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妈做的菜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苏晓历史说


妈妈做的菜呀,说实话并没有那么那么好吃,偶尔可能会有小惊喜,挺好吃。可是要说到地位的话呢,还是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的。

我们一家人,妈妈做的口味是清淡一点的,爸爸做的恰恰是重一点的,爸爸偶尔会下厨,做的菜可谓是香,是真的很下饭的那种,可是大家都知道,老是吃重口味的食物也不好,容易有各种高血压之类的问题。

那么,妈妈就不一样了。她仿佛是医生派来的助手,来帮助我们合理膳食。妈妈会注意不要放太咸,不要太焦,不要太甜,不要太辣等等,这些虽然会让食物没那么那么好吃,可是这就是妈妈对我们的爱。

还有就是妈妈会考虑到荤素搭配,各种营养搭配,当然,妈妈也不是专业的,她只是通过一些渠道知道什么物质含有什么营养元素,比如维生素呀,胡萝卜素呀,蛋白质呀这类,帮助我们小孩成长,适当调节爸爸的肠胃。

这样的妈妈,其实表面上觉得她做的菜也没什么不一样,可是就是这样普通的菜,让我们健康茁壮的成长,让我们尽量远离不好的疾病。有这样的妈妈就已经足已,不去追求什么绝世美味,平平淡淡才是真。谢谢妈妈这么多年来的付出,您辛苦了。

也谢谢大家的阅读


广州校园风光


是我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我妈妈做的韭菜汤,令我多少位朋友念念不忘。

很多年后老友重逢,经常被问,妈妈健康吗?好怀念她老人家做的韭菜汤,从来都吃不到那种味道呢!

我初中的时候,同学缘莫名超好,那时候的孩子实在,我放学回家,就经常有同学跟我一起回。

她们就有一定的机会沾我光喝到韭菜汤。哈哈。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鲜美啊!就是普通的锅灶普通的韭菜。

有个嘴馋的女同学,跟我回家了几十次,到家就要韭菜汤,直到韭菜过季。

真是,全班女同学都喜欢我妈妈。

前几天回家还跟妈妈讲起这话题,妈妈笑说那时候食材缺乏,吃点什么东西就觉得好吃。

不是的不是的,分明只有我妈妈做的好吃呀。

追溯到更小的时候,总是坐在厨房门口看妈妈烙煎饼,一边吃热乎的煎饼一边看鏊子下面的柴火,妈妈会单独给我做一张带鸡蛋的煎饼,把鸡蛋液加盐倒在煎饼上摊开,熟后卷起来。

大概是家常版的煎饼果子雏形吧。

真好吃啊!

很多年没烙煎饼了。

这大半夜的一说好想吃。

要不要买个电鏊子回家讹人啊?



霜晨月修行录


说实话吗?哈哈,我怕挨打,嘿

小时候,穷,身处农村,妈妈做什么都觉得好吃,因为也没什么可吃的。

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做的土豆炖鸡架,软软的土豆块,裹着浓浓汤汁的鸡架子,肉虽少,但有滋味,尤其是那整锅香气四溢的味道,弥漫在屋子里,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越来越好了,妈妈饭菜的质量却没有改观。她最喜欢的就是炖,几乎所有的菜她都能炖,包括生菜。你跟她讲譬如茼蒿油菜之类的应该爆炒快出锅,她说太生不好吃,习惯了,没办法。

好在,我们姊妹几个都会做饭,回家时也不用妈妈动手,也会单独做出一个炖菜给她吃,还要谎称妈妈做的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逗她开心。

妈妈老了,牙也掉的只剩下几颗,吃东西更加依赖炖的东西了。上个星期妈妈过生日,我和姐姐不约而同的都买回来以炖菜为主的食材。

看着一桌子的炖菜,妈妈感慨的说,你们能这么孝顺,我也知足了。只是,妈妈不会做饭,小时候让你们受委屈了。

听到这里,眼角突然湿润了,看着妈妈斑白的头发,想哭。

好,就写到这吧。本来开头想用一个轻松的口吻来回答问题,写着写着,沉重了,呵呵,我知道,这是我们母子之间沉甸甸的爱。妈妈的饭菜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永远处在我们子女心中最中间的那个位置,永远都是。



波罗的海1980


妈妈做的菜是天下最好吃的菜。妈妈七十岁了,现在住在县城。我是七年代初期出生,当时社会条件很差,物资匮乏,我生活在农村,在生产小队时,一年父母挣几个工分,到年终分一小袋小麦,几筐头山药,还有少的可怜的小米儿,这就是我们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口粮。父母出工回来,做点粥,父母吃红薯面饼,我们兄弟三和奶奶吃白面的饼。过年时,全家人才能吃顿白面饺子。后来分产到户,家中养羊、猪、鸡、鹅,菜园里种白菜、萝卜、南瓜、豆角儿与土豆儿。母亲穷怕了,把土豆、豆腐、白菜、豆角、粉条炖一起,叫杂烩菜,除了盐以外根本不放其他调料。后来我参加工作了,从县里到市里,进过很多大饭店、大酒店,吃过知名厨师做的饭。总感觉没有吃妈妈做的杂烩菜吃的痛快。有段时间不吃了,就非常想念,还特意回家去吃。遇到不顺心的事,吃一顿妈妈做的杂烩菜,感觉心情一下子放松,所有事情就释然。其实有种菜叫妈妈做的菜,有种味道叫妈妈做的菜的味道。世上没有那种菜可以跟它比拟。






五月冰河


小时候没什么零食吃,就是家里种的各种粗粮,但是,妈妈爱动手,变着样做给我们吃,有时间就是做各种好吃的,让我们吃到了其他小朋友从未吃过的各种小吃。

在那个年代里,研磨机是个新鲜玩意儿,家里有一台老式研磨机,具体是怎么来的,我也记不清楚,大抵是爷爷那辈留下来的,后来这研磨机成了节日大家相聚一起的焦点;把大米浸泡一天即可在研磨机上研磨,那时候,每到节日,天还没亮,整个村的大妈们就会到家里来,带着桶装着米,排着长队聊着家常,研磨机的声音可以响一整天;天还没亮,被研磨机吵醒是我童年的深刻记忆。妈妈把磨好的米浆做成薄薄糍卷,换着做小吃,下面是一层糍卷,加上糯米香菇腊肠木耳放中间,上面再放一层糍卷,蒸好后切成菱形,好吃极了!平时还有做各种糕点,研磨机在家,也方便,大家都赞妈妈手巧,也愿意花心思在吃的上面,这时妈妈总会笑着说孩子们爱吃,我就做。

妈妈爱动手做吃的,我长大了,也和妈妈一样喜欢在吃上面花心思,喜欢做糕点,研究做好吃的,这也有受妈妈的影响呢,我觉得每个人都记得妈妈亲自做的一道菜,并且记忆深刻,这种情感很难诉说,忘记不了,对我来说,妈妈做的每样美食都是情感的依托,是对家的依恋。





六月小夕


妈妈做的菜做好吃的是摊的鸡蛋饼,我47岁了,妈妈几年前不在了。她做的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不好吃,妈妈爱做咸,她的每道菜放的盐都多,我现在才理解:是因为爸爸爱吃咸的,再就是怕菜不够吃。那时家里穷,兄弟姐妹四个,全村倒数的贫困户,我的回忆里,每次放学回家,妈妈总是在门口的材灶里埋着头,满屋都是烟,我在门口等着饭熟…,蒸的茄子,上面放自己做的大酱,蒸的萝卜条,上面放一个自己鸡下的蛋,蒸的南瓜,红薯,锅底下在煮豆子饭。我都不记得滋味了……,只记得情景。妈妈有气管炎的毛病,只要犯了,一边咳嗦,一边做饭,脸涨的通红。我爱妈妈,每当此时我都会给她捶背,好减轻痛苦。如今她做的饭我再也吃不到了,只有记忆里的饭菜,在老家的老屋里萦绕。我现在还爱吃蒸的东西,虽然原来我是强烈抗拒过,我想这就是妈妈留给我的吧……可能跑题了,在这个初夏的中午,我想起了这些,陌生人你看到会有何感想?


理想生活与实现


妈妈做的饭,在外人看来,应该款式什么的太古老了,味道一定不咋的,不过我们家姐弟从小吃到大,还是觉得非常怀念。

妈妈做菜喜欢放糖,炒芹菜会放肉丝笋丝香干丝做配料,放点盐放点糖,我们家人都喜欢吃。还有花鲢鱼,我们这边人叫它糖鱼,调料也少不了糖,别的妈妈做的好像都没我妈做的入味。其他豆制品类的菜妈妈做的也比较好吃。

妈妈做的面食很不错哦,馒头做的特别松软,爸爸都不喜欢外面买的馒头。妈妈做的手擀面在亲戚中比较有名,我表哥老说我妈的面条好吃。我们这边手擀面都有一碗浇头,妈妈一般在浇头里放些炒松脆的虾皮,浇到面里,别提多香了。还有我们这边才有的麦虾汤,我和弟弟最爱了,妈妈配料喜欢放芋艿,汤滑滑的,能多吃一碗。

妈妈做菜不能学习接受新事物。爸妈一点辣也不能吃,我做了水煮肉片酸菜鱼之类的,妈妈会说我把她厨房弄得都是味道,而且我做的菜一口也不肯尝。妈妈口味也偏重,老是偏咸,爸爸最近查出来血糖高,妈妈最近才在做菜习惯上有所改变。

妈妈做的菜,不管技术好不好,都已经是一种情结了。出门在外的时候,会非常想念妈妈的某一道菜,实际吃的时候又会说妈妈太咸了、妈妈放点蛋丝就好了之类的。

这个过程,应该就是种家的味道吧。


淡然128109660


我父亲是江苏宜兴人,我母亲是广东中山人。因地域不同肯定不同,而母亲做菜总是按父亲的口味做。比如红烧肉糖醋肉絲之类江浙风味,有时母亲也做些稍带广味的菜肴自已解谗。比如清蒸盐海带鱼,海带汤之类的。足见母亲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因为物资匮乏的缘故,那些年月家家都难做无米之炊。所以能引起深刻记忆的菜肴很少。后来生活好过了,母亲却故去了。父亲因不善做饭胡乱应付,什么菜都是煮。我们成家后照顾他的时间较少,只好去看望他时买一大堆猪肉牛肉鸡鸭鹅鱼的罐头带去,有时也邦他炒几道菜改善生活,因年老牙不好多是豆腐之类的菜。因母亲去世给父亲打击很大,本来沉默寡言的父亲更是少语了。我们父子俩说话就象对客人说话一样客客气气。从未说过重言污话。逝者如斯,如今也只能在清明节在他坟头上絮叨几句了。

真正让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岳母的手艺了。我妻子是家中八姐妹的老大,我当然是大姐夫啰,正因为都是老大的缘故倍受岳家的抬爱。每次回家都象欢迎战斗英雄般的接待。我三女一男都是岳母和舅舅姨妹们带大的,提起要去外婆家孩子们那高兴样难以形容。岳家已有三个儿子因我的加入更增加了家庭的气氛。我们一起玩扑克说笑话其乐融融。岳父家的楼房因为临街,那年月是不闭门敞得大大的,路人可一览无遗。因此每当开饭十几个人围了满滿一桌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引来无数路人的注目。当听到我的孩子在叫外公外婆时。岳父岳母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同时也引起憐居的羡慕。我岳母做得一手好菜,味道其美,深受全家喜欢。每顿饭都是一扫而光连殘渣剩汤都不留。正因为手艺高我的舅子们姨妹们当然包括我老婆在内悄悄偷师学艺都得到了传承。对于我来说岳母每道莱都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是岳父一家弥补了丧母之痛给了我另外一个温暖的家。当岳父岳母先后去世时我都禁不住放声嚎哭禁不住自己,弟妹们也受感染一把抱着我放声痛哭起来,一直哽咽叫我徐哥徐哥而不是姐夫姨爹。如今,岳家家人每月会定时相聚争相拿出浑身本领各炒几个菜上桌,虽然我如今牙齿脱落无法品尝,但闻道熟悉的味道我难以控制心中的情绪不禁热泪盈眶。脑际又浮现出一个慈目善脸的老太太来。那就是我的妈,我深深敬爱的岳母大人。


徐徐升起438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记得妈妈做的菜的确是很美味,因为我妈妈的工作是在食堂做过厨师,所以在家做点小锅小菜也非常好吃,妈妈做的,最拿手的菜是,酸菜炒大肠,吃起来相当脆,猪肝炒青椒大蒜,猪肝吃起来也很嫩,还有就是红烧猪脚,烧陈皮鸭,仔姜炒子鸭,都做的很不错,很美味,每逢过年,初一早上,我妈就爱包饺子吃,一大家人的饺子,年30晚上就我妈一个人全部包好,那时我妈妈年轻,做什么事都很潇洒,每天要上班之外,家里还要忙过不停,为了一头家,我妈妈真的很辛苦,不容易。

自从我们成年长大以后,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只会做饭炒菜还不怎么会,只会炒一些素菜,还不怎么好吃,要不就没盐,要不就是盐太多了,荤菜就更不用说了,不知怎么下锅炒,后来还是请叫我妈妈一手一把的教我,才学会做美食,现在家里每逢过时节,做一桌饭菜,没问题,也很拿手。


笑口常开254742342


长这么大我们三个不容易

我妈做的饭太难吃啦!!!!!!!!

小时候没感觉,吃饱就行,实在不想吃就不吃

长大,也就上初中吧,发现学校食堂的饭很好吃呀

就喜欢在学校吃,可是我妈怕在学校吃不好,每天中午让我和妹妹回家吃,我俩骑个自行车每天来回跑,其实我真的不想回家吃啊!!!

现在只要回家,都是我做饭,我妈做的饭还是老样子,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厨艺一点没进步,就是肉呀什么的,放的多了,日子好了嘛!不过味道没变,还是妈妈的味道

不知道我弟媳妇生孩子,坐月子,我妈怎么伺候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