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家驹没有上过音乐学院,却能创造出那么多经典的歌曲和吉他solo?

县级市用户


黄家驹他真的非常的热爱音乐,他的音乐是纯粹的,是大爱的,是放眼世界的,他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最终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舞台上。黄家驹以最无忌的方式挥放着他在音乐上的才华与魅力。黄家驹曾说过自己不懂写乐谱,每次作曲都要用录音机录下来。但他热爱音乐的狂热支撑着他去努力、去求变,他始终没有放弃,并且创作出了无数的经典音乐,黄家驹他都是用最简单的和声,最简单的旋律,但这些简单的旋律却能够震撼人心,所以说大繁至简也正是黄家驹最天才的地方,黄家驹这种才华和魅力足以让一些学院派的科班生汗颜不已。

黄家驹的音乐能够让人念念不忘,他的音乐不像其他音乐人,黄家驹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作曲,作词,编曲都精通,更主要的是他演唱更棒,在创作方面他是天才,演唱方面也同样优秀,他的嗓音很独特,演唱技巧也更独特,真的可以说他是全方位音乐人了!

黄家驹是真正的在做音乐,而且他想要把它做到最好,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音乐人太商业化了,黄家驹是为了自己的音乐写歌,所以说音乐就是他的最大的信仰。黄家驹的嗓音唱腔很少用假音,就算是很高的音,他也极少用假音,但是他就是能唱好很难的歌。不用假音唱才能唱出真情实感,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让听他音乐的人从心底感到一种无比震撼的力量!

简单一句话就是从其诸多歌词中可以看出黄家驹是一个真正有"大爱"胸怀的人,他的音乐才华和音乐魅力华语乐坛至今无人能与其比踵!

感谢小伙伴们的阅读,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可以一起分享和讨论~笔芯❤


music晨曦


首先我也是音乐相关工作者,而我也并不是从音乐学院毕业。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1.我的乐理是从小开始学的,知识是一个累积,而大学只是一个成年后几年里的学习过程,没在音乐学院念书不等于无法打好基础。

2.艺术类的专业讲求天赋,刻苦练习很重要,但是天赋更重要(有人就是五音不全或者没有节奏感这是很难后天弥补的,当然我并不带歧视眼光,这是需要音乐爱好者正视的现实问题,切不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3.就我工作范围内的情况来看,我接触到很多所谓艺术名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在校生,给我的感觉是都很心高气傲或者有一些目中无人,自以为高级音乐学院毕业不可一世,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简单的说就是喜欢装比!举个例子,我带过一个伯克利毕业生学做混音,他只是刚毕业并无任何制作经验,却喜欢指手画脚,有一次我让他为另一个学生录音,那位女生只是刚开始比较紧张声音不太稳定,他直接就把人家说哭了。一问之下,他对那位同样是音乐系的女生说,你唱这么烂还学什么音乐?(而他自己也并不是声乐系,唱歌也不是强项)懂了音乐却不会做人,反而无法让人接受。(这个观点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我也认识很多很有能力且谦虚的学生老师,故请勿对号入座)

所以其实我一直觉得,并非一定要音乐学院出身才能做出好音乐。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他都是本身存在的。音乐学院可以让你对音乐知识有一个系统并且少走弯路的学习捷径,但并不拘泥于一定要在音乐学院才能学到。灵感天赋是一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能力,作品达到的冲击力才更直观。


瓦里大魔王


我是一名00后,最早听到Beyond的歌是我爸爸放的《海阔天空》相信大多数人听的第一首歌也是这首,海阔天空唱响了一代人对未来的希望,对现状的不甘,也是那一代港台歌手的风格

至于后来大概是2012年起我开始接触更多的Beyond的歌,但接触得不多,终究也只是那十几首歌,但这十几首歌听了这么多年了也并没有听的厌烦,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海阔天空,最喜欢的就是《情人》,可能你们会说,你tm个小屁孩懂个屁,但不好意思我的确懂,刚开始以为那是一首情歌,琢磨它的每句歌词每个遣词造句,盼望你没有我又再度梦中淌泪......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多少唏嘘的你在人海....

为情人落泪过不止一次,为《情人》也如此,但这首歌写作目的至今仍不清楚,不知是写给家驹女朋友,还是写给歌迷的,但无论如何,这首歌是我的第二最爱。

为什么Beyond的歌传唱至今,而那个年代的歌大多觉得变味,包括我自己也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个原因,比如郑智化的《水手》,从个人角度以及现代审美出发,唱的很烂,大多数时候是在干吼以及摇滚,歌词也写的很烂,但放在当年,绝对是金曲榜。

那么Beyond呢,除标准摇滚套装外,Amani童声合唱,海阔天空钢琴,情人凄婉动听的笛子......还有恰到好处的solo,早班火车末尾,灰色轨迹末尾,不再犹豫中间,喜欢你中间......

那么还有一点就是歌词,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有一句话叫做自古黄词出好歌,但我想说,词做的不好会毁了一首歌,我重庆人不会说粤语,但我能唱好Beyond的歌,而且发音正确,Beyond不仅是80,90后的回忆,更是我一个00后的回忆,至少我现在百听不厌,也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

🇨🇳🇨🇳🇨🇳🇨🇳🇨🇳🇨🇳🇨🇳🇨🇳🇨🇳🇨🇳🇨🇳🇨🇳🇨🇳

这是网友的评论,我将其引用以补充,同时也让大家看到这里仍有很多热爱家驹,热爱Beyond的人!

dick575:“还有,真正写给他自己女朋友的是 喜欢你,真的爱你写给母亲,逝去日子写给父亲,其他就不一一细数了,这些都基本上是较为人所知的几首歌,他几乎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或有感而发写下的,个人的谈情说爱少之又少,在当年情歌横行的时代beyond非情爱的原创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是真正做音乐有理想的能人,可惜的是闯出了名堂之后勇于去日本挑战,还未闯出一番天地就意外倒下,如果不是这个意外我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必定能在日本乐坛占有一席之地,可惜天妒英才”

BeyondBeyondBeyondBeyondBeyond

挂榜岩有魄力的葱兰:“Beyond有非常多的经典,也有非常超前的意识,那时候Beyond就有关注环保的歌☞送给不懂环保的人,目前好像还没有那个歌者呼吁环保,还有人文,中国是农耕文明大国,一首农民,唱尽几千年社会底层的心酸史[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都是值得流传的经典”


JermeyYin


我个人觉得是天赋和努力!!!

我和另外两个朋友高中自学吉他,但其中一个进步神速,后来还走上了音乐的道路,现在已经是我们这里算是有点小名的电台音乐制作人了!!

在音乐创作上主要是靠积累,我有时听回自己以前录的作品,越往后的就比之前的好一点!!!弹多了写多了就会有感觉有体会该怎么弹怎么写更好了!


枫晴万众


有一种叫天赋的属性!只是有些人没有好好开发和充分发挥利用!我堂哥!在好多年前!你只要说一遍一组数子!他就能记住!我堂弟!从小学开始就格外喜欢画画!而且是自学的!在农村啊,在沙土上画!现在是一个画画老师!还有我村的一个光棍!在好多年前好像已经死啦!一生不会识字!却画画的天赋!我只见过一次!一个字牛!我的好兄弟?也有艺术的天赋!他小学毕业!但是他对艺术不感冒!也就没有开发他的天赋!


努力用脑子活着


事实情况是,黄家驹的乐理基础和乐器演奏水平绝对不低于一个正常的学流行音乐/摇滚乐的科班生(甚至在当时的香港超越了不少同行),这是他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刻苦练习,加上大量现场演出积累了许多经验的结果。

不知道题主听过永远等待吗?这Phrygian音阶用的,你敢说他不懂乐理?这是他二十几岁的作品。

总有人会莫名其妙说什么,黄家驹根本不懂乐理也不是科班生,他能写出好听的歌是因为他的天赋什么什么的,但其实事实情况并没有那么鸡汤,天赋固然重要,但在我看来黄家驹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他的努力和坚持。

可以看看黄家驹现场经常弹的那些lick,把五声音阶和和声小调音阶弹的非常有味道,这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就是日积月累练出来的。


咩师兄音乐


个人有音乐细胞,有创作灵感,有些人虽然也能创作出歌曲来,但没有好的灵感,创作出来的歌不适合大众胃口,没有灵感再怎么学也只能创作出一般的曲子。

有没有和我一样喜欢再见理想和亚拉伯专辑里面的歌,这两张专辑听的让人入魔,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是16岁那时候吐槽这是什么歌啊,怪异的音乐,赶紧切歌,过了七八年无意中又听了,太爽了,现在一天不听就痒,跟中毒了似的,现在海阔天空,真的爱你那些歌都不听了,只听这两张专辑里的,建议听一下。

爱与理想成就了黄家驹,未必科班出身就能成就理想,现在有些上音乐学院的孩子,往往就是为了镀金而已,或者不是对音乐由心而发,而是受父母之命去学习音乐专业,但这样很难有造诣。这种野路,半路出家因兴趣而喜欢,思路广阔,天马行空这样才能作出更多的经典,那些科考进去专业学府,思想给条条框框限制,只能死板的按套路走,撑死了也只能到达前辈高度。只要是会吉他,玩乐队弹过家驹的歌,都对冷雨夜,旧日足迹,灰色轨迹那段精彩的SOLO赞不绝口。特别是冷雨夜那段bass,华语歌里Bass的solo第一,无可争议。

第一次听到真的爱你是从一盘旧的盗版光盘里面。那时候在乡下过暑假,信息很闭塞,每天唯一能知道外界消息的只有一台电视,然后就看到了他们几十年前的演出,记得那场家驹唱错词了,他每次唱错词就笑,那场也是很天真地笑了。我觉得也许我是因为小小的错误才突然注意到这个人的,从那天就好好喜欢家驹,我把那首歌录在我不能上网的手机里面,然后一遍遍地听。那时候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正是爱意充沛的年纪,我好喜欢那个唱歌的人,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没有这样喜欢过一个人,那时我还不知他的名字,只是隐约想起是听过一个叫beyond的乐队。当我有机会查到他的消息的时候,我才知道居然这是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乐队,才知道他叫做黄家驹,也才知道他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说实话是很错愕的,在我短暂的生命里我第一次见到一个像彩虹一样的人,但时间错位了,命运也不仁慈。今天,离那一天已经过去了好多年,那个模糊的视频还在我的电脑里,我仍旧那么喜欢家驹先生,这是人生奇妙的相遇吧。

天赋肯定是需要的,而且一定是这样的!没有天赋,玩儿音乐就是个误会,搞音乐的有十几年经历的,我们都知道,只能说,好的音乐真不分科班与非科班,分人!说回来,能玩儿音乐的,写出好听的音乐人,肯定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必须的!本人也曾经被误导以至于相信什么黄贯中是亚洲第一吉他手的梗中,但自己学了吉他后才发现其实根本不是如此。但是黄家驹时期beyond的意义是为华语乐坛的原创音乐留下了精神火种。那个时期的香港乐坛还在流行以谭咏麟等为主打的都市情歌,但beyond几首流传至今的经典诠释了音乐的内在生命力,也就是对生活和美好的思考和歌颂。现在我更多是去分享我自己对黄家驹时期的beyond的理解,而且尝尝会把同时期张学友结合起来说,他们二者当然无法代表当年黄金时期的香港乐坛,但他们的作品是可以提现当时华语音乐的水准的。

有人不认同也非常正常,有许多对beyond得批评也不能说不中肯,但因为beyond的《光辉岁月》曾在我人生低谷时期带给我很不一样的意义,所以我还是更多的选择推崇。喜欢beyond的人应该也不应该是很潮的,当年黄家驹说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的评价,其实仍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现在的大陆娱乐圈。我也对黄家驹的死感到无比遗憾,也有一些幻想。但谁的死不值得可惜呢?除去那些身份,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死亡是正常的,他音乐的质量和他的死毫不相干。我相信黄家驹也不希望他的音乐被这些东西所玷污吧。我不知道发起这个讨论的是beyond的真爱粉还是黑粉,我只知道黄家驹他不需要真爱粉也不在意黑粉,他只需要懂他音乐的知己,对他的死感到惋惜,对他的音乐感到敬佩就够了。至于是不是被过誉了,谁会去在乎呢?真爱粉吗?

多少人在那个年代是听磁带机的,能爱上家驹爱上beyond完全是因为嗓音和旋律。作为闽西客家人方言差异小时候根本听不懂粤语,但不知为什么beyond的音乐就有这种魔力。小时候也没有钱买磁带更没有钱买播放机,也不知道beyond是几个人,不知道黄家驹长什么样,每当二楼邻居播放beyond乐队的歌曲,我们就静静地在楼下听,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就是对beyond 最初的记忆。我眼中的音乐家不是说他一定要有多么优秀的创作能力,多少伟大经典代表作品,音乐家是一种内心述说,而家驹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语言无法表达真情流露。

香港什么都缺,但是不缺唱歌的。那个年代,翻唱几首,包装一下就是。当时搞音乐的只次一家,beyond。回复这段话的时候,真在听林晓培翻唱的《缓慢》(《冷雨夜》)。还是好听得爆。我不懂贝斯,不懂爵士鼓,我就是个听歌的。beyond的歌好听,词写的也大气(香港的苦情歌歌词太腻歪了),还都是自己谱的曲。纵观港台几十年,只有罗大佑,周杰伦等寥寥几人称得上搞音乐的。


历史深度揭秘


科班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付出。黄家驹虽然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但是他因为热爱音乐自己在私底下没少琢磨和学习,真正来说的话,他的乐理知识不比任何一个专业人士差,很多时候出身并不能代表什么。

黄家驹的成功,无疑是天赋和努力的加成。很多人虽然对音乐热爱,但是因为天赋一般,即便耗费了十几年去玩音乐,到头来还是一场空,除了会唱几首歌之外,可能连首好听的原创歌曲都拿不出手。但是黄家驹不一样,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音乐天赋,在二十多岁就创作了数十首经典歌曲,环顾整个华语音乐圈还真没几个人做得到的。

黄家驹的努力其实是可以从他表演的细节上看得到的。在网上看过黄家驹演唱会视频的朋友应该都有感觉,他在表演的时候弹奏得非常有味道,很多小细节都做得很好,这可不是天赋能做到的,这是他日积月累勤加练习的结果。擅长来源于热爱,黄家驹为了自己最爱的音乐,他几乎把自己的青春都倾注在了吉他的联系和音乐的创作中。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科班出身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重要。科班出身当然可以丰富一个歌手本身的乐理知识,但是很多教科书里的条条框框也很容易束缚一个天才音乐人的创作才华,给他们的创作之路造成不少的困扰和障碍。所以我们或许应该庆幸,如果黄家驹真的是科班出身的话,可能创作的作品就不是后来的那个味道了。

可惜的是,如此有才华而不拘一格的天才型音乐人,离开的时候才31岁。这个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也是很多音乐人创作的巅峰期,如果黄家驹没有意外离世,他们后来或许会在日本乐坛声名鹊起,或许会有更多精彩的代表作留给后世,或许我们还有机会听他的一场演唱会。天妒英才,家驹的离去让我现在都难以释怀。实在是太可惜了。

关注头条号“娱乐八卦掌柜”,看更多精彩点评。

娱乐八卦掌柜


兴趣,天赋和努力是伟大成就的基石,这些都具备了,也不一定能成就。现在音乐学院里大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有留过学的都具备这些条件,只能说是基础素质扎实,大部分也就是想混进娱乐圈弄个高收入而以,谈不上什么创新!成就伟大的作品还需要惨淡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坚持,不断的积淀,反思,最后成就综合能力的升华,而现在条种条件的越,谁还愿以让孩子吃苦或自已吃苦呢,也就少了这种积淀。某个国外大神说过,苦难是上帝赐给你最好的礼物,莫不无理。想想司马迁之史记,曹学芹之红楼梦,路遥之平凡的世界,莫不如此。这就和现学文的高材生写不出名著一样!在那一块上学只是经历的一部分,还会受到别人或周围|环境对自已思想的局限。所以说天才、兴趣、勤奋、经历(苦难的)缺一个也不行,这也和钱学森感叹我国近几十年为什么各行业出不了大师一样!


海阔天空159344224


你好,我是新疆独立原创音乐人大头,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没有上过音乐专业,不妨碍一个人对音乐的热爱,而且黄家驹个人非常努力,内心热爱音乐的狂热以及天赋再加上努力,自然能创作出经典的音乐。

再次,至于吉他solo,更是一个人吉他水平,音乐天赋的体现,黄家驹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思考,玲离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所以我们在练琴的时候,需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样音乐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加油!致在音乐路上的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