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作为家长有没有像孩子一样有考前综合症?如何缓解?

微醉梨花雨


我记得我班里的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那次期末考试,家长们真的很紧张,很焦虑,觉得这是孩子人生中 第一次考试,期望孩子有个良好的开端。这种心态我可以理解。可是孩子从开始上学到将来的大学毕业,要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如果孩子的期末考试你都会焦虑,我都怀疑到了孩子高考的时候,你能不能挺过去。

就连高考也是一样,没有人不看重这次考试,操心孩子也可以理解,苦读12年,检验孩子 的时候到了,作为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考个好成绩,可是你的紧张和焦虑。会给孩子很大 压力。你越变现的云淡风轻,也许结果会更好。

期末考试也是这个样子。考试只是对孩子这一学期学习情况的一个考查,考试成绩高低也未必真能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其实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就在平时的写作业和练习中。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说,你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和练习,因为认真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只有认真地对待每次练习,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你才会取得良好的成绩。平时都马马虎虎,考试就会突然变得完美,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家长只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抓在平时,越是到了最后反而要给孩子减压,可以叫孩子放轻松了。保持孩子轻松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睡眠,足够的营养,其他根本就不是家长该操心的。

道理都懂,有的家长做不到,但是你当着孩子不要表露出来,你可以向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诉说下自己的心情,这样说出来你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家长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看中过程,只要你努力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无所谓。成绩好了没有奖励,这是你应该做的,成绩差了也没有批评,但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差距,利用假期要补上来。叫孩子始终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世上没有随随便便地成功,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至于自己孩子努力不努力,也只能由他,他不努力你也没有办法,并且你的唠叨也只会使你们的亲子关系变得糟糕,起不到督促孩子学习的作用。

促进孩子学习的动力,从来都是来自于内动力,而不是外动力。自律的孩子才是最优秀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明白这点,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远远胜过一两次的成绩。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沟通。


浅浅的教育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因为考试家长紧张,还很不理解。当时,我在一个群里,有一位妈妈说,今天考什么试,她有些紧张,有好几位附和。然后,他们开始实时播报,现在是考数学,最后几分钟要交卷了,过了一会儿,又有考英语了,他们又认真地谈论听力的发音。等考试考完了,过几天大概要发成绩单了,这些家长们又开始紧张,说不知道自己家孩子考多少分。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挺惊讶,心想,是不是家长太闲,工作不忙?后来见的多了,网上也有一大堆。我突然醒悟,这是家长当年对考试的条件反射,当年家长对于考试就特别害怕,所以看到孩子考试,就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开始紧张起来了。


因为我原来就不怵考试,会有些紧张,但这种适度的紧张就是为考试集中注意力准备的,对考试本身没有太多的害怕,所以孩子考试,我毫不紧张。她考试,我最多考虑一下要提早去接她,考试的早晨不要吃得太油腻,这些问题。


我有位朋友,她小孩一个在高三、一个在初三。我们聊天,她怒气冲冲嫌儿女不体谅父母,太懒惰。她给两个孩子分配了点活,每周清洁他们俩人的卫生间,收拾自己的屋子和衣服。她说他们俩经常偷懒。我听得都要晕过去了,毕业班的学生还要做这么多家务,爸妈都是教授,心是够大的。考前综合征?她肯定是没有的。

我对有考前综合征的家长能理解,但是这并不是好事,希望家长能克服,原因是会影响孩子。


小孩很有可能对考试没有太多感觉,但如果家长很紧张,紧张情绪就会传染,小孩就会认为考试是件可怕的事情,一到考试就会紧张。


还有些家长更是脆弱,因为自己极为紧张,他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程序,就会对孩子找茬,不停追问孩子考试的文具有没有准备好,复习得如何,有些家长甚至会易怒,不停唠叨、指责孩子没复习好。


这种家长不少,但家长都不自知。这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不仅要应付考试,还要应付家长给的压力。我听过几位中学生聊天时说起,自己的家长很烦人,本来自己考试就很紧张了,家长还不停问这问那,让他更为烦躁。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话,是有原因的。

这种东西怎么克服呢?我想,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能自我意识到吧?如果知道自己的紧张会影响孩子,但仍然不加控制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一位不负责任的家长,是位巨婴。真的紧张,我认为家长可以在那几天少说话,不打搅孩子;记笔记,把紧张的情绪发泄在纸面上;给自己找一件很复杂的事干,让自己忙碌起来……


一般说来,都是家长来缓解孩子的紧张感。我家孩子考试前会紧张,她总想考第一,给自己过多压力,有一阵极为紧张。我iu劝她考坏一次,看看自己究竟能考多坏,考坏了有什么感觉。有次她真的紧张到脑子像抽了一样,错了很多不该错的,考坏了。那次以后,她的紧张感就好了很多,因为觉得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紧张只会让自己发挥不好。


原先我都跟她讲过,但不管用,等她亲身体验了一次,她就明白了。

所以,如果家长还是克服不了自己的考前紧张,我建议你在考试之前,离开家里几天,看看是不是没有你,小孩能过得更自在。当你发现,没有你时,世界运转得更好时,也许就不会紧张了。


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作为家长,我的孩子还小,我体会不到考前的感受!不过作为过来人,应该清楚考前焦虑只会发挥失常[捂脸]

我初中时候因为一上初一就和老师开始做对,初中基本上没有好好学过,靠着那点小聪明到初三平时考试基本上在班里排名15名左右,那会我们县重点在我们学校一个班里基本上也就是录个15—18名的样子。当时因为要离开我讨厌的中学,又激动又紧张,晚上睡不着觉。学校校医孩子初一跟我一个班,我就跑过去咨询去了[捂脸]校医老师就给了我一片安定,他孩子也和我一样也是他给的安定,本来成绩大概差不多的我们喝了安定后成绩也差不多的比平时匀匀的每门低十几分。

我老公据说当时也紧张了,但是婆婆给他喝了一片维生素[我想静静]所以人他发挥超长了[不看][不看][不看]

尽量克制住自己紧张的情绪,如果实在控制不了,那么就喝点维生素吧[偷笑][偷笑][偷笑]安心睡觉


我是格调


孩子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虽然只是二年级,我还是有点紧张,孩子自己也说:妈妈,我感到紧张。

由于我上班太忙,没多少时间陪他学习,他的成绩下降了很多,复习的时候才每晚抽出时间来辅导他。算是临阵抱佛脚吧,但数学还行,语文的功底却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

我的担心不敢放在脸上,更不想让孩子感到焦虑,只能鼓励他。帮他改试卷时有错题也不指责,而是协助他再重新读题,实在不懂的,就略做提醒,他会找到错误原因,很快改正。

家长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绝大部分原因是担心孩子会因成绩而影响自信心,如果孩子平时就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自然不用焦虑考试了,偶尔考的不好也没关系。

孩子的成长学习中,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学习态度,以及家长关注程度。


蓝冰雨


作为家长我没有任何的考前综合征,原因是我自己曾经是一个考试焦虑症受害者,我高考那年,因为我的极度紧张与焦虑,我的高考严重失常,从高一下半学期开始一直到高三我一直在文科班中名列前茅,连续多次是级部第一,可高考时仅考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非常痛心。等结婚生子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这种不良心态!我对我的孩子,关注在平时,从孩子六个月开始教他读书识字,一岁半会拼音、会背乘法口诀,他一直赶在同龄孩子的前列,所以学习非常扎实,我告诉我的孩子,学习贵在平日的坚持,到了考场上就是一个自然的反馈,把你平时学到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流于笔端,倾泻到纸上,结果如何完全不要去思量,我这样的教导孩子,自己也这样子去想,所以考试前从不紧张,不焦虑。


贯贯


我从来不会给孩子增加任何学习的压力。

我家两个孩子一个高一,一个初一,都是很自律上进,成绩优秀的孩子,孩子太在意成绩与排名,尤其是儿子,周末到家除了吃饭,从不出房间半步,从来不看手机,作为家长,我从来都是给孩子减压,和孩子聊天时总是告诉孩子,不要太在乎分数与排名,只需要将过程做好,无怨无悔,没有遗憾就行了,并且每一次考试都应有所收获,只要不是满分,失分的原因一定要搞清楚。孩子都了高中,学习基本上不再干涉,但是将字写好,是要反复说的。


乐遗忘忧


临近期末考试了,家长有否像孩子一样有考前综合征?如何缓解?

首先感谢给我回答这个问题机会。

我不仅是老师,也是读大一的家长。所以深有体会。

1,孩子要期末考试了,家长肯定会有紧张。

对于孩子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家长,毕竟是第一次和孩子一起面临期末考试,紧张情绪肯定要强一点。

但是,要知道,家长的紧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相信孩子,相信老师,相信学校,也相信自己,这一期大家的付出都不会白费的。

微微笑,你的信心也会传递给你的孩子。

2,对于”老生”家长们,这些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相信你已经得到不少的锻炼了,应该可以“处变不惊”了。

别说是寒假的期末考试,就是学年考试升级,也应该难不倒你。

3,在“考试决定命运”的二个拐点,中考和高考,这些家长们的紧张情绪,能够理解和接受。

其中最让人焦虑不安的是高考了,那是全民突击。

4,我简单说说刚刚经历的高考。

可能是职业病,可能是我自己的高考情结,面对高考,我知道自己无法淡定。

但也知道,焦虑不安只能更加负面影响儿子学习和考试。

在我儿子临读高三的暑假,我决定陪考——我选择减肥。

在我这个年龄,能够维持原状已属不易,何况我是易胖体质。

难度系数和儿子的高考差不多。

我把决定告诉儿子后,就开始自己的行动。也没理会儿子的高三学习怎样,但彼此开始有个心照不宣的比赛。

我发现练瑜伽并不能减肥,于是马上交学费学游泳。

在儿子暑假补课时,我已经学会蛙泳。

从此,基本天天坚持游泳到高考结束。

这陪考的近一年时间,我成功减肥16斤。

每一次在体重秤上,显示下降一个节点数字,我就发信息给儿子。

什么都不多说,儿子自然明白他也得努力,不能输给妈妈。

没有过多的唠叨引起反感。

没有不必要的焦虑不安影响彼此的状态。

我发现把注意力的重心转移到自己的陪考减肥上,对大家都是有益无害,我用行动示范并诠释了“全力以赴”。

身教重于言教。

自然,我收获了美好身材,又避免了焦虑症。

儿子收获了重本心怡的专业。

皆大欢喜。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七色鹿雅


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正确看待考试的心态,总体提倡素质教育的学校也总是强化考试的作用,让学生对于考试产生了极为紧张的心态;昨天朋友圈里都在传播,2020年1月2日,上海闵行一个五年级孩子跳楼自杀,妈妈自责不已哭喊“都是我的错啊”,据说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而且在很不错的学校就读。这就是几乎让孩子和家长崩溃的社会气氛和学校要求导致的,我们总是在奔跑,赛跑,说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切都是为了结果,而结果又是令人紧张和不安的。

我看了以上新闻,学了一个词“鸡娃”,一开始不理解,很多群里的朋友问,你们家孩子鸡吗?我不太懂什么意思,后来一打听才明白,就是你们家孩子是一个打了鸡血的孩子吗?或者说你们家孩子有多鸡血?就是不停学习,辅导,上各种兴趣班,然后还乐此不疲;家长也是紧张的要命,正如题主所言,考前综合症是全家的病了,一到了考试前夕,就非常紧张,每天加强学习,考试的分数就像一根根稻草不断压迫着像沙漠中的骆驼的孩子;这完全是一种心态失衡造成的,误解了学习和考试的意义;我们的学习是提升人的素质,现代社会氛围却让考试变成了人们阶层跃迁的途径,变了味道,变了性质,于是造成了各种拼爹拼资源的情况。

其实,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什么,考试更多的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只能测验出近一段时期以来的学习效果;一次成绩好的考试固然让人舒心值得夸赞,而带来的价值其实要小于一次成绩差的考试,成绩差某种意义上才达到了考试的目的,如果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是满分,那其实这个考试毫无意义;相反,考试不理想,就会找到自己学习的知识中的盲点,从而可以有效的针对这些盲点做突破性学习,查漏补缺,让学习更扎实更深刻更有效。所以,不必特别紧张化考试的结果,要重视但不能无限夸大,用一种平常心态,期待着考试的到来,认真的准备,并合理的应对,才是正确的心态,考前综合症还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调整。特别是家长,绝不能传导给孩子这些不良的心态,会影响其成长,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霍冉开朗


作为家长,当考试来临时,其实和孩子一样,都存在一丝担忧,生怕落后,生怕输在起跑线和终点。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当下中国,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未来社会竞争还是知识能力综合竞争,绝不是一些人倡导的不要给孩子任何压力,将来社会依靠的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能力不放在首位,只要孩子学习快乐就行,不要一味追求分数。

最近网上有一个段子,让我们很受启发: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那么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别人去了,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过了。是呀!人生就是这样,你如果心疼孩子,孩子就不知道进取,社会竞争在那里,一个社会最为底层的人,怎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志向和追求。由着孩子都是性乱来

这些都是考试综合征的来源。家长焦虑正来源于此。弄清症结之所在,那我们在考前做好以下几点,也许能够缓解考前综合征:

一、正确评估孩子的实力。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有多大能力,应该平时就有恰当的了解和评估。是文曲星下凡,就按照文曲星成长道路来培养;反之,就走另一条道路,或许考前就不焦虑。

二、考前找一些其他的事情做,转移注意力。考前可以将平时的主要工作做一些安排,日程安排满满的,当然要安排照顾孩子考试期间的饮食起居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忘却孩子考试的焦虑。

三、考前运动降压。孩子考试前,家长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登山、健身;出一身汗,打一场球,其实打太极拳是能够减压的好办法。

四、在孩子面前少提考试的话,适当给些鼓励,加些心灵鸡汤,也是有用的。不可说类似这样的话:“你要是再考不好,怎么对得起一日三餐”;“你这回考试进入前10名,我奖励你1000元”,这些话是给孩子的“软暴力”,孩子心智不成熟,会承受不住的。

综上所述,缓解压力的方法很多,不一一列举。只要家长保持平常心,就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尝试多种手段和方法来调节,你的就会消除考前综合症。


闲鹤翁


第一,看看搞笑小品或电影。

第二,陪孩子出去散步或购物。

第三,陪孩子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放松心情,加深亲情。

第四,端正心态,把这次考试看作是平时的一次考试。这次考试成绩是孩子本学期学习好坏的证明和总结 ,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的考核。看得太重,会加重自己和孩子的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五,注意自己和孩子的饮食、睡眠,多锻炼,保证自己和孩子身体健康!

第六,开开心心地对待这次考试。因为考完了就放假了,不用接送孩子了,不用早早地起床做早餐了!马上就要过春节了!

感谢大家阅读!谢谢大家关注、评论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