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美的七绝唐诗是哪一首?到底美在哪?

诗意抱朴天地笑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到盛唐已经作完。我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要想选出最美的七绝唐诗,实在是太困难。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历来如此。

铁锤文史先说一说个人对题主举例的这首诗歌的看法。再列举我最喜欢的七绝唐诗。这个东西不会有标准答案,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知音同道。

先说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这首诗之所以出名,和它背后那个忧伤的情感故事有关系。崔护写这首诗的前一年的春天,饮酒之后郊外踏春,来到了都城南庄。这个时候崔护口渴,就来到一户人家讨水喝,结果开门的是一个明艳动人的少女,院子里一树灿烂的桃花正在绽放。喝完水之后崔护对那位少女念念不忘,第二年的春天再去寻人的时候,原先那户人家已经迁居外地,不知下落。饱受相思之苦的崔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祭奠那还没有开花就已经枯萎的情感。千百年来人们被这个美丽又哀伤的故事感染,也被诗歌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无奈之情感染。人是有感情的,桃花是没有感情的。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时候,那一树桃花依旧迎春盛开。桃花开放的愈灿烂,给诗人的刺激愈强烈。这首诗歌,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中,留给了读者深刻的记忆。

下面再说一说我喜欢的一首唐人七绝,这是一首边塞诗。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歌,每一句,似乎都是一幅画,四句诗歌,就是四幅塞外画卷,连接起来,就是一幅苍凉寂寞的边塞图景。关于这首诗歌,也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据说慈禧很喜欢这首诗,命令御用书法家为她写一副字,内容就是这首凉州词,结果这个书法家不知什么原因,写漏掉一个字儿,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忘记写了。书法家自己还不知道,洋洋自得的把书法呈上去,慈禧打开一看少了一个字儿,马上就变了脸色。质问书法家究竟怎么回事。

书法家一看吓得冷汗直冒,但是最后终于被强大的求生欲拯救。他灵机一动禀告慈禧,这是他故意少些一个间字,把这首诗改造成了一首词,说完张口就念: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看,飞盘扔得这么远,都被书法家给叼回来了。

一首诗能够成为故事中的主角,证明了它受欢迎的程度。

事实上,作者王之涣作这首诗的缘起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话说王之涣和好友高适、王昌龄在酒馆喝酒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梨园伶人在演出,这三位诗人就商量好,看看有谁的诗歌被演员们传唱,谁的诗歌最受欢迎。结果三位诗人的作品都被艺人传唱,只不过唱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的姑娘,长的最漂亮。比赛的结果自然不言自明。这就是所谓“旗亭画壁”的典故。

书归正传,《凉州词》的好处在于,尽管这是一首悲凉的边塞诗,但是它悲凉却不悲伤,悲凉却不凄凉,在悲凉之中,仍然流露出一种慷慨悲壮的雄浑之风,这正是盛唐时代独有的风采。

黄河远上白云间。

起头一句动态十足又极富有想象力。描摹黄河之远,竟然像从白云之间流淌下来。这一句和太白诗仙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自天上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片孤城万仞山。

上面一句极具动态,这一句却忽然变得一片安静,犹如万古长夜,一片孤城,矗立在连绵的北方山峦之中。这个孤城,相比不是普通的城市,而是远道而来的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边塞堡垒。有孤城,就会有守城之人,有远道而来的异乡守城之人,自然就会有那思念家乡的情感。因此下面一句就是水到渠成。

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者,唐朝流行的笛子曲《折杨柳》是也。羌笛,点出来地点在塞外。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向来就是塞外边城的象征,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出这些边疆战士强烈的思想之情。可贵之处在于,战士们思念家乡,有悲壮有苍凉,但是没有娘娘腔的哀怨之情,更没有颓废消极的情绪。如前所述,这就是大唐之音。

今天就说这一首诗吧。唐诗里面的好绝句实在太多,说一首和说十首,区别并不大。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喜欢那一首绝句呢?欢迎再文章下面留言,我们以诗会友,不亦乐乎?

我是铁锤文史,一个灵魂有趣的自媒体人,欢迎你的关注、转发和留言。


铁锤文史


没有最美,只有各美。

白描画面美:——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沉思缅怀的美:——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情的美:——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富含哲理的美:——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豪放的美:——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浪漫的美:——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怅然的美:——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忧思的美:——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思乡的美:——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羁旅净空的美——张继

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生互动美:张籍,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

世界上的丑陋都是一样的,美却千姿百态


孟南937承传民族文化


史上最美的七绝唐诗是: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浓缩了中华文明走向巅峰前夜的风貌,因而,有着其它古诗都难以取代的魅力。

古代文学苦大仇深的居多,初唐四杰的名著作

虽然有意兴风骨,却因个人遭遇的缘故.死气沉沉,昏昏欲睡的气息略重 ,张九玲风格沉郁,贺知章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春暖花月夜》意境深远,情感独钟,诗篇醒目,令人心弛神往。

《春江花月夜》是各种事物的升华,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抒发了中华儿女别情离緖的心情。

全诗随着韵律的轻快的变化,一唱兴叹,前后呼应,层出不穷,音乐感节奏极强。有幸拜读了世间最美好的诗篇……



皖北李德知


史上最美的七绝唐诗是哪一首?到底美在哪?是不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啊。毕竟诗词作为文艺作品,好肯定是好在意境之上,而感情带出的意境会随着读者的个人感受而变化,虽然有大多数人的通感,能判断出诗词的好坏,但是千人千面又千心,每一个人在通感之上的个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历来有说:“文无第一”。就是因为个人感受的高低而无法作出大众都信服的判断。

所以这种“最好”、“第一”的每一个回答都是针对答题者,而不是提问者的。

我们只好用排除法来分析一下提问者的态度,看看能不能尽量精准回答,让提问者满意。

首先题主把选择放在了唐诗,那么有些同学说的元朝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就淘汰了,这首诗的风格像极了唐诗,以至于被错收入《唐诗三百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如果是唐诗,这首七绝是真有夺“最美”称号的可能。整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构思之新颖独特,诗境之缥缈奇幻,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可惜并非唐诗,直接过。

然后题主提出的“七绝”又可以筛掉很大一部分五言、五律、七律的佳作,我们如果要强行缩小范围的话,折腰体、拗律体这些不是正格的七言古诗也可以直接过滤掉,比如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绝句写景清新自然,劝酒饱含送别之情,算得上送别诗中的第一。不过由于失粘,如果严格按七绝的划分来判断,属于折腰体。诗虽好,也过掉。

肯定很多大师就会抗议了,怎么能凭平仄格律来判断诗?但我们使用排除法在答题啊。都说过了“最好”、“第一”是宽泛而无标的,只能用这种方法一一排除,剩下的就是最符合题主问题的答案。

“史上最美七绝唐诗”除了“七绝”、“唐诗”两个条件,剩下的就是“最美”了。但是盛唐诗歌如日中天,百花齐放,就算用前两个条件一顿误杀,剩下的好作品何止千万,那我们只好从“美”这个条件来下手了。

何为美?按原始释义“美”就是漂亮,引申出美好,愉悦,舒适的感受,还大致分为柔美、阳刚美。而在唐诗中,大部分意象是昂扬向上的,都是积极地、正能量的美。而这种美和柔美,萧瑟之美比起来,更多地是传递出一种阳刚之气,以我们今天的判断来说,类似于边塞诗、军旅诗虽然气势如虹,大抵还是不能用“美”来形容的。

这样就又筛掉一大帮大师的作品,如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出塞》和王之涣的《凉州词》: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都是神品,个人认为《出塞》为盛唐边塞诗七绝第一,但是在这里也只能忍痛割爱。让我们看看剩下还有谁的作品符合不那么阳刚美的合律的唐诗。

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美吗?清丽明秀的山水之美。但是这首《绝句》采用了四扇屏的文法,景色美则美矣,不过在诗的整体意境表达上并不能算突出,虽然意在言外,但是没有给出意境走向。这种写法很难代表唐诗意象营造上的特色。过掉。


那就只有写萧瑟美景的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还有写轻灵美思的李商隐: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张继的诗写尽疏离,淡泊,最出色的地方在于意境之美。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无一字言情,平静、孤寂之意越纸而出,这种表达方式明显要强于杜甫的《绝句》。

而《嫦娥》前两句写景也是非常漂亮,后两句转入想象,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幽怨之心。但是这种借想象言志的方式,就稍逊于张继诗的“无我之境”。

读《嫦娥》,我们知道景色为什么这么孤清,那是因为嫦娥的悔意。而我们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都不知道那份悲凉淡泊从何而来,只是知道已经浸淫其中了。

所以,最美的七绝唐诗,最终落在了《枫桥夜泊》。

注意,这并非是说这首七绝是唐诗最好,而只是大概最符合题主的提问罢了。

至于题主说到的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充满了春天和遗憾的味道,所以说还是因人而异了。喜欢这种浪漫春天恋情遗憾的,就会觉得这首好,但是单看“美”的意境描写,《枫桥夜泊》要好一些。

还是那句话:“文无第一”,只有个人眼中的第一,没有所有人眼中的第一。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史上最美的七绝唐诗是哪一首?到底美在哪?

看到这个题目,最先想到的就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乃是盛唐时期王维所作。

王维,字摩诘,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在唐朝众多的诗人中,王维也是皎洁的一轮明月。宋朝诗词大家苏东坡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因为王维是信佛的,也就被后人称为“诗佛”。甚至其字“摩诘”二字也是来源于佛经之中。

王维此诗题名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我们先翻译一下:

渭城的清早下着小雨,雨水洗干净了空中的埃尘;

雨水的洗礼,春风的吹拂,使得旅店周围的柳色焕然一新。

朋友啊!请你再饮下这最后一杯酒吧!

往西面你走岀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我了——你的故人。

这只是从字面的翻译而已。

要真正理解此诗的美妙之处,必须说明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当年,正处于安史之乱,大约是乱之后期。朝廷派遣诗题中所说的元二岀使西安。阳关,还有玉门关,均为当时的军事要塞。往西走岀了这两个关塞,就是西域凶奴所管辖之地。元二岀使西域,也是为了求得和平。但是,谁又能预料会不会再发生战事呢?所以我们理解体会起来,似乎是说:你再喝了这杯酒吧,因为岀了阳关,你就见不到你的故人我了。

如果再加入下面的一个具体情况,我们就会得到另一种解释。当时不光是有难以预料的战争会发生,而且王维已经年纪大了。而元二岀使西安,一去就是好多年。王维的意思是:朋友你再饮下这杯酒,你这一去可能好多年回来不了,也许你回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世上了。

但是,诗就是诗,何况是好诗;诗人就是诗人,何况是厉害的诗人。“西岀阳关”,一般我们会顺着来理解,是从东边向着西边走岀阳关去。疏不知王维所说的“西岀阳关”乃是元二完成使命之后,从西边向着东边走岀阳关来。

这样就使这首诗发生了反转,成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也就是:

朋友,你再喝下这杯酒吧,当你完成使命再走岀阳关之时,你是见不到我的了。

到那时,能够迎接你的,只有这渭城清晨的小雨,和客栈门前青绿色的柳叶!

这首为送别而写的诗,被后人传诵千古至今,是因为它的确是脍炙人口的一首送别诗。它是送别诗中的一朵奇葩!

说到送别诗,这时我又不禁想到了另一首。也是唐人写的,作者名为高适。其《别董大》却是另一番的味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沙千里,白日曛蒸;

北风吹雁,雪片飞纷。

君且莫愁,前面都是朋友;

天下有谁,不道你是亲亲?

黄云白日,风雪纷纷,可谓困难大矣!但是有朋友支持帮助,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的。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这一首显得比较乐观。但这也是表面的,前面有万分的艰难,而用朋友相助为理由及与鼓励,是表面无悲实有悲。

一首说“西岀阳关无故人”,一首却说“天下谁人不识君”,不仅是诗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更是与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情况和诗人的心境相联系的。可见,真正的诗人是不会挖空心思说我要做一首什么样的诗的,他们的诗都是他们处在当时当地的真实环境下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而已。所以鲁讯先生才会说:写不出的时候不强写。











用户60397079085


诗是最美的语言。其以简练、形象的话语,勾勒出一幅幅或恢弘或幽静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中国古代诗词数量之庞大如同头顶的繁星,数不胜数。而据《全唐辞》记载,唐诗存世作品就高达五万五千七百三十首,其中诗意之美,更是各有千秋。要想评出一首最美的七绝,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早春的自然之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十八就是诗人张籍,因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那落在长安天街上的小雨润滑如酥。透过细细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的清新之美。这样的景色才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的晚春时衰落的满城烟柳。

诗人没有彩笔,只用简朴的文字 ,细腻刻画巧妙构思,就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早春的生机之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是诗人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两只黄鹂轻快地鸣叫在翠绿的柳树之间,

一行白鹭直直的冲向天空的蔚蓝。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上那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行船。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

旅途的心情之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了被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是作者回到江陵时所作。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

千里之遥的江陵,船行却只需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依然不停地回荡在耳边,

轻快的小舟早已驶过万重青山。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主要突出轻快,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是读了他对行程的描写,自然感受到他兴奋的情绪。

秋夜的幽寂之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出自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

幕色朦胧中已是霜色漫天。

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

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又传到了我的客船。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忧愁。

深秋山林之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一条石头小路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室人家。

那山路白云没有使诗人动心,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却使得他惊喜交加。

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赶路把车停下。

满山的红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艳丽。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他没有象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写出了一首秋色的赞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佳作名篇,今天就介绍几首写景的七绝。如果你也有自己喜欢的诗词,也可以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


美人绝色


吟遍唐诗三百首,还剩九百九十九,唐诗数量庞大,精品迭出,如果没有评选标准,真是无法判断,不过既然说到最美,我们不妨制定三条原则,一、画面美,二、故事美、三、余韵美。

如果按这三个原则来选,我认为唐朝苏护的《题都城南庄》最美。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然笑春风。

一、它的画面美,带入感强,

二、它的故事美,节奏感强,

三、它的余韵美,可以拍好几个版本的续集。

好帝先续上它一集——,

旧岁此时扣门躬,

桃花飘入水盏中,

春风不解飞花语,

君自西来妾往东。



好帝创益


史上最美的七绝唐诗是哪一首?到底美在哪










墨竹逸人


没有最美,只有各美。

白描画面美:——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沉思缅怀的美:——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情的美:——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富含哲理的美:——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豪放的美:——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浪漫的美:——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怅然的美:——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忧思的美:——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思乡的美:——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羁旅净空的美——张继

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生互动美:张籍,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

世界上的丑陋都是一样的,美却千姿百态


雁来红17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由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七绝堪称七绝中经典之一,已为我国人民所广为传唱,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感动无数中华儿女,诗中情感思而不悲,念而不怨,一心保家卫国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同时谨以此诗向驻守在西藏等各条边防战线的将士们表示深深的敬意!除了这首最美的七绝,我还喜欢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算得上是七律中最美的,愿与诸君共享。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

这首七律无论从韵律,用词还是意境都可称得上是颠峰之作!把人们思念情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座蓬莱仙岛上,都住着一位绝世佳人,只有用真善美才能与她渐行渐近,只有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才能一亲芳泽,只有用美丽的智慧点燃灵魂之火,才能让心灵的那朵鲜花散发的悠香无限绵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