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人: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退休金影响大吗?

珍惜拥有5513


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退休金的多少没有影响。

现从以下两方解答:

一、退休金计算办法。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

2、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3、从2015年10月1日开始,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并轨。

二、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主要因素:退休上年度当地社平工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等。

就上述可以看出,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退休金没有影响。




老聂看人生


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大吗?

退休前6个月的工资,对退休后养老金的影响,对企业人员和机关事业人员来讲,是截然不同的。企业执行的“企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后养老金高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取决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如果缴纳基数高,缴费年限长,账户时而的钱多,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就高,反之就低。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缴费基数影响不大,对账户的养老金数额影响也不大。现在又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你想临时抱佛脚,一次性缴纳养老金,是行不通的。如果像以前一样,某些地区允许一次性补缴,退休前6个月一次性按最高标准缴纳,当然退休后养老金就高得多。现在不允许一次性补缴,退休前6个月能缴多少,影响当然不大。

对于机关事业人员来讲,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个人退休后养老金影响非常大。机关事业人员执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退休当月工资水平。许多地方都有“退居二线”的政策,允许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老领导老职工退居二线,提前晋升工资,提前享受退休时的工资水平。也有的地方,在退休前一半年时间,突击提高人员待遇,以使唤其能领到更多的养老金。比如专业技术人员,本来是中级职称,按名额比例,如果正常情况下,是晋升不了副高职称的,如果距离退休不足一年,有的地方会优先让这些人晋升副高职称,享受副高职称待遇,半年后退休,养老金涨了一千多块钱,副高的名额还空出来,可以供来年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享受。行政领导也一样,比如公务员,本来是一级主任科员,没有名额和资格晋升四级调研员,距离退休不足一年,优先晋升四级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待遇,同样退休后养老金大幅增长,还有许多医保政策优待。

因而对于企业人员来讲,或者是自由职业者,按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享受养老金,退休前6个月工资对个人退休后养老金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或者说影响极小。对于机关事业人员来讲,结果是截然相反的,退休前6个月突击提升职级、职称等级,提高在岗工资待遇,对个人退休后享受的养老金影响极大。


职言管语


我认为,退休前6个月工资提高,对养老金的影响肯定还是明显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假若退前6个月因职务或职称聘任,提高了职务或级别工资,尽管工资提升接近退休时限,这种迟到的工资提升,需要在下年度通过核定本人的缴费工资基数,工资提升对于缴费指数的影响,才会得到切实的反映与体现。

但是,不要忘记现在仍处在退休中人十年过渡期,在此时退休的人员非退休中人莫属。在计算退休中人养老金时,必须进行新、老计发办法相比较,并按保低限高的规定,计算核定退休中人的基本养老金。

由于退休中人在退前6个月内,因职务或职称变动,较多提高了职务与级别工资。这种提高,必对老人计发办法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即会间接通过提高新、老计发办法的比较结果,而直接影响到保低限高的计算结果。因此,退前6个月工资有较大提高,这对于退休中人养老金所得的实际影响与价值,也不容小觑。


刘正民


指望退休前6个月提高社保缴费基数,计划领到较高一点的养老金,无异于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但是,退休前6个月提高缴费基数,对于养老金的影响有多大?退休前6个月提高缴费基数有没有必要性?如果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请跟着超老师一起来探索学习吧!

第一,退休前6个月缴费基数高低对于养老金的影响有多大?

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来看,养老金的高低跟缴费基数没有直接关系,跟平均缴费指数有关。

注:①缴费指数=年度缴费基数/年度社平工资。

②平均缴费指数=历年缴费指数总和/缴费年限。

举例说明:王先生,在北京市2018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2017年月均社平工资为8467元,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为139个月),缴费年限是20年,缴费基数为前19年6个月为历年社平工资的60%(缴费指数为0.6),最后半年选择最高缴费基数300%(缴费指数为3),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0万。若最后半年依然选择社平工资的60%,个人账户储存额约为9万。

则王先生退休首月养老金差别有多大?

最后6个月按社平工资300%的养老金为:

基础养老金=〔8467+8467×(0.6×19.5+3×0.5)÷20〕÷2×1%×20=1405.52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0÷139=719.42元;

同理计算得出,最后6个月依然是社平工资60%的话,基础养老金为1354.72元,养老金相比差50.8元,差幅为3.7%;个人账户养老金为647.48,差额约为72元,差幅约为11%。

退休前半年选择社平工资的300%和60%作为缴费基数,退休当月总的养老金分别是2124.94元和2002.2元,差额为122.74元,差幅为6%。

小结:超老师举例,只是退休前半年选择最大的缴费差60%和300%的差距,退休当月总退休金却只差122.74元涨幅约为【6%】。但是缴费却多了(8467×300%×8%-8467×60%×8%)×6=【9754元】。相当于退休后需要【80个月】才能回本,划不划算就看您怎么看!

第二,影响养老金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据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养老金公式来看,在退休上一年度月均社平工资和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决定养老金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就只有【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啦,也验证了社保遵循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公平公正设计原则。

但是,如果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等因素都是相同的,参保人符合两个退休地条件的话(社保账户属于一般账户,非户籍地的工作地缴纳10年就符合工作地退休条件),【退休上一年度月均社平工资】则会起到养老金高低的决定性作用。

举例说明:刘先生缴费总年限20年,其中10年A城市(工作地),缴费基数为历年社平工资(缴费指数为1),退休上一年度月均社平工资为8000元,个人账户储存额为5万;另外10年在B城市(户籍地),缴费基数也为历年社平工资(缴费指数为1),退休上一年度月均社平工资为4000元,个人账户储存额为3万。

则刘先生如果选择工作地办理退休,退休首月养老金为:

基础养老金=〔8000+(8000x1x10+8000x0.5x10)÷20〕÷2x1%x20=14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30000)÷139=575.54元;

合计:退休当月养老金=1400+575.54=1975.54元。

同理计算出:

刘先生如果选择户籍地办理退休,退休首月养老金为:

基础养老金=〔4000+(4000x1x10+4000x2x10)÷20〕÷2x1%x20=1200元;

合计:退休当月养老金=1200+575.54=1775.54元。

小结: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相同,选择退休上一年度月均社平工资差距一倍的城市,养老金退休首月就差【200元】,差幅约为【11.3%】。

第三,超老师划重点:

1.想要领到高一点的养老金仅靠退休前半年提高缴费基数,就相当于杯水车薪,作用几乎是微乎甚微。与其最后半年提高缴费基数,不如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按照合规的缴费基数缴纳,只要不到退休年龄就一直缴纳,提高整体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才能真正的大幅提高养老金待遇。


2.影响养老金的最主要因素还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但是,如果符合多地退休条件,一定要选择社平工资高的城市办理退休,这样可以多领养老金呢!


欢迎【关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职场的超老师】,一起学习更多职场和社保实操知识。更多【分享】,更多【收获】!

职说社保


退休前6个月提高缴费水平,对退休的养老金其实并不大。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退休前6个月工资上涨,缴费水平提高,对于退休金的影响大吗?

众所周知,养老金的多少,是多缴多得,一般来说,缴费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水平越高,养老金的水平也会相应的越高。

所以,退休前6个月,你的工资提高,缴费水平提高的话,也会相应的影响你的养老金有所上涨,但是由于只有6个月的时间,其实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具体分析一下,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看一下退休前6个月提高缴费水平的话,影响有多大呢?

先来说基础养老金,由于提高6个月的缴费基数,对于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的提高并不大,所以基础养老金的提高也不会太多。

再来看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样如此。假设你之前每月缴费300元,在退休前6个月缴费水平提高到400元,每月多缴费100元,那么这6个月一共多缴费了600元,如果你是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多出600元÷139个月=4.3元。

可见,如果退休前6个月才提高养老金缴费工资和水平的话,对于养老金的增加影响是比较小的,可能少的只增加几块钱,多的情况下可能只增加二三十元左右。

所以,尽量早的提高自己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基数,才会让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有比较大的变化和提升。

其实,现实生活中,企业一般不会在你退休前6个月给你提高工资,并且调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因为你快退休了,没有这个必要。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转发。


思之想之


很多人都想知道影响养老金的因素,如果最后几个月我们的工资变高或者缴费基数变高,会不会对养老金产生很大的影响呢?

退休当年的工资高低,对退休金一点关系都没有。

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没有错,但是养老金的高低是跟有缴费基数有关系的。

缴费基数跟工资没关系吗?缴费基数实际上等于退休上年度用人单位发放给我们的工资总额的月均值。

比如2018年用人单位发发给我们基本工资5万元、奖金2万元、加班费1万元、各种津贴补贴1万元,这样我们工资总额就是9万元,2019年计算出来的社保缴费基数实际上就是9万元÷12=7500元。至于2019年,你是每月发10万或8万的工资,跟当年的缴费基数就没有关系了,能体现在下一年度内。因此如果你退休了的话,就没有用了。当然,不要忘记缴纳个人所得税哦。


退休前缴费基数高低会影响养老金吗?

这是完全正确的。

目前,我们养老保险缴费是非常公平的,每缴纳一个月养老金就会增加一部分。而且当月的缴费基数高低还会影响增加养老金的高低。究竟是如何影响的呢?

我们社保缴费产生的叫做基本养老金,它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这两部分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

(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1.如果我们按照100%的社平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2.如果我们缴费只有半年,那么自然就是1%÷2,结果是0.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了。

3.如果按照3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2%。如果按照60%缴费,可以领取0.8%。

这样说起来非常复杂,举个例子简单一些:

正常是按照60%基数缴费,如果最后6个月按照300%基数缴费,基础养老金会多多少呢?

实际上是(2%-0.8%)÷2,结果是0.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社平工资是6000元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差距是每月36元。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假设是60岁退休。按照300%基数缴费6个月比按照60%基数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会多多少呢?

60%基数是3600元,300%基数是18,000元,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缴费基数的8%。缴费6个月,60%基数缴费会积累个人账户余额1464元,300%基数缴费会增加个人账户余额7320元。

因此,两种基数缴费每月会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10.5元和52.5元,养老金差距是42元每月。

(三)特殊作用影响,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普通养老保险缴费的人群,不会涉及到过渡性养老金了。过渡性养老金一般涉及到1996年前国家没有实施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

由于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是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直接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养老金。这样如果我们退休前提升缴费基数,就会提高实际缴费指数,进而提高过渡性养老金。但是提升也是比较有限的,比如缴费20年,前19年半按照60%基数缴费,最后6个月按照300%基数缴费,平均缴费指数是0.66,比原先的0.6多出0.06。

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有5年,按照山东省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会增加0.3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差不多能每月增加23.4元。

高缴费基数划不划算?

如果我们按照灵活就业人员20%的缴费比例计算提高缴费基数多付出的钱数。按照3600元基数缴费,每月只需要缴纳720元;按照18,000元基础缴费,每月需要缴纳3600元。半年需要多付出17,280元。

如果只计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只会增加78元的养老金待遇,当然以后每年调整养老金的时候,也会有额外的增加,差不多需要220个月的时间才能够领回本金。

当然实际情况更复杂,因为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是全部属于自己的,可以继承。如果是在企业缴费,自己只需要负担个人缴费基数的8%,所以是永不会亏本的。

所以说,退休前突击提升养老金缴费基数并不划算,但是如果你有钱还是应当按照高基数缴费,毕竟这样养老金更高一些,而且会越来越高,这是关系一辈子的。


暖心人社


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退休金影响大妈?影响肯定不大甚至没有什么影响,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养老金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的多少,退休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高低等。退休前6个月工资的高低基本上影响不到缴费基数的高低。现在缴纳养老保险,很多单位都是根据本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来作为单位的缴费基数,个人缴费按照上一年度本人实际工资的平均值来作为缴费基数,这样操作的好处是有利于每月的缴费不会产生变化,每月缴费基数不变化,退休前6个月的工资高低,对缴费基数就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有的地方是规定按照职工上一个月的工资基数来作为缴费基数,如果是这种缴费方式,退休前6个月的工资的高低,就会对缴费基数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的幅度通过四舍五入以后,对养老金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除非退休前6个月的工资变动比较大,比如成倍的变化,那多少还有点影响的。

在养老金的计算中,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从基础养老金来看,是按照当地办理退休时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之和除以2,得出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这里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一个固定值,只要在当地缴费,在当地办理退休,这个数值都是不会变化的,变化的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是根据历年的缴费基数相加后得出的平均值,由于每年的缴费基数不一样,所以平均值是不一样的。如果退休前6个月的工资低相差不大,这一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变化不会很大,如果成倍的变化,那标志着退休这一年的缴费指数相对可能会提高,对养老金会有一点影响。

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如果退休前6个月的工资变化很大,但是单位是根据个人上一年度的本人实际工资的平均值来缴纳的,对于个人账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如果用人单位是按照上个月实际工资来缴纳,每个月的工资不一样,缴费基数也会产生变化,如果变化比较小,对个人账户影响有限;如果退休前6个月的缴费指数变化很大,比如因为提拔等因素,缴费基数从60%变化到了300%,这时个人账户的资金变化也会比较大,这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有一定的增加,但由于时间只有6个月,实质上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

综上所述,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缴费基数或是缴费指数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如果采用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来缴纳养老保险的完全没有影响的,临时不抱佛脚,到退休前几个月再去烧香,产生不了什么效果。


帮兄爱唱歌


影响很小。

首先,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高低,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退休地社平工资的高低; 二是缴费年限; 三是缴费基数; 四是缴费金额; 五是个人账户储存额; 六是退休年龄,以上这些因素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其次,在养老金的计算中,除了缴费基数是根据历年的缴费取平均值来计算的,缴费金额、个人账户储存额等也是平均计算的,缴费年限越长,影响越大。

由此可见,题主退休前6个月工资高低对退休金的影响大吗?答案是: 微乎其微,影响很小。


叶公来帮忙


楼主你好,退休前6个月工资的高低对于退休金的影响大吗?实际上退休前工资的待遇和我们的退休金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说有一个退休金替代率的问题,但是这个替代率它只是一个平均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人他可能跟自己的替代率有很大的一个差别,达不到这样的一个平均水平,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说退休前的工资待遇和我们的退休金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我们退休金的待遇主要还是根据自身的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平均缴费指数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自己拥有一个较多的累计缴费年限,还拥有一个较高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才可以享受到更多养老金的待遇,否则的话自己养老金的待遇相对的会是比较低的,你即便工资待遇很高,但由于你的社保的缴费基数很低,那么实际上最终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也是非常低的。

想要让自己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那么如果你已经快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话,是没有办法来改变了,只有一些年轻人才是有办法来改变的,也就是说自己在参保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中断的缴费年限,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可以保证自己拥有一个最大化的缴费年限,将来才可以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待遇,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参保过程中才可以做到这样的问题。


懂社保


楼主你好,退休前的工资待遇跟我们的退休金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影响,退休金的计算方式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那么这三个条件包括累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的待遇。还有就是你所在城市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那么这三个主体条件才会影响到个人基础养老金的待遇。

除了这个个人基础养老金之外,还有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取决于你的退休年龄来决定,退休年龄越晚的人计发月数越小,相对来说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高,所以说只有这两方面的条件才会影响到自己今后养老金的待遇,对于自身所说的这个工资待遇,尤其是退休前仅仅只有半年的时间的工资待遇,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因为即便你退休前半年提高了自己的缴费基数,那么你的平均缴费基数如果很低的话,实际上自己的退休金也会很低,所以说对自己养老金的待遇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和帮助。那么我们只能够保证自己拥有一个较长的累计缴费年限,还要拥有一个较高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这种情况下才能够给自己将来的养老金待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