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如果你懂我,你一定知道這樣做該多好,不愛請不要傷害”這就是鯉魚要和我們說的話。

“知你者為你心憂,不知你者謂你何求”這是我要和大家說的,我今天講的大家一定要用心去聽,沒有第二個人和你講這些,賣餌料的更不會和你講,不用心你永遠釣不好鯉魚,我們主要以鯉魚開口的季節來講,主要講夏秋。本文以野釣為主,主要講野釣環境下如何釣鯉魚,需要問黑坑的請在下面留言。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下面我和大家講第一種情況,也是我們的第一期:醬層環境下直取鯉魚,請你一定要認真看,這一期心和肺都掏給你看。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水底有醬層的環境,醬層的概念很廣,在野釣環境下主要是魚的排洩物太多和水底是泥巴底且常年沒有水的流進流出沖刷水底而造成的一層厚厚的軟軟的淤泥。這種情況下,醬層往往都是堆積在深水的地方,越往淺的地方醬層就會越少,然後直到沒有醬層的淺水地方。我這樣講你就能看出要有三個分層醬層很厚、醬層減少、沒有醬層,那麼有的人會說了,我知道這樣的水域鯉魚不會下去吃餌,只有釣浮和釣行程接口才行,他的說法我不能說他錯了,但是我絕對反對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聽我細說,我已經說了這種情況的水域水底醬層的情況分三種,如果他的說法只在深水醬層多的地方坐釣我絕對沒話說,釣浮和釣行程總比釣底好,因為這麼厚的醬層你釣底,這個醬層是稍大於水的浮力,你餌料比水重,下去魚是絕對找不到餌的,深深的陷入醬層中,所以很多釣友就聯想起來,怪不得我打窩子釣魚,下面一個勁的吐泡泡明明有魚就是沒有魚吃餌,這下明白了?魚找不到餌,即使它想吃也不敢下去吃,醬層會造成嚴重的缺氧,這些水域的魚常年在這個水庫,它已經害怕了缺氧,活命第一,你讓它下去醬層底下“閉著眼”去亂吃一口?那你告訴我它吃的是什麼?是餌還是醬層,還是醬層底下未知的大石頭,直接撞死不用游出來了?所以你看到一直吐泡泡就是魚浮著不敢下去。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釣浮我也不贊同,這個簡直是痴人說夢,先不說家裡有沒有礦,不在乎用多少餌料,也不說野生水庫的鯉魚有沒有上浮吃餌的習慣。你以為釣黑坑?野生水庫有那麼多鯉魚嗎?而且又沒有小魚?這是野釣,用心想想鯉魚是那麼謹慎的魚,一個餌料它不圍著轉個幾圈它敢吃嗎?你釣浮和釣行程,野生水域小魚是什麼情況?相信釣友想想就怕,真的想扔石頭砸死它們,而且不是一條小魚,是一群甚至幾群小魚群毆你餌料,圍的密密麻麻,你別說鯉魚有機會吃了,它看的到餌料就算它贏了。它那麼大個身軀,它跑的贏小魚去搶餌料嗎?是不是被說的體無完膚?所以我根本不贊同你在這樣的深水去這樣坐釣,那些都是些假大師裝清高的詩人給眾生看的,我們是什麼?我們是釣魚人不是詩人也不是賣餌料的,別說我不合群,合群我就不講這些了,實戰和玄學的區別就是不合群,雖然詩人的話好聽但是打臉,醬層少一點的地方相對好一點,但是也不推薦,這裡一帶而過。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那麼這種有醬層的水域如何坐釣?我先來說,醬層很厚和醬層很少這兩個水深都不適合釣鯉魚,白天黑夜都不行,白天這兩個水域水深你釣鯉魚簡直就是白日夢,你要是研究過鯉魚吃餌的動作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我被外行的洗腦了這麼多年,而且醬層會造成缺氧,缺氧就會活性差,活性差就是沒勁,沒心情,白天高溫生不如死,沒心情吃餌。鯉魚吃餌是特別喜歡涮的,就是吃一口基本就會吐一口,你有醬層,它常年在這樣的水域生活,吃一口就得全部吐出來,久而久之,鯉魚形成了涮餌的習慣,吃不到東西還啃一嘴醬層,它再也不會在有醬層的水底吃餌,只是白天在深水的底下避暑,但是它不下底,只能浮著。活著太累這種環境,上不去(水面太熱)下不來(水底缺氧)生不如死。說了這麼多大家也就明白了白天+深水

行不通,行不通,行不通,重要的話說三次。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所以大家猜到了只有晚上,只有晚上,只有晚上,我不重複你不入心,晚上鯉魚會到岸邊來尋找食物,不光是鯉魚,所有的魚都這個習慣,岸邊沒有醬層,它吃的舒服,晚上相對於白天,淺水的溫度下降的快會很涼快,深水保溫性一時半會水溫降不下去,水溫還很燙,而且岸邊的食物相對於深水是很豐盛的,魚類都來到岸邊喘口氣,吃點東西,畢竟白天漂浮著啥也吃不著,餓啊。那麼大家晚上在岸邊坐釣鯉魚要注意什麼?

安靜和用夜光漂不要開燈,不要開燈,不要開燈,重要的話說三次。一定要靜,一定要靜,一定要靜,重要的事我還是要囉嗦,不囉嗦你記不住。岸邊水本來就淺你聲音大和開著燈光照著,它能來嗎?不能啊,它害怕,記住它害怕,鯉魚更是怕,而且鯉魚本來就怕光,你開著燈讓它吃餌什麼意思?給它吃還是不給它吃?矛盾不?你藍光也不行,不多解釋。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那麼晚上用商品餌呢還是真的建議用商品餌呢?有人說用商品餌吧,味道好,聚魚快。好吧我承認味道好聚魚快,但是你釣的沒我多,為什麼?商品餌如果霧化快,我們先不談小魚搶食的問題,我們就看鯉魚的吃餌習慣,鯉魚在吃碎的東西,尤其是很碎的東西的時候是吃一口吐一口,不是它不想吃,它怕吸入太多的沙子和小碎石頭,嘴巴一時分不清這麼多信號,所以只能全部吐出來,這樣來回幾次吞吐餌料就全部散開了,只剩下鉤子和滿臉的殘渣漂浮在水中,當它再想去吃,發現已經找不到剛才的餌,只能嚐嚐味道。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但是有一種情況,就是餌料剛進嘴的瞬間,你抓這瞬間提竿,那麼你能釣到它,這個情況加上人反應需要時間,所以挺難的,需要反應快,基本都是魚鉤鉤住嘴巴一點皮的瞬間,這種情況下,你即使鉤住了它,你也很難拿它上岸,不是魚脫鉤這麼簡單,還很容易造成炸窩,炸窩了魚的身體語言會告訴附近的同類這裡很危險,而且逃跑瞬間分泌的液體也會告訴同類這裡確實危險。所以我比較推薦的方法就是商品餌打窩子,玉米,黃豆或者顆粒餌坐釣,因為商品餌誘魚快,我們用它打窩子強過不霧化的穀物類食物在水底的穿透力,魚很快就會順著擴散的味道過來,用穀物類的餌料守釣,一方面不用來回的提竿子,這就給大魚吃餌創造了相對安靜的吃餌環境,而且野生環境下之所以稱之為大魚,就是它的生存能力,太重的味型餌料它絕對不習慣,有戒心。等大魚吃死口不怕它涮餌,而且大魚吃固態的餌是不會涮餌的,即使涮也是很少的情況,我們這期先不講原因,下期講再講,這就是應對醬層水庫下釣鯉魚的方法,不服你就來辯,只講乾貨,玄學不會,說假話臉紅,眼睛冒火。


實戰篇,沒有第二個人和你這樣講釣鯉魚,絕對的老幹貨,第一期

晚上+淺水+安靜+商品餌窩料+穀物類釣餌,這就是醬層水庫釣鯉魚總結的純乾貨,以上都是解釋和說明,不為人師也不想為人師,只是實在看不下去,我不講真話,誰來第一個講?


下一期我們講其他

水底情況的就餌習慣,因為掏心掏肺的講一期講完需要太長的篇幅,所以我們分期講,我怕大家看吐掉。


我是“漁我同程”,希望我的分析能給你解憂,分享即快樂,有你有我,共同成長,如有不對請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