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評梅:我的人生就是一個悲劇

石評梅:我的人生就是一個悲劇

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另外三位分別是呂碧城、張愛玲和蕭紅,她的名字叫石評梅。

石評梅這一筆名是因愛慕梅花所起,在她去世之後,其作品由廬隱、陸晶清等好友編成集子:《濤語》《偶然草》。

石評梅生於1902年9月20日,乳名心珠,學名汝璧。

她家是山西平定縣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石銘是清末舉人,母親為續絃,亦知書達理。夫婦倆都視小石為掌上明珠。

小石是個愛流淚的女孩,打小就埋下了傷感的種子,所以其後“冷月、孤墳、落花、哀鳴、殘葉”等詞就成了她文中的常客。

她願意自己是一出悲劇的主角,後來也真就嚐盡了情路風霜,悲情一生。

那一年,小石17歲,文靜美麗,天真無邪。她從太原出發,走出娘子關,奔赴北京。

火車上,對面的英俊男子名叫吳天放,他熱辣的目光,開啟了小石的悲劇人生。

頗有心機的吳天放知道小石愛梅花之俏麗堅貞,就迎合她的喜好,對各種梅花都賞讚一番。

他竭力接近小石,在日後的交往中每天都會給她寫信,或留一束梅花,或送一盒小點心。

這讓遠離家鄉的小石對吳天放有了一種難以割捨的眷戀,小石天真地以為這就是愛情,還發誓:不管今後彼此的命運如何,道路如何坎坷,我將終生不再愛第二個男人!

民國十二年一月十八日,被騙了三年的小石迎來了吳天放的妻兒。她如夢初醒,身心憔悴,萬念成灰。

憂傷的日子仿如沒有盡頭,吳天放是小石心頭的魔,一生一世揮之不去。

石評梅:我的人生就是一個悲劇

1920年初冬,在一次同鄉會上小石認識了父親的學生高君宇。

高君宇軒昂大度,好學有才。小石聽過他激昂高亢的演講,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君宇也十分認可這個善良美麗的小老鄉,小石優雅的舉止、天賦的聰慧撥動著君宇的心絃,他希望能將他倆的友誼更進一步。君宇甚至退掉了包辦的婚事,心無旁鶩地追求小石。

高君宇與吳天放截然不同,他是一個重情的人;然而,深受情傷的小石卻斷然拒絕了他:“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片鮮紅的葉兒。”

小石怎麼會對君宇沒有感情呢?但她受傷的心已經十分脆弱。在她十幾天昏迷,臥床不起的時候,心裡牽掛的人是君宇。君宇同樣也是牽掛著小石,據好友小鹿說:“他一聽說你病了,急暈了。看到你昏迷不醒,嚇得他差點兒哭出來!”

小石完全脫離危險後,何媽告訴她,君宇幾次請來了德國大夫,然後拿著藥方去抓藥......

有一個這樣疼愛自己的人,真是小石前世修來的福。小石淚腺發達,一下子把枕頭弄溼了大片。

但是抱定獨身的小石此刻已經成了頑石,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握著獨身利劍的俠客,斬斷所有的情絲。她狠著心說:我可以做你唯一的知己,讓我們保持“冰雪友誼”吧,去建築一個富麗輝煌的生命!

君宇的工作更加忙碌了,他擔任了孫中山先生的秘書。

1924年的一天,君宇精心選購了一對象牙戒指,一枚戴自己手指,另一枚隨一封長信寄給小石,表達他對小石的無限愛意。

長期工作的奔波勞累,讓君宇積勞成疾,患上了咯血癥,不得不到德國醫院作緊急治療。

戴上戒指的小石心急如焚,趕到醫院看望君宇。君宇看到小石手指上的戒指,懂了。

然而小石的愛並沒能讓君宇恢復健康,積重難返的病體越發嚴重。醫生搖頭嘆息:“太晚了,太晚了!”

1925年3月5日深夜,年僅29歲的高君宇永訣人世。小石跪在地上長哭不起,肝膽俱損。由於悲傷過度,沒能參加君宇的追悼會。

石評梅:我的人生就是一個悲劇

死者已矣,生者難忘。小石負疚與思念如蟒纏身,常常痛哭飲泣,傷心過度。終至1928年9月30日突發腦病,追隨君宇魂歸陶然亭,完成了她“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的夙願。

後人稱他們的墓為“高石之墓”,墓中埋葬著一部可歌可泣、哀婉悽美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