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舍得吃喝的人,对亲人却很大方,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你们身边有吗?

一切82缘


我爸妈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已离开我们好几年了),平时省吃俭用(退休工资也有好几千的),不舍得浪费一分钱,但是看到我们回家了,就会买好吃的好喝的给我们吃,平时给他们带的东西都舍不得用也不舍得吃喝,把一生的爱都给了他们的父母和我们兄弟姐妹,记得七十年代时,爸的工资低,但父母很孝顺我的奶奶,奶奶屋里的零食(蛋糕 快餐肉 饼干)很多,后来奶奶去世又把全部的爱转移到我们的身上,谁家有困难他们就出手救济……


芊芊静婷468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比如我三姐。

我以前没认为三姐有多好,我感觉她像个老好人,对谁都是乐呵呵的,给兄弟姐妹们花钱大方,对父母公婆孝顺,对邻居也是有求必应。

三姐比我大13岁,我记得我小时候去三姐家,她住在农村老房里,房子上面漏雨,四面透风,吃得不好,穿得还旧。

我在三姐家,她去县城买不多的鱼呀肉呀,做熟了给婆婆送一盘,再给邻居孩子盛一碗,给我挑一份,到自己嘴边就剩下一碗汤里有星点肉味。

我埋怨三姐傻,三姐说:“大家都穷,人家邻居总帮我,我不能让别人吃亏,我也没什么能力帮人,这一点东西算什么,我是大人,少吃点没事。”

近几年三姐富裕了,盖上几层小楼。我日子不好过时,只要三姐知道,就给我转些钱。家里兄弟姐妹,谁有困难求三姐,三姐总是有求必应。

去年夏天,我和三姐聊天。我才发现我小时候认为傻的三姐,原本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三姐,每次谁求你,你几乎没让人失望过?你每回都这么帮大家,对我们这些人大方,你自己不知道钱多好呀?你自己吃喝不好吗?你怎么做到的,你有为难的时候吗?”我看着一天到晚,无忧无虑的三姐问。

“有啊,我最难时,是你三姐夫得肝炎,治病都是找邻居朋友借钱。那时穷呀,孩子十几块的学费都没有,旧帐没还,不好意思再找朋友,去你哥家借钱,你哥和嫂子都说没有。其实,那时,他帮我借十几元,没准都比我好借。那时,我穷得死的心都有。”

我知道三姐夫生病,我那时还小,根本不懂,也不理解穷。

“那你现在记恨哥嫂吗?”其实我问完后,就感觉自己傻,三姐现在帮哥哥的,给父母买的东西,三姐不说,谁都看不出有这个插曲呢。

“说实在的,我有时也不舍得吃喝,我也知道吃喝自己肚子里舒服,但是,一想到我难时,别人帮我,我就想尽力回报点。过去的,都过去了,你哥估计那时也真穷。我是苦过的人,知道别人的难,我能帮就帮呗。”三姐说得云淡风轻,我没从三姐脸上看出一点苦难留下的痕迹。

三姐连小学都没上完,却活得很通透,不是每个人都能以德报怨,三姐做到了。

有人说,自己都不心疼自己的人,怎能对别人好。我想说的是,当自己能力有限,当自己知道感恩时,把自己放在最后的,大有人在。

珍惜对自己好的人,别人给你的,可能是他仅有的。您说呢?



卿本娘娘命


我身边就有,我闺蜜她公公!

闺蜜她公公是某私人医院的股东之一,起码有个几百万吧,退休以后,又被医院返聘,每月相当于双倍工资到手!

他一双袜子,能破了缝,缝了破,然后继续穿,一直穿那几件已经很过时的衣服。但是他觉得花钱,舍不得。

有一次去她婆婆在炒菜,家里没酱油了,让她老伴去买,因为菜已经入锅,他急急忙忙跑去买,都到楼下了,发现小卖部给他少找了五毛钱!然后,又跑回去要了回来,才上楼回家。

要不是她婆婆骂他是不是找人聊天耽误了,她也不知道因为五毛钱又返回了!

但是对于他老伴来说,买衣服到我们当地最大的商场,就那种贵妇装。

给他媳妇,儿子买车全款,自己骑一辆摩托车!

有时候冬天冻得手上腱鞘炎……


悦书淇


我老公就是这样的,自己几年都舍不得买件衣服,即使买衣服也不买太贵的,所有的衣服都是穿到洗的褪色实在不好看了才扔。吃剩的菜从来舍不得倒掉,都是下顿再吃,生活的像五六十年代似的。但是给他哥就舍得,每次他哥看病或者交话费,甚至借钱都不让他哥还,就觉得他哥挣钱少(其实他打工不少挣钱),老是觉得他可怜,有时回老家也偷摸给个百儿八十的让他买菜。


一帆风顺55893


我妈就是这样的人,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哎,只要老家的亲戚一来,你就看把她忙的不行不行的,焖大米饭都焖可多了,就怕亲戚吃不饱。做菜更是邪乎,差不多都是拿盆上菜,左一筷子,右一筷子往亲戚碗里夹菜,怕亲戚吃不好!我说:妈,你自己也吃啊!她说:吃呢!其实她都没怎么吃,净给别人夹菜了!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评价这样的人,反正我感觉我妈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太多,为儿女着想的太多,很少为自己着想!我妈说:自己差不多就行,没有太多的想法!

这就是我妈,一个永远都在为别人着想的人!


瑞驰小贺哥


自己不舍得吃喝,对亲人却很大方。这种人,多数都是实心的、真诚的。同时,也是值得尊重和敬重的。

我自己身边曾经就有过这么一个人,确实自己从不舍得吃喝,对亲人却很大方。这人就是我的堂伯父。只是在四、五年前,堂伯父就已经过世了,去世时年龄并不算很老,才70多点。

印记里,打我能记事起,就一直觉得堂伯父很严肃、很认真。当我们孩子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他经常会非常严厉地批评我们,尤其是对堂哥、堂弟,那更是如此。为此,孩子们个个都很怕他。

另外,堂伯父还有一个很大的与众不同的特点:非常地克扣自己,一辈子生活都非常节约。平日里,好东西总也舍不得买、舍不得吃,但家里有客人时,却大鱼大肉,宰鸡宰鸭,丝毫也不吝啬。

对于这一点,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七、八年前。

记得那一次,是我带着家人和父母亲一起回乡下老家。回去之前,我打电话告诉堂伯父,说准备去看看他和堂伯母,堂伯父一听很高兴,交待说务必在家里吃午饭。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家人准时去到堂伯父家,一进门,就发现满大桌的菜已经准备妥当。土鸡、家鸭、大鱼、扣肉、香肉、牛排等等,炒的、蒸的、煎的、炸的,一应俱全,摆得个大园桌都满满的,活脱脱就象是农村版的“满汉全席”。

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这样嗨吃过了。尽管自己平时上酒楼吃饭也不少,但无论怎么样的山珍海味,却似乎都比不过堂伯父家里这桌莱的味道。那顿饭,吃得还真叫人回味。而与此同时,我们再一次地体会到了堂伯父待人的大方、大气。

令人遗憾的是,接下来几年没回家,堂伯父突然就走了,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后来再次回家,在堂伯母的陪同下,去堂伯父坟前拜祭。一路上,堂伯母不停地自顾自细诉着——你就是一辈子吝啬,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不舍得喝,但家里并不是穷,也并不是没有钱。

未了,堂伯母还告诉我们,堂伯父身上长期带着几千上万块钱,可就是从来不舍得为自己花钱。甚至就在他过世后,入敛前给他换衣服时,还在他身上清出两万多块钱。

那一年,堂伯母也已经是七十五六岁的老人。就在她一路说着堂伯父的时候,泪花顺着她眼角的皱纹,慢慢地渗将出来。我们也不好言语,只有心里默默地祝愿:堂伯父一路走好,堂伯母多多保重。


深秋曲豆


这种人有。我表哥今年40岁了,每年40-50万稳定收入,在我们这里也算不错了。但他只是开十来万的车,前两年才买房子。身边的兄弟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早早就买车买房了。原因就是这个表哥太大方了,大家都来借钱做生意、买房子,从不还。经常请朋友吃喝,或者被朋友抓去做冤大头。表嫂非常生气,说他也不听。后来,表哥需要周转叫大家还钱、帮忙的时候才算看清这些人的嘴脸。人还是要对自己好点,于是才为自己换车买房。


波兰装酷


对自己很节省对别人很大方,这是一种非常重感情,内心很有爱、很真诚、很善良的人。

我身边就有一个,她是我妹妹,作为姐姐和家人还需要她这么宠爱着,真的很幸福,她一个月工资五千,平时也没啥别的爱好,就是一年会出去玩两次,平时每月会和朋友聚聚,生活费都用的很少,衣服基本不买,夏天的很多衣服都是穿了四年的,很少布置新的,冬天的棉袄,羽绒服都是我给买的,她自己都没见她买过,用我的话她对待自己真的很抠……但是我每年生日她就送化妆品给我,化妆品也价值一千多,去香港还给我迪奥口红、面膜、眼霜,对于一个自己口红用Mac,护肤品用AHC来说却舍得给我买价值近两倍多的迪奥和护肤品来说,她就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先给我了,这种人真的是无私付出,不仅这些她还给我弟他们买手机,买家里用的各种电器,电脑,给我妈妈也买了金项链,每次看外公外婆也是大包小包的吃的,过年红包没少过,家里弟弟大学学费都是她付,她平时自己不舍得用大钱,却总想着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家人,我们家里人常说以后谁娶到她有福气啦…愿她的善良能被温柔以待!

要珍惜身边对我们好的人,人生路上遇到对我们好的人,要懂感恩,更何况亲人她是不求回报的对我们好,更要懂得惜福呀!



ai分享小Jely


我妈就是这样的人!

宁愿委屈自己 也不亏待别人,我小时候对她的这种做法表示很不理解,像我们那农村呀勤劳的人每年都会做很多的家乡干菜,然她忙忙碌碌一年 自己不舍得吃,一到过年都送给了亲戚(而亲戚们平常都是潇潇撒撒的打打牌)

平常家里有什么吃的留着留着,要来个邻居 底都翻出来,走人情也是要尽努力的多

过年好的新鲜的菜 都要留着陪客人等等…总之就是自己都无所谓。

长大后 慢慢懂了就特佩服她 ,这种无私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弟弟常说自己的优秀 来自于妈妈的影响。



糖糖并不恬


那是一个淳朴、勤劳而又豪爽的群体

我见过、也结识他们那种对自己不舍吃喝,对亲友大方到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接待的情况。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离开省城到闽赣交界处搞工程时的经历。在那崇山峻岭中,在大山皱褶里生活着一个个勤劳、淳朴而又豪爽的群体一一客家人。

那时物质匮乏,他们平日省吃俭用,从嘴巴里硬抠出粮食、豆、油,为过年筹备食物。当时,一家只准养两只鸡、两只鸭、一只猪。那猪成了一家子置衣、食盐费用。过年杀猪,只留十几斤,还大部分腊起来,留年后招待客人。除夕杀只鸡和鸭,自家只食些带骨头的部分,多肉的如大腿、胸肌部分,留下在正月里客人享用。

从嘴里抠了一年的粮食,酿米酒、做粄子、制豆腐,让来作客的亲友又醉又饱。

只要你对他们真诚,他们会敬你十分。那里是革命老区,我们虽是工人,照样见面会亲切称呼“同志哥”。有次春节我值班,一个农家朋友正月初六请我去作客,你猜咋样?他家才喝一杯米酒、一块肉,身后就站着另一家主人(他的亲房兄弟叔伯),邀你去他家。就这样,我从村头吃到村尾,从中午吃到晚上。又醉又饱。那儿习惯,客人醉了,说明他家酒好又待客热情周到。

原来,那小山村二十几户,都同一个姓,姓蓝。据朋友介绍,他们祖先是中原一带人。为避战乱,辗转南下,最后在大山深处安家。垦荒造田、盖屋繁衍后代。由于大山里环境恶劣,又要对付野兽和土匪,亲情显得格外重要。亲人团结一致,才能应对一切困难及灾害。

他们有句俗话:亲朋越走越亲,不走会成陌生人。逢年过节,亲人走动,喝醉吃好,靠什么,靠的是自己平日省俭。这也是他们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