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谈再多恋爱也“救”不了你

缺爱,谈再多恋爱也“救”不了你/“缺爱”人的自救

大概世界上尽多逐“爱”之人

​有一个女生刚结束了第18段恋情的,又开启了第19段恋情。

她从18岁至今25岁,中间就没有过“空窗期”,无间断的换着男朋友。

最长的恋情就是读大学那会儿,谈了1年。

这次分手的原因和之前别无二致。

缺爱,谈再多恋爱也“救”不了你/“缺爱”人的自救

当两个人过了蜜月期后,男生忙于工作,不如对女生之前关心了,女生又作又闹,结果就分手了。当她预感要分手的期间,又迅速找了新人。

我曾好奇的问过她,为什么如此频繁的分手,谈恋爱。

“因为我缺爱吧。总想从别人身上找到安全感和关心。”

缺爱,这个词,现在逐渐成了一个“症状了”。

它让人恋爱成瘾。

饭岛爱之“死”

日本红极一时性感女优饭岛爱于2008年12月24日死于家中,警方怀疑是自杀,并发现她已是胃癌晚期。

她曾经写过一本自传,其中讲述了她的童年,她的家是很传统的日本家庭,压抑,不快乐,父母严苛,一味地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只要一发现有缺点,父亲就会高举手上的尺,二话不说地往我手上‘招呼’。这时,我的身体就会出现一阵的震动,也因此我的两支手腕,手上的指甲总是红肿的。‘如何不激怒监视我的父亲’,我的脑中只想到这个。”

父母也总喜欢把她和班上一个叫“山口”的女生比较。

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0分,因为从以前开始数学就是我很棘手的科目,所以从老师手中接到考卷的那一瞬间,我不禁“耶”地在心里做了一个胜利的姿势。

然后我将考卷小心地遮起来放到了书包中,高高兴兴地回家,想说这次一定可以被称赞了。

“妈,我告诉你,我告诉你,我的数学考了90分喔!”

“山口得了几分?”

“......”

“竟然还错了四题,为什么不会呢?”

“......”

“山口反正都是一百分吧!“

“......”

“你的努力不够”

母亲总是这样对我说,我就算再努力还是如此。

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这样的结果,永远得不到一句称赞的话。

不管我再怎么努力,依然无法追上那个人,所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很讨厌“努力”这两个字。

“我不知道原则也不了解真正的理由。父母老是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却没有告诉我真正的原因,也不告诉我重点,只要我一犯错,就没头没脑地一阵怒吼和毒打。所以,我离家出走了。”

从此,从家庭里无法获得爱的她,逃离了那个压抑的环境,开始不断地向外界寻求爱。她认为可以重生,却不知其实她早就“死”了。

缺爱,谈再多恋爱也“救”不了你/“缺爱”人的自救

日后的生活中,她多次在不同的男人身上去寻找“爱”,并最后为“爱”下海,走上了拍摄av的道路。

她一次次地恋爱,又一次次地被这些男人骗走了积蓄。

渐渐地她发现对她感兴趣的男人都只是对她的身体感兴趣,没有人真正关心她内心在想什么,想要的又是什么。

而她也只有在床上,才能感受到一点点稀薄的爱意。即便是如此,当对方突然不想要的时候,她就会产生一种无法说明的不安及焦躁感。

缺爱,谈再多恋爱也“救”不了你/“缺爱”人的自救

她在自传的最后,写到她回到家中,和家里人吃了一顿氛围很是轻松的晚饭,还翻到了母亲的日记,日记内容满满都是母亲对她的关切之情。

乍一看很真实,但事实却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期盼。她一直渴望获得的也不过是一次真正的”理解“。

“缺爱”的人如何自救?

我一直认为缺爱的人,不是真的缺乏爱,而是缺乏了看见爱,感受爱的能力。

缺爱的人,他们的内心,就像一个破了口的水池。

他们对此视而不见,只认为有水进来自己就不会渴死。

但是却不想其他的人灌注了再多的水(关心,理解)该漏还是会漏的,最后竭泽而渔。

找到那些洞,填补起来,对缺爱的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对方对他们的关心,和善意,他们只能感受到那一刻,并不能记住。

相反,当对方可能因为疏忽,疲惫而没有及时关心的时候,他们记住了。一旦对方不如自己意愿。

他们的内心又退回到了那个“不被人关注的小时候”,于是他们要哭,要闹,要让对方能看到他们,只要被关注了,就“安全”了。

但是人总有累的时候,他们期待的另一半,也是“人”,也很难面面俱到。

缺爱,谈再多恋爱也“救”不了你/“缺爱”人的自救

于是,“缺爱”的人又一次的在内心深处肯定了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又想一次一次找到证据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一次又一次的“作”,最后,人走了,自己也证明了自己果然是不被爱的了。

又一次,“缺爱”的自己重新踏入“爱”的征途,寻找那个“爱”自己的人。


想要证明“自己是值得爱”并不是用“展现自己不好的一面,看对方能不能接受”来证明的,而是通过“看见”,看见那些照顾过自己的人,看见那些对自己释放过善意的人。

有些东西,不是别人能给的。一定是自己给自己的,比如“能力”。

“看见”就是一种能力,需要练。 看见了才能感受,感受到了才能觉知,觉知到了才真正的知道“自己一直被爱着,可能不是自己期待的那样,但那也是爱,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小技巧:

如何在恋爱中,训练自己“看见爱”的能力。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恋爱的时候,写一份恋爱日记。

记录对方对自己做的“让自己感受到爱”的事情,并也记录一下自己是怎么去“回报”对方的。

在日后,想“闹”的时候,看看日记,就好了。

这样,日子久了,破掉的口子的修复好了。


一百次不成熟的恋爱,也不如一次成熟的恋爱。

只是,成熟的那个人,应该是你,不是ta。

结 语

我们总能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我们一面同情着对方,一面怜惜着自己。

在自己的经历中,总想着别人多可恶,自己多可怜。然后,过去了就过去了,从未想过还有很多的方式能让自己“好”起来。

每一次的悲剧,好比饭岛爱的故事。

很多人都会说“原生家庭之错“,确实如此。但我们并不能改变自己出身,而自己的出身又一直影响了自己。

心理学中每每谈起原生家庭,并不是被人怪罪父母的理由,而是为了从中寻找出路。

只是,很多人找到了原生家庭的问题后,除了比往日多了怪罪,还是延续了曾经的那条路。

这次,我并不想责怪原生家庭,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相似但原生家庭的创伤,但有人活出来了,有人还停留在了过去。

原生家庭的问题,在成年后,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改善。

只是看“当事人”自己有没有那个意愿与动力了。

了解自己的创伤并不是为了怪罪父母,而是为了自救。而不是用父母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