊文化,有的学习东方的知识,有的搜集资料。这些活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亚历山大向东侵略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开辟了比以前广阔得多的东西贸易通路。亚历山大在东方各地陆续建立了几十个城市。这些城市起初多半只是军事据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亚历山大在尼罗河口建立一座新城,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那里有良好的港湾,高耸的灯塔。繁忙的码头上,商船来往如梭。亚历山大港成为托勒密时期地中海上最大的商港。直到今天,它还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