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咱們局裡各所各隊幾十天沒回家的同事比比皆是,我已經習慣了。”2月24日,陽光明媚,氣溫陡升,當正午的陽光照射下,正在富陽公路至陽新縣富池鎮入口卡口執勤點前與同事一起正在忙碌的

朱世明的臉龐映得通紅,額頭的汗珠沿著帽簷蹭出時,從口罩上方的眼尾露出的是一心謙讓的笑容。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左一為朱世明

  已經一個多月沒回過家的朱世明卻說自己“習慣了”,今天就來亮亮他的壞習慣吧。

  心存“私心”十年整

  朱世明,46歲,中共黨員,現任陽新縣公安局富池派出所所長。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衝鋒在前、主動出擊、擔當作為,既要負責派出所裡的日常工作,也要負責轄區5個執勤點(3個卡點、兩個隔離點)的多項工作。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朱世明帶隊及時處置山體滑坡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肩擔重任多年來,朱世明也養成的早起習慣,每天起床後,安排好所裡的事務,他就沿著由近及遠的順序往各檢查點及隔離點趕去,瞭解當下情形的同時,感覺只有真真切切看到戰友們以健康安的姿態夜以繼日的堅守才讓他心安。每每的出現,他不忘對戰友們鼓勁加油,再一起投入到工作中

 朱世明稱,“這些日子以來,腦子如緊繃的弦,絲毫不敢放鬆,每天與同事們一起守在所裡,一刻也不敢離開半步。”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右二為朱世明

  其實,整整10年來,朱世明已經沒回過自己陽新縣城的家裡陪家人一起過春節了。

  從2009年起在陽新縣公安局韋源口派出所任所長以來,因父母已未健在,他便拽起自己小家成員至所裡一起“值守”過節。

  據朱世明的妻子華春梅“爆料”,每年春節前,朱世明回家帶上她和兩個孩子一起去所裡過年是有“私心”的。

  每年從除夕至大年初三幾天裡,因所裡的炊事員放假回家,朱世明便讓華春梅頂上,當起臨時炊事員操持所裡的食堂事務。

  2020年1月21日,朱世明回到陽新城區的家裡,提前將妻子和兩個孩子接到所裡,一如往年,開啟了“所長夫人當廚師”的模式。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現狀。當1月25日中午接到啟動一級勤務的緊急通知後,朱世明讓華春梅趕快收拾東西並提前為所裡做好大年初一的晚餐。

  一家人在所裡與同事們一起吃罷晚飯後,朱世明匆匆將妻子及一雙兒女送回到自己的家門口,當即調頭返所。

  至今,已整整35天沒進過家門。

  “新晉廚師”玩花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拼的是堅守的決心和信心,也是參戰人員的身體素質。

  在高強度的奮戰中,同事吃不好睡不好,也是朱世明操心的事。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炸油條、包肉包子、做花捲、蒸饅頭,甚至動手調起熱乾麵。這些活計,對於一般家庭主婦而言也往往也有不少難度,而對於從未主攻廚房事務的朱世明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這些日子以來,朱世明卻聯手該所教導員王燕兵通通實踐起來,而且次次大功告成。

  據富池派出所年輕民警劉浩透露,所長教導員下廚也是事出有因。

  所裡年輕人居多,眾口難調,原來早餐基本各人自理。平時早餐時,他們喜歡富池鎮街上一家出了名的熱乾麵及搭配其它美味,而疫情期間,對街上各種美味早餐的嚮往已經無法實現。

  起先,所裡每天早餐以簡單易操作的肉絲掛麵或者稀飯煎餅為主,因飲食習慣的原因,所裡一些年輕人常常早餐不吃空腹上崗。

  風裡雨裡寒風中,他們常常在各執勤點或在勸導聚集群眾的忙碌中一餓就是大半天,直等到中餐才狼吞虎嚥吃上合自己口味的飯菜。

  朱世明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見食堂炊事員不會操作白案,他就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在網上學習並向妻子請教。

  說幹就幹,一連幾個清晨,朱世明拉著王燕兵早早起床,從炸油條、蒸饅頭、做花捲做起,每天換著花樣為餐桌上增添色彩。

  吃上新花樣的麵點,有人提出特別想念熱乾麵的味道。提前準備好食材後,2月23日早上,朱世明為大家調起熱乾麵。據大家一致反饋,“雖然味道沒街上賣的正宗,卻離那一口的感覺也不遠了”。

  有了做饅頭、調熱乾麵的經歷,朱世明稱,再難也敢嘗試了。2月24日早上,又與王燕兵一起包起了肉包子。

  “喝碗白米粥,拿起兩個肉包子舒服又養胃”。幾名一向習慣早餐重口味的年輕民警樂呵呵地說,近兩週以來,所裡再也沒有人漏過吃早餐了。

  “報平安”成必修課

通過潛心學習,所有人員的早餐難題得以解決。

  作為所裡的“家長”,他還有一個習慣感染著大家,並逐漸要求大家一一參照執行。

  春節過後,每天晚上回到自己房間休息時,朱世明常常是被家裡上小學的女兒逼著要求視頻通話。

  乖巧的女兒幾乎每天晚上十點至十一點之間會與其進行通話,通過視頻裡,當看到一家人其樂融融安全呆在家裡的狀態時,朱世明也感覺格外心安。自此,每天也習慣了女兒的撒嬌報平安的“騷擾”。

  有了自己的舒心體驗,連續幾天,趁吃晚飯或晚上值班的間隙,朱世明多次與所裡的同事分享起自己的切身體驗——要做到每天睡覺給家人報平安。

  剛開始,一些年輕民警不以為然,“每天累得倒頭就睡了,哪能天天報平安”。

  直至一個突降雨雪的夜裡,家在外地的民警劉海志的家人因一時沒與其聯繫上,而將電話打到所裡時,過後朱世明就此事給大家好好上了一課。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右一為朱世明

  “舍小家,為大家,自己平安才是家人最大的心願,每天報個平安,也是給日夜牽掛的家人一個完美的交代”。

  從那以後,所裡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天晚上臨睡前,無論多晚,人人給家人報平安。

  “送去問候的同時,也得到家人溫暖的鼓勵,是雙重的獲得,原來沒能堅持這樣,現在覺得這樣才安心。”初為人父的民警王振如此感慨。

  女兒“為爸爸驕傲”

 “我身邊也有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日夜奮戰的人,那就是我親愛的爸爸,我為自己有這樣的爸爸而驕傲!

  我的爸爸名叫朱世明,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從我記事起,每一年的春節,爸爸都沒有在家裡過年,而是帶著媽媽、哥哥和我,一家子趕到單位值班,今年也是如此。”

  朱世明的女兒朱可馨不滿11歲,上小學五年級。2月23日,她的一篇《抗戰疫情,我為爸爸驕傲》習作被其語文老師吳老師推薦為班上“優秀抗疫徵文”之一。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朱世明女兒的作文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朱世明女兒的作文

當天,吳老師將該習作發至學生家長群供同學們相互傳閱學習,並在自己朋友圈展示發出“致敬時代楷模,歌頌平民英雄,爭做聽話少年,靜待陰霾早散”為主題的相關優秀習作,朱世明的女兒朱可馨的習作以圖文並茂的手繪版報式被老師推選而出後,獲得許多家長和同學的稱讚。

朱世明:十年沒回家過春節的所長

  朱世明在所裡摸爬滾打整整一個月沒能回過家,及看望過自己任何親人,小女生用細膩的筆觸書寫出自己心中高大的父親形象,以及成千上萬個“警察爸爸”的光輝形象。

“所裡共有民警7人,輔警11人,他們才是真正日夜摸爬滾打在所裡,隨時出現在轄區的每個角落裡,他們當中有的家在外地,有的為人父、為人母,從春節起,卻從未回家看一眼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希望疫情早日消退,好好給他們放幾天假,重新回家吃個團圓飯,陪陪家人,放鬆一下心情。讓喜歡晨跑的、喜歡戶外運動的年輕小夥子各自繼續開啟健康生活方式,勞逸結合,生活有激情,把工作做到最好,守住富池派出所這塊‘全國優秀派出所’的牌子。”談起對戰勝疫情後的期待時,朱世明說到所裡的每一位同事均不易,且想盡量滿足他們的願想,卻唯獨沒說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