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鲫鱼是底钩触底还是铅坠触底?

享钓鱼APP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野外虽然不可能像竞技池那样,只有鲫鱼一个品种,但是,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水域,会出现鲫鱼鱼情很好的情况,可以这么说,窝点只有鲫鱼,那这种情况,调钓基本就可以用到台钓的“标准式”模式,即下钩躺底,上钩轻触底,或下钩落底,上钩稍悬起,本质就是两根子线都趋直,以利于鱼就饵第一时间即出讯号,做到最有效钓鱼。

当然,更多时候,野外水域里,是龙蛇混杂,啥鱼都有,上有白条,下有杂鱼。这种情况,就要灵活变通了,底层杂鱼多的时候,再用上述模式,由于钓组太过灵敏,基本上就是杂乱信号太多,空竿太多,所以这时候,很多钓者会选择往钝的一方钓,从双子线弯曲,到铅坠触底甚至躺底,都有可能,其目的就是为了过滤掉杂乱信号。当然,这样的做法就失去了悬坠的乐趣,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为了钓得目标鱼——鲫鱼,只能如此。

还有打浮钓鲫的,这个在野外可操作性不大,我见过的有过,但真的不多,因为一个,野外的鲫鱼没这么大的密度,另外一个,野外浮起来,可能就是白条的天下了。

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真正钩饵落底的不同程度,在钓滑口鱼,轻口鱼等情况下,有时候需要达到的精细程度令人咋舌,比如钓轻口鲫的时候,你钓3钓2,十打九空,但你调3钓4的时候,就会百发百中。。。两者的区别可能就是上子线的崩直和微弯,但就相差这么一点点,会让你中鱼率差很多。这种情况才是悬坠的精髓所在。


江钓人狂龙


野钓鲫鱼,我肯定是双钩触底,不会选铅坠触底的,那个老大爷说的是传统钓的方法,现在已经有点过时了,下面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铅坠触底的弊端

铅坠触底意味着子线跟双钩都是躺在水底的,这个时候要想浮漂有动作只能是鱼吞钩之后拖着铅坠跑了,这其实是非常顿的一种钓法,会错失很多中鱼信号,在台钓没有传进来之前,传统钓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主要也是钓大鱼比较适合,但现在看来铅坠到底的状态并不适合钓鲫鱼这样的小体型,吃饵动作比较轻的鱼的,还是台钓的调漂方法更有效一些。

具体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浮,一钩躺底一钩触底,还是两钩躺底要根据具体情况来

理论来说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是最灵敏的钓法,但是野钓环境比较复杂,存在水底不平,水流流动,小鱼闹窝等干扰因素,一般我野钓鲫鱼都是采用一钩躺底一钩触底的方法,干扰因素比较大的时候才用两钩触底的方法,漂相一般都是顶漂或者拖着浮漂移动,中鱼率还是比较高的,题主说的采用底钩触底也就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浮的状态,其实也是不太适合野钓使用的,建议调顿一点,改用一钩躺底一钩触底或者两钩躺底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钓鱼这项运动我认为是非常讲究技巧的,要以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新的钓鱼技术,多学习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钓鱼技术。


钓鱼小妹


野钓鲫鱼底钩触底还是铅坠触底,到底哪种方式正确呢?我觉得都是说的比较片面的,只不过两者适宜的不同水情下的野钓鲫鱼。

野钓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浮漂目数,来调整双钩在水底的状态,而提问的钓友提问的两种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正好代表了浮漂调钓灵敏还是调顿的两个方面。底钩触底为灵敏,铅坠触底为顿!

而提问者的钓法,跟老大爷说的钓法,两者到底是什么根据呢?我觉得我们首要的还是根据鲫鱼的习性来决定,如果鲫鱼活性差,吃口小,还是以调灵敏为宜,如果鲫鱼活性强,吃口迅猛,小杂鱼多,为了避免无效的吃口,以调顿为宜!但是此时如果过垂钓鲫鱼用商品饵,在小杂鱼较多的时候,如果调成铅坠触底,那么这种调漂方法就是错误的,如果用红虫蚯蚓作钓,完全可以调成铅坠触底。

因为野钓环境经常会遇到走水刮风小杂鱼等现象,以及我们垂钓饵料吃口明显不明显问题,所以我们在调漂时候针对不同鱼情水情,必须要有所改变。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野钓鲫鱼不同水情鱼情饵料等情况下的最佳调漂方法:

1、无小杂鱼轻口鱼不走水环境下,调高目钓低目,因为饵料不同,此时一般调5-8目,保证底钩到底即可;

2、轻口鱼走水环境下,调中目钓低目,减缓走水情况,但是如果是北方冬季的轻口鱼走水环境,此时不建议如此调漂,有几种钓法,减短子线之后再调中目钓低目,或者减短子线打滑铅,或者调高钓低,等浮漂走水出窝后就重新抛竿;

3、鱼活性强,此时候一般小杂鱼多,再加上走水等水情,用拉饵垂钓时候,一般是调中目钓比中目稍低的目数即可,如果闹小杂鱼厉害调低钓低。如果用虫饵,此时候可以调低钓低,或者调低钓高一两目。

综上所述,野钓鲫鱼时候,到底是底钩触底正确还是铅坠触底正确,还是取决于鱼的活性。而野钓环境下,无论什么水情鱼情,我觉得垂钓鲫鱼,最合适的就是双钩到底,根据水情鱼情等调整子线的弯曲度。先调5-8目,底钩到底钩,双钩挂饵正常作钓,如果漂相不是很明显,继续减铅皮,如果漂相明显,杀竿空竿几率很大,那么就加铅皮。这个也是野钓实战中比较实用的一个小技巧。因为我们到了一个水域没办法立马就判定我们到底该如何调漂!

我是孤独的垂钓人,我只注重野钓实战,一切以野钓实战爆护连杆为目标,喜欢的钓友可以加个关注!

辛苦码字不易,觉得分析不错,看完记得给个赞哦!谢谢支持!



孤独的垂钓人


鲫鱼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是野钓时很多钓友比较喜欢的目标鱼之一,野钓鲫鱼时底钩触底和铅坠触底都是在钓底,只是灵敏度的差异。我们可以从野生鲫鱼的特点和两种触底方式的适用情况来分析。

野生鲫鱼的特点

1、鲫鱼水层

既然我们的目标鱼种是鲫鱼,那就需要知道鲫鱼的水层。鱼所在的水层受温度、含氧量、食物分布等因素影响,并非一层不变。通常情况下,鲫鱼一般活动在水的底层,所以理论上来说用这两种钓底的方式都是可以的。但是当温度升高,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降低时鲫鱼也会离开底层,例如夏季中午、阴天或是雨前,上升到中上层的舒适区域,这个时候如果铅坠触底,子线双钩处于完全躺底状态是无法钓到鲫鱼的。

所以,这个时候让底钩触底,上钩是离底的状态,正好方便鲫鱼吃口,当上钩频繁中鱼我们就基本可以判断鲫鱼离底了,这时可以适当调整浮漂,让双钩离底,钓半水也是可以的。

2、野生鲫鱼吃饵特点

野生鲫鱼生性胆小,根据水下摄像头的观察,基本都是先轻轻触碰,吸食水中散饵,慢慢靠近鱼钩上的大团饵料,最终会将大团饵料吸入口中,这时浮漂会有明显下顿,就可以立刻提竿了,如果不把握好时机鱼可能会将饵团吐出导致空竿。

如果用饵料,底钩到底上钩离底这种方式饵料的雾化效果能很好的吸引鱼,底钩上的饵料又方便吸食,如果用蚯蚓或红虫,活饵的摆动也是一种比较完美的诱钓结合方式。

两种触底方式适用情况

1、底钩触底

底钩触底这种方式相对更灵敏,其特点是所有信号全部可以迅速反应到浮漂上,对抓一些轻口、滑鱼和大个体鲫鱼比较适用。

2、铅坠触底

反之,铅坠触底是一种极钝的调钓方式,基本都是守死口,一旦漂有动作中鱼几率较大,能有效过滤虚假信号,避开小杂鱼,上鱼效率低。

水域实际情况

最后,还需要结合水域情况,水中鱼的密度大,需要更直接捕捉信号打频率或水底酱层厚用底钩触底,反之,需结合以上两点综合判断。

总结

俗话说:钓无定法,因钓鱼影响因素较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没有绝对,但是我们可以结合鱼情水情和调钓特点匹配最好的调钓方式,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收获。


工作之渔


野钓鲫鱼是底钩触底还是铅坠触底?垂钓不是非对即错的判断题,常说“钓无定法”,到底哪种钓法比较好,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从笔者的角度来说,能钓到鱼的钓法,就是符合当前情况下的最佳钓法。

从描述来看,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画面,两位钓友在相隔不远钓位垂钓,一位是使用传统钓法的老大爷,一位是使用台钓法的青壮派代表也就是题主。可以想象出来,老大爷在这次的野钓中收获不错,不然也不会让题主纠结。

台钓法的精髓在于悬坠、精准的调漂和细致的饵料运用,对于垂钓的场所要求较高,比较适用于水体稳定、水底平整、鱼密度较大的水域垂钓,比如黑坑、竞技池、河流的洄水湾、湖泊水库等垂钓场所;传统钓法通常是长竿短线铅坠躺底,稳定性好,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水域。

野钓的水域情况一般比较复杂,有些河底崎岖不平,甚至长满了水草,而且自然水体的流动性较强。台钓法常用到齐把线,子线的下落过程缓慢容易出现“挂”到水草甚至河底的现象,甚至出现走漂,小鱼闹漂,无法钓到目标鱼;而传统钓的长竿短线,更利于精准的抛投,较重的铅坠也能帮助饵料快速下底,避免小鱼闹窝,虽然钓得比较顿,频率也低,但是这这种情景下是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换个场所,用传统钓和台钓去高密度的竞技池比较,台钓法也会把传统钓搞的怀疑人生。

由此可知,传统钓和台钓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把合适的钓法运用到合适的场景中,才是“钓无定法”的根本。


——上弦月


行营老狼


立漂钩触底称"台钓法",立漂铅坠触底叫"卧钩钓法",也是传统钓法。


"台钓法"是从台湾引进的一种先进钓鱼方法,它的特点是灵敏度高,适应竞技钓场,缺点调漂麻烦。台钓就是立漂铅坠悬在水中不触底,触底的是鱼钩,要求调浮漂时调得恰到好处,很多人喜欢"调四钓二",就是说不挂饵鱼漂在水中露出四目,挂饵时鱼漂在水中露出两目。

由于台钓灵敏度高,钓鱼上鱼率好,所以,通常钓鱼比赛普遍采用这种钓法。

立漂"卧钩钓法"就是铅坠触底,双钩卧在水中,这种钓法调试浮漂不象台钓那么麻烦、精确,操作热来简单易学,一些普通钓鱼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钓者喜欢这种钓法,尽管这一钓法灵敏度稍差,但钓者多以休闲娱乐为主,不太计较钓多钓少。釆用立漂卧钩钓法钓鲫鱼有一种标志性动作,鱼咬饵后一抬头把铅坠抬了起来,造成向上送漂,只要看到鱼浮向上顶或者倒了,一提竿十有八九会中鱼,所以一些钓者最喜欢这种传统钓法,对台钓缺乏兴趣。



当然,现在钓鱼爱好者采用台钓钓法的越来越多,采用卧钩钓法的越来越少。不过,传统立漂卧钩钓法仍不失一种适应性极强、行之有效的垂钓方法,它特别适合于中老年和视力较差的垂钓者。


千山车神


在我们野钓鲫鱼时,单钩触底、双钩到底还是铅坠到底好呢?这要根据作钓时的鱼情水情来灵活运用。所谓的钓无定律,就是这个意思。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野钓鲫鱼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或者是一钩躺底一钩轻触底是钓灵的钓法,在生口鱼开口比较好,没有小杂鱼闹钩的情况下这种调钓方式,灵敏度高,浮漂动作大,中鱼率高,是台钓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调钓方式。

在鱼开口不太好或者是有轻微流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调钝钓钝,让双钩卧底,这样可以让鱼更好的就饵。

如果是在流水比较严重的河流里钓鱼,为了避免流水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钓跑铅,就是铅坠到底,这个时候把铅皮座上方的太空豆打开上推10厘米,把子线缩短成10厘米左右,鱼钩加大1~2个号,浮票换成吃铅小的浮漂,浮漂有动作就可以扬竿。

就像没有一款鱼饵适合所有的鱼情一样也没有一款调钓方式适合所有的鱼情,还是那句话,钓无定律,必须要结合作钓时的水情鱼情来作出相应的调整。



悠然小钓


这位钓友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钓鲫鱼鱼钩到底好还是铅皮到底好?其实这两种钓法并不能简单的去说哪个好哪个坏,两种钓法之间各有优缺点,我们需要去根据当时做钓的鱼情来采取合适的钓法。下面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在针对不同鱼情的选择方法。不当之处还请钓友们斧正。

首先鱼钩到底,铅坠悬浮,这种钓法优点是灵敏度高,鱼吃饵的信号能够较快的传递给浮漂,但是缺点同样明显,当钓点小杂鱼较多时往往会导致我们的空杆率大大提升,既有口但是打不到鱼。因此它比较适合鱼口较弱(比如水温较低的冬季和初春),目标鱼鱼口较快,小杂鱼干扰比较少的情况下优先使用。

当铅坠到底时,此时子线是处于躺底的状态,整个线组比较迟钝,一般是鱼含着饵料摆头,抬头或者要走的时候才能在浮漂上显示出信号的变化。此钓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屏蔽一部分小杂鱼的杂乱信号,降低鱼的警惕性,中鱼率相对提高,但是子线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十五公分以内。因此此钓法适合有小鱼闹窝,或者鲫鱼个体偏大且鱼口较慢时使用。

手写码字不易,希望钓友们能够多多支持,感谢大家!





牛城狙鲫手


野钓鲫鱼是底钩触底还是铅坠触底?

首先你要明白如果双钩在水底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浮,属于钓的不灵不钝。如果是铅坠触底那就是钓的比较钝了,此时双钩和子线躺底。

垂钓野生的鲫鱼我最常用的调漂方法是调1目钓2目,此时水下是双钩触底,属于钓钝。因为野生的鲫鱼不同于池子里的工程鲫,野生鲫鱼吃饵口比较扎实,有时能看到浮漂被拉着走,野生鲫鱼钓的钝一些,空竿的几率低一些。

如果在初春或冬季,鲫鱼的活性低,吃口轻,浮漂信号弱,这时你就可以调高目钓低目-钓灵,更容易抓住鱼口。如果水底有杂草或酱层,你也可以调高目钓低目,这样鱼儿更能发现饵料。

垂钓野生鲫鱼钓钝或钓灵,都是根据鱼情、水情、季节、温度来决定,在实际垂钓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方可钓到理想鱼获。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关注评论,共同探讨!


钓者杰克


可以确定,这两种钓法都可以,也都常用。你说的底钩触底,不是很恰当。这种钓法是悬坠钓法,追求的是灵敏,在用商品饵料的时候,多数都是这种钓法,准确的说是,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


这种钓法,浮漂信号灵敏,能快速抓住有效信号,使用商品饵,能在钓点内形成雾化区,更有效的诱鱼。铅坠躺底的钓法,是钓鱼人使用了几千年的钓法。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这种钓法的优点是,不用调漂,在铅皮座上多缠铅就是了。水下不平也没关系,风大的天气,小鱼闹钩,用这种钓法很有效,特别是用蚯蚓红虫之类活饵的时候,这种钓法,比起悬坠钓法钓到的鱼都大,
因为饵在水下比较稳,大鱼不会和小鱼一样,看到食就去追。所以这种钓法经常钓到大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