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应该以哪个画家为标杆?

影影圈圈


中国当代油画是非常复杂的艺术领域,他首先包括两个方面,传统油画艺术风格和当代油画艺术风格。一是以自己喜欢为标杆,二以拍卖价格高低为标杆,也就差不多了。如果说复杂就有很多的因素影响,比如某人是某大学校长,某人是某个美协主席会长之类某人是某大机构推荐等。个人认为在世界范围定参考标杆才有确定的高度,第一写入美术史上的各流派画家代表(安格尔、德拉克罗瓦、库尔贝、莫奈,梵高)第二具有东西方美学独特价值的赵无大师和具有独特方法的德国大师里希特等等。







画家刘剑波


尽管存在着“临摹照片”创作油画等诸多争议,中国油画百年来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要想在当代中国油画界找出一个所谓的“标杆”,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陈逸飞油画作品

应该说,中国油画的历史虽然不过百年,起点其实并不低。最初真正将油画艺术引入中国的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人,不仅具备良好的艺术造诣,文化底蕴也相当扎实。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注重在油画创作中融入诸多中国元素,并由此指明了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徐悲鸿引领的中央美院油画教学体系,靳尚谊、杨飞云等人基本代表了中国写实油画的中坚力量的话,林风眠的得意弟子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等人则代表了中国抽象主义和写意的油画创作之巅峰水准。另外,陈逸飞、陈衍宁、潘鸿海等人的唯美、浪漫写实主义画风,也受到了大众和市场的广泛青睐。靳尚谊油画作品

纵观中国绘画史,从阎立本、吴道子到张大千、齐白石,国画大师层出不穷,国画艺术成就令世人瞩目。不过,相比西方油画领域,中国油画显得还有些稚嫩,存在着底蕴上的明显不足。要想在中国油画界找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安格尔、梵高、毕加索那样的油画大师,目前来看还不太现实。因此,要想在中国当代油画家当中找出一个“标杆”来,的确有些勉为其难。

中央美院的老院长靳尚谊先生,当年考入中央美院时只有15岁。从艺半个多世纪,靳尚谊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之一。在中国学画的朋友,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靳尚谊这个名字的。尤其是学习油画的学生,很多人都临摹过靳尚谊的作品,影响相当广泛。靳尚谊油画作品

靳尚谊在谈到自己的艺术经历时,说起过上世纪70年代末去德国参观十几所艺术院校的事情。他看到那些院校的学生都在画素描,他们重视素描的练习,这是个打基础的事情。靳尚谊对此感触很深,50多岁时还在研究用光用色用笔这些基本的东西,主要就是打基础了。

之后,靳尚谊先生又有机会在美国看到了很多欧洲古典主义艺术大师的原作。惊奇地发现西方画作里的美感,这些美感在图片和画册上是感受不到的。这样的美感,尤其是那种画面的体积感,让靳尚谊感觉到了自己油画创作中的明显差距,这种差距不比较是不知道的。靳尚谊油画作品

中国写实油画领域著名画家艾轩说:“中国现在最高水准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西方人到中国来对中国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惊讶不已,他们想像不出在古老的东方会有人把西方的艺术推向极致。”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真有道理,就算真有道理,作为中国油画界颇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靳尚谊的油画水准尚且如此,又有谁敢轻言“标杆”?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能成为“标杆”的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

西方油画引进中国的时间也有百余年时间了,这时间并不短了,毕竟油画艺术也不是什么制造业、科研项目,所以经过几代画家的传承学习,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应该要有所成就才对,事实上,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国人所认为的超写实主义油画,


还有当代画家艾轩、陈丹青、刘小东、李自健等人的画作在欧美国家都曾受欢迎过,这些画家的作品都是写实主义画风,他们反对“学院派”的套路画法,也不赞成那种失去风格特色的“野路子”;其中,艾轩和陈丹青笔下的有关西藏人的生活场景的油画曾一度在世界画坛“走红”,

至于艾轩和陈丹青现在的画风特色如何?这里就不多做解释说明了,可想而知,肯定不如当年了,艺术家的创作遭遇“瓶颈”,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至少他们成熟期的画作,适合绘画爱好者们学习,所以,我认为,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可以以艾轩、陈丹青为“标杆”,



之所以以艾轩、陈丹青为“标杆”,不仅是因为他们是属于写实主义画派,更是因为他们接地气的艺术认知,比如,陈丹青曾说“素描毁了中国画”,这说明了他可以很理性的看待国画和油画的差异,并非盲从的认为“中西结合”,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代中国油画并未达到最高境界,当代中国画也逐渐失去传统文化底蕴,此时将国画和油画“中西结合”,就会得不偿失,因为在技法上,没有哪个当代画家可以游刃有余,更何况也没有那个画家可以恢复国画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极致发挥出油画的“写实”色彩,所以,也只是勉为其难的将艾轩、陈丹青看作是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标杆”。



诗夜城主


我觉得超写实冷军就是很厉害的!

冷军是当代中国超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也曾经在师范学院任教多年。1991年成为武汉美术院专业画家,现任武汉美术院副院长,湖北文联副主席,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上获奖,是中国当代超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功夫深厚、技术高超,被誉为中国超写实第一

冷 军:

武汉画院院长、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毕业於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1993年作品《网—关于网的设计》获’93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4年作品《文物—新产品设计》获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艺术作品奖,并参加中国油画百年展。1995年作品《世纪风景之二》获’95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金奖。1999年作品《五角星》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2000年参加“1979—1999世纪之门邀请展”,并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2001年开始制作石版画,作品《突变—有刺的剪刀》获首届中国小油画大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作品《工具箱》等六幅系列参加“中国油画三年展”。作品为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冷军的油画作品以其独到的构思结合非凡的艺术技巧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化写实。观者在其画前无不被其画面精致入微的形象与技巧所折服。画面物体真真切切,置立其间让人心魂荡溢,不仅如此,由于对当代题材与内容的切入给观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张力,心灵受到强烈的震颤!……

冷军其人·····写生如磨刀

酷热难耐,好在今年入夏前获赠一册《冷军新作集》,它抚慰我们久处于喧嚣纷扰之尘世中躁动不安的灵魂,从而在炎热中获得一份宁静,一拂清凉。荷塘系列从“残荷”的切入开始。澄潭望秋,枯叶凋零,红香坠尽,妖艳不再,这是残荷的述说;清香去远,弥寒弥暖,茎折蕊亡,亦繁亦简,这是禅荷的机锋……《霞光》、《红荷》等等,我眼前就浮现了这样的画面:那年秋天,冷军大部分时间的黄昏,是在荷塘边徘徊、观察,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荷塘在晚霞里每一枝荷叶、每一根茎杆、每一片倒影、每一丝纹水的瞬间变化。画面中,那爽利的直线,枯涩的曲线用笔,这也许与他研习水墨画和书法有关,其实,那线的韵味还源于他的心境。当冷军用率意的笔触,无序的光线,诉说自己的情绪时,他一定忘记了自己是在画荷。对景写生,冷军自有他的说法:“长期充满理性的创作会越画越迟钝,感觉画丢了”,最后完全在使蛮力———“写生如同磨刀。通过造型、色彩、点、线、面等基本功的训练可以调节状态。多接触外界的鲜活刺激,会找到感觉与激情。”

逼真如照相

风景写生里画上人,为画面增添了生气。早在1990年,冷军还在“武汉第二师范”任教时,就开始了对“场景式”人物写生的探索。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冷军的人像写生,如《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古典式的精密细腻与现代式的冥想、传统式的端庄严正和当代的某种虚幻、写实的个性化处理同写生构图的象征结合,性格别具。2004年5月1日,绵绵春雨后的一个早晨,我目睹了冷军在如中国画条幅般的画布上,画上“蒙娜丽莎”的第一笔,接着,丝丝愉悦便随油彩荡开。那眼睛,就像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模样,散发着光泽,却又有点湿润。眼睛周围是一些微红的斑点和长发,那只能够以极细致的线条勾勒出来。披肩长发对称而浓密,衬托出细腻的粉红色脸庞。鼻子以及张开的嘴唇上的血色与脸部肤色十分的和谐,真皮肤一般……笔下的物象钉是钉铆是铆,纤毫毕现,精致入微,其视觉的“真实感”比照相毫不逊色。由此,套用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赞赏《蒙娜丽莎》时说过的一句话,看冷军的油画,“宛如活生生的真人一般,她似乎就要在我们眼前改变姿势。每次回头再去看她时,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同……这也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经常具有的效果”。







少儿美术老师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每个艺术家都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气质,有的是豪放,有的是精细,有的写意,有的写实,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各有各的优势,不能是哪一个艺术家就能代表全部艺术的标杆,而且以每个人的风格特点不同,各自的理想标杆也不同!以我为例,我喜欢真实写实的风格,所以我以靳尚谊,冷军,王沂东等一批艺术家为标杆,也不光是哪一个艺术家!






吾爱艺术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应该以哪个画家为标杆?这个问题提的非常狭隘,这是一个没有经过思考想当然的问题。艺术不同于科学,文艺这个东西不是非白即黑,弹性很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数千年前我们就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新中国时期伟大领袖就提出文艺作品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要发展兼容并蓄、流派纷呈的多元艺术,要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事实上也很难做到一枝独秀。就如同有人问你“吴带当风”好还是“曹衣出水好”?是四僧好还是八怪好?举个更通俗的老百姓的例子。水果蔬菜有几十上百种,哪种最好吃?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上也各有各的口味,每个人各有各的需求。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就在于它多元性,丰富性,开放性,包容性。那么油画艺术也一样,有人喜欢刘秉江靳尚谊杨飞云王沂东等先生油画的微妙。也有人喜欢冷军等人的细腻,既有人喜欢詹建峻白羽平的大刀阔斧,也有人喜欢吴冠中的诗情画意,还有人喜欢阎平申玲充满欲望的泼辣直接。由此可见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艺术传播


谌北新,这位著名的中国油画家,在1986年秋,我开始从事对中国现代绘画的研究时,就已有所了解。我曾写过一本书,——《1949年—1979年中国的当代画家》,1996年发表在《中国研究》上,并获“约瑟芬·列文森奖”。正如我在本书中所写,他是当时为数很少的天才艺术家中的一员。这批少有的杰出人物中依然健在的每位艺术家,在中国艺术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谌北新也是中国油画家中的一名杰出人物,并以画风景画在画坛上崭露头角,以第一流的绘画技巧,将其周围轮廓清晰和美丽的环境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娴熟的绘画技艺在他同时的有天才的和受过良好训练的油画家中,是突出和优秀的。他是一位和蔼的和具有贡献力的画家,而且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而闻名。也正因为此,他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敬仰。总的来说,他的贡献,不仅仅对他的事业,而且对整个艺术界来说都是巨大的。并且在他今后的发展中,也将会是如此。 他的作品已经广泛地在很有权威的学术书刊上发表。陈瑞林,二十世纪主要的历史学家之一,在他的1990年本世纪最重要的油画家作品集中,选入了谌北新教授的杰作,这本集子命名为《当代中国油画》。值得注意的是,介绍谌北新的长篇文字,1996年特别登载在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级艺术期刊——《美术》上。


默片艺术


中国油画历史时间不长,据说资料显示,油画的来源,来自意大利的教堂之人,最早油画画画的还是出自广东人。

对于当代油画艺术,应当那个画家为标杆,这个不固定,没标准,也没准确数,因为当代有名的中国画家艺术大作也不少,都是有名的叮当响。哪有谁来定这个标准呢,没人来指定,没人敢定。再说现在学画画的人太多,画画的大师或者艺术家都知道当代有名油画大师。对于现在的画家,对过去也不能随意指指点点,他们就是从当代油画中学的精髓,再说,现在顺便那出当代的艺术家绘画作品,就能定为标杆,如下图《父亲》出自(罗中立)

只要当代艺术家油画出名的,都可以做标杆,是没有规律没有定律,一副来自(米勒)作品《拾穗》下图

还有来自(杨飞云)的《山水之境》都可选定。只要你用心学,用心研究,谁的油画做标杆都可以。

这是我的理论和解答,我觉的事一样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留言关注,谢谢。


石雕齐哥


油画艺术不需要以特定的画家为标杆,特定不利于发展



首先 艺术是自由发展,每个人的理解是有个性的,不同的表达展现不同意境,学习阶段可以作为参考,但很多学习阶段就以固定了,好像脱离某位画家就不会画了,一定要模仿的一模一样才认为是画的好,但大部分只看到表面,没有深刻的理解模仿到位,所为导致画出来的画不上不下

其次 我自己也学习油画,但大师油画我只作为学习参考,取其自己需要的部分,而且不能只固定再一个大师,这样条路才能走的长远



总得来说油画艺术一定要多方面的,不能只集中在一个大师上,如果固定了那就说明没有进步,千篇一律


慧绘老师生活日记


首先,当代油画艺术的学习榜样。一定要看好这个画家未来是否能有很多的教育学术方面的理论课程出现。

首先我就是一名油画爱好者。虽然大学上的是影视编导专业。可是对油画的痴迷一直未改。小时候八岁起就开始练习绘画。由于一直没有间断过绘画,所以基本功还算可以。我们这一代学习绘画。都是从传统的素描色彩。油画造型。基础开始学起。现在许多当代油画艺术家在画面上已经看不出来这些。基础动作的延续。只有一位画家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叫刘小东。他现在的绘画也可以看出来。艺术基础的延续发展,并且一直贯穿着观察力的训练在里面。主要是他还教学出书,未来一定会有很多绘画油画方面的著作出来,让我们来学习,并且他是专职的老师。

选择画家为标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个标杆,能不能给你带来教育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