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车业出不了首富?

詹TT--


一、汽车行业的特点

在国民经济分类的诸多行业里,出首富最多的行业有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医药、汽车。其中汽车是极为难得的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所以汽车行业也一直被视作仅次于房地产行业的,最能拉动经济的产业之一,各地最热衷上马的项目类型。

二、汽车行业都出过哪些首富?

国内的有比亚迪的王传福,他曾经在2009年以58亿美金名列富豪榜的第一。国外的就多了,比如德国的宝马匡特家族,几乎常年排名德国富豪榜的首位,而日本的丰田家族、韩国的现代、美国的福特家族都曾经成为过所在国家的首富,所以题主说的情况并不存在。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首富的钱,不是说你有钱就真的拿出那么多的现金出来,财富通过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体现。打个比方马云现在是首富,马云真的拿出2000亿的现金吗?非也,即使银行拿出那么多现金也需要多少天筹备。马云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股票份额大约7%,目前阿里巴巴43267亿,那就是43267乘以7%,将近3000亿的身价。

再说国内汽车业牛逼民营企业,吉利与比亚迪。吉利老板李书福,比亚迪老板王传福。吉利在香港上市,比亚迪汽车A股与香港都上市了,还有比亚迪电子。

这里就涉及到估值问题,估值是市场给的,汽车是传统行业,又没有重大技术革新。市场上给的汽车估值大约15到30倍,市值多少由这个上市公司能不能赚到钱决定的,成长性决定的,目前汽车行业,增长多少就不说了,最近两年几乎国产汽车厂家都销售额下降。唯一好点就是做电动汽车的比亚迪,日子好过一点点。从比亚迪A股的估值看,给比亚迪估值算高的,几十倍的市盈率,这个是因为电动汽车有无线的可能性,比亚迪将来会不会成为中国的特拉斯,所以就有了无限个幻想。

同样美国给的特拉斯的市值非常高,认为可以代替燃油车的新事物。当中国人认为燃油车不行了,电动汽车主导未来,那么做电动汽车的比亚迪市值还会一击冲天,老板王传福身价也会水涨船高,到时离首富位置就不远了。

可能本作者说的太片面,多多包涵,谢谢阅读!






文子说社保


汽车行业不是不能出首富,2009年中国首富王传福就是汽车行业的。

为什么现在的首富,汽车行业的富豪越来越难以染指?其实这是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系的。传统工业时代,首富出在制造业里。汽车行业的富豪也会经常出现在首富的位置。

但是汽车行业的特点是投资大,见效慢,市场风险大。要在汽车行业积累财富非常困难,即使这些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行业的老板们还是不如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老板们赚钱速度快。


所以之所以首富榜单前几位没有汽车行业的富豪,只是因为互联网新贵、地产富豪们在最近十几年里太赚钱了。汽车富豪的财富虽然也在增长,但是却无非和这些行业相比。

汽车行业是个很重的行业,不适合一般人创业,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支持,为了促进GDP增长,拉动就业来推动,一个工厂就可能投入几百亿,大部分要依靠银行贷款。而且行业风险极大。

近几年我们耳熟能详的造车故事里,蔚来几年亏损了400亿,贾跃亭也为了法拉第未来汽车投资几百亿,毁灭了他的乐视帝国,却到现在连车都造不出来。即使造出车来,贾跃亭在汽车公司里股份也不多了。这就是汽车行业内难以再出首富的原因。


上林院


历来富豪榜首,汽车业都不是主角。

无论是比尔盖茨、巴菲特,还是马云、马化腾、许家印,这些耳熟能详的富豪,无一例外,都不是靠汽车发家。

如今汽车“新四化”浪潮袭来(新四化:即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新兴车企开始走进资本市场,汽车产业有了诞生首富的契机。但持续的烧钱、亏损以及惨淡的销量却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

汽车业是“制造业之王”,它曾让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底特律达到了空前繁荣,美国也成为“车轮上的国家”。半个世纪后,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即便在2018年遭遇近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也达到了83372亿元 ,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9.26%。

就是这个让美国经济腾飞,为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立下汗马功劳的产业,为什么没有诞生出世界级首富呢?

第一,行业迟暮,股权松散

时至今日,美系、日系、德系、法系以及中国品牌逐渐形成了全维度竞争格局。竞争者越多,意味着分摊的蛋糕也就越小,车企汽车厂商也很难再通过大规模的市场效益攫取巨额利润。如今的汽车企业,已经不能像微软、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寡头互联网企业拥有垄断优势。

而且,和微软、阿里巴巴以及腾讯等这些蓬勃发展的IT产业寡头相比,走过百年历程的汽车产业已经出现了疲态。伴随新一轮经济周期,传统汽车制造业逐渐成为夕阳产业,无论是估值水平还是增值空间,远不及新兴的互联网公司。

第二,首富反哺汽车业

这个红海市场早已经被富豪们盯上了。

“造车劳模”许家印便是典型代表,为了完成恒大造车梦,许家印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出差日程更是安排的满满当当。

和大多数新势力造车不同的是,许家印更注重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所带来的万亿规模效应。

马云投资打造氢动力荣威RX5新能源汽车,马化腾、雷军投资蔚来汽车,李嘉诚砸50亿造长江汽车......各路富豪对汽车产业都是青睐有加。

未来的汽车业为入局者提供了资产再生的机会,依托汽车业再造一批首富并非呓语。


AI智慧


题目说的有点问题,汽车行业是出过首首富的,而且就是近10年的事情,2009年比亚迪的王传福以350亿元成为我国的首富。

王传福,1966年生于安徽芜湖人,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1995年辞职创立比亚迪,此时比亚迪主要是做电池,2003年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2009年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成为胡润百富榜上我国的首富。

从过往的首富出现的行业看,汽车行业确实是出现首付比较少的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房地产行业不能相提并论。1999年到2019年历年首富中,汽车行业只有一个首富,那就是王传福。

为什么汽车行业在我国出现的首富比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是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截止到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4亿辆,汽车是消耗品,而且更新迭代也很快,居民需要更新换代,那对汽车的需求是巨大的,为什么我国的汽车行业出现的首富只有一位,这其实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关系的,过去我国的汽车行业是落后于国际水平,通过合资的方式引进外国的技术,所以说大量的汽车销售是给国外的汽车公司做贡献,而我国的民族汽车行业,只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实力还不强。


互金圈


汽车行业出不了首富吗?不,汽车行业是出过首富的,2009年,当年的福布斯首富为比亚迪的王传福,身价350亿元,所以说汽车行业并非出不了首富;其次就算汽车行业没有出现首富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国有多少个行业呢?少说几百个,但是出过首富的又有几个行业,也就十个左右,而且其中还以互联网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说行业没有出过首富很正常。

首富排名的依据

首富排名的依据当然是身价,但是这个身价怎么来的呢?是首富们每年准时向福布斯提交报告说自己有多少钱吗?显然不是,福布斯或者胡润的数据来源,基本就是各种股票市值或者企业的估值在乘以持股人的比例,来计算主要的富豪身家。

互联网行业没得说,本身估值就是比较虚的,所以互联网行业富豪多,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房地产商上首富榜的多,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太高,堪称暴利。

汽车行业本身竞争极其激烈,特别是国产车与国外的车相比,没有优势,因此只能走性价比路线(性比价的话,利润一般就低了);虽然说现在合资车也很流行,但是合资车的利润大部分被外商拿走了,本土的汽车厂商赚的也不多。利润不高,本身又没有多少的可期待性,所以说估值较低也就理所当然了。截止今日,比亚迪的A股市值仅为1219亿元,即使在加上港股的盘,也就1500亿元左右;而另一个民营汽车品牌吉利,目前的市值仅有1300多亿港币,比比亚迪还低。

当然除上述原因之外,还在于我国的汽车行业,大部分品牌都是国企品牌,比如东风、一汽、上汽等等,民营汽车品牌较少,相对应的要出首富的概率也就低了。

总结

不要总盯着汽车,你看看纺织鞋服、建材家居、卫浴、工艺陶瓷制品业、电子信息、旅游服务、机械装备等等行业,又有哪个出国首富,所以说一个行业没出过首富属于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首富只有一个,而行业有那么多个。


鲤行者


这个问题是错的,请先调查清楚再说,汽车行业出过很多首富,不管是国内还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

但是近十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制造行业再难出现首富了,这并不是汽车行业衰落了,而是行业发展瓶颈问题。

制造业的利润增长是伴随成本的增长

美国的比尔盖茨连续这么多年都是首富,去年轮到亚马逊的贝佐斯,今年又换成比尔盖茨了。

中国的首富也是常年被互联网行业霸占,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苹果的市值全球第一,但是给苹果生产的富士康的母公司的市值连苹果的零头都没有。

因为制造业的利润和成本的增长是等比的线性增长,而且利润微薄,就是赚代工的那点“苍蝇肉”。

但是互联网公司的利润增长和成本增长有巨大的剪刀差,利润是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微软的系统有成本吗?有,就是人工成本,卖一亿套和卖十亿套的成本是相同的。

苹果的利润呢?苹果说到底是软件公司加互联网平台,卖的实际是软件和互联网生态的抽成。

但是汽车制造业,挣的也是加工的那部分钱,全世界分工明确,谁做发动机,谁做轮胎,谁做集成。造一万台车需要十亿的成本,造十万台车,可能也需要95亿的成本。

而且还会因为扩大产能而出现资金流动的问题,世界上流动资金最多的都是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汽车行业的竞争者越来越多,没有一个车企可以形成相对垄断的市场,所以定价权也就得跟着市场走,利润自然越来越微薄。

但是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因为没有产能这种限制,大多数都行成了垄断和半垄断的形势,定价权更自由。

这样自然汽车行业就很难出现首富了。不过未来的趋势来看,汽车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前进,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超级巨头,类似手机行业的苹果。

谁能首先在智能软件部分有突破性的进展,可能就会跟苹果一样,通过软件服务加生态抽成赚钱。


小渔的创业信条


1、为什么汽车业出不了首富的原因?

(1)不管是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还是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富豪的财富主要是以股票和企业估值来计算,由于缺少对其他有价证券的数据,所以内容未必十分准确,如富豪旗下的信托、房产、基金等有时不会被记到统计之内。

(1)股票估值问题,一般来说汽车属于传统工业板块,一般的估值会比较低一点,和科技板块没法比,像世界上市公司前几名的都是科技公司,1、苹果公司2、微软公司3、亚马逊公司,而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相对来说估值都比较低。

(2)汽车在西方国家发展已经度过了黄金期,在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属于汽车的年代,(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汽车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一流的公司)富豪排行榜上,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屡见不鲜。

(3)世界上大型汽车集团一般都是国有控股或者被大型财团控股,(通用汽车:杜邦财团控制,丰田汽车:三井财团,上汽:国有控股)个人控股的情况比较小,因为汽车行业最发展的初期一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例如:建厂房、前期大量研发等)。

2、我国汽车业的畅想

(1)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汽车业开始了迅速发展,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国和消费国,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车企的发展逐渐走向产业升级,近年来成批车企破产、倒闭好像只是时间问题(海马、力帆、众泰等),而也有一些车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越来越壮大(吉利、长城、比亚迪)。所以其掌门人:李书福、魏建军、王传福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中国首富。

(2)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喜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比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更出现了比亚迪、蔚来汽车等一批翘楚,而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必将会带来巨额的财富,出现首富的机率也会随之增多。


诚哥谈股票


汽车行业出不了首富?君不见2009年比亚迪集团懂事长王传福以350亿人民币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第一名。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改一下,为什么现在的汽车行业出不了首富?或者为什么近几年地产行业出首富?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汽车属于重资产行业,金融杠杆率相较于目前的房地产行情比较低。而现在的房地产,其金融属性已经远大于其他行业,首富们的资产也被杠杆放大了好几倍,因此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出首富。

但是如果题主感兴趣,可以去查一下这些地产首富的负债率,几乎都高的吓人。但是汽车这种老牌资产密集型行业,A股市场上汽车股破净的好几个,可人家依然好活的很好。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汽车行业无论是营收还是规模都赶不上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定位一直都是第二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而汽车行业只是工业中的一个分支而已。所能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以民营车企和房地产企业中各自的老大,吉利和恒大做比较。2018年恒大营收4661.96亿元,再看吉利,全年营业收入也刚过千亿大关而已。

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的消退,地产首富们也开始往汽车行业投资。他们带来的不仅有资金,更有在房地产行业家金融杠杆的惯性。比如这两年大热的新能源汽车那几个品牌,其金融属性远超老牌汽企。至于恒大的许首富,为了造车被贾跃亭忽悠了几十亿美金依然初心不改。


股海小聋瞎


汽车是传统行业,股票估值不高,因此汽车厂商大股东身价不算最高的,原因如下:

1、与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相比,汽车市场有限。不是人人都需要买车,但是几乎都需要金融服务,例如存款、结算、支付等。

而且汽车使用周期长,属于低频消费。汽车金融服务(车贷等)在银行业中的比重很低,远不如房贷。

2、与互联网行业相比,汽车很难垄断。每个大国都不止一家知名厂商。在世界范围,每一家市占率更低。

3、与快消行业相比,汽车行业也很难产生寡头,就像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手机行业也有这个趋势。道理同上。

4、汽车属于重资产行业,雇佣人员多,开支大。这些都是固定成本,没有一定的量产规模很难分摊下去,因此受经济周期影响财务风险很大。

此外,重资产行业无论资本与人员效率都不如轻资产的金融、互联网行业高。

5、汽车行业更新换代快,研发成本高,赚来的钱必须不断地投入,自由现金流量不高。

新能源汽车曾经由于高科技的概念造就过几个首富。但是技术的不成熟很难撼动传统汽车,使得新能源车首富昙花一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