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名镇”之美称和“小香港”之美誉,是万里长江上游的国家级深水良港,重庆文化教育著名的“三坝”之一(旧名白沙坝)。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白沙是座狭长的城镇,背靠大旗山,沿江而建,依山而上。江边坡地上一排排吊脚楼逶迤江边,吊脚高达20余米,全国罕见。地形地貌与重庆颇为相似,有“小重庆”之称。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在白沙,一边是长江滚滚,日夜向东而去,时间永远也不会为谁停留。一边曾经喧嚣的街道,行走在街上,时间凝固了曾经的繁华。白沙中兴路,很多名人故居、历史遗迹就分布在这条路上。向东,步入东华街和民生街,这两条街与长江平行,全长2.5公里,始建于明代,两边建筑,体现了巴渝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特色。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沿古街慢行,脚步放慢了,时光就仿佛进入明清时代。两侧民居多为穿斗木结构的房屋,高踞危岩,墙基多以条石砌就,棱角早已被时间风化。街上行走的人,步履缓慢,这里的宁静质朴的生活像是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毫无关系。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行走在白沙古镇,一处处历史遗址,见证了白沙百年风云变化的沧桑。从辛亥革命开始,白沙首义成功,到“五四”运动抵制日货,再到成为担当抗日战争时期拱卫重庆的重镇,白沙成为当时中国大后方特定的区域性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抗战大后方文化第一镇。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军政部新兵训练处、国民政府审计部、新运纺织厂旧址(宋庆龄创办)、冯玉祥题刻......一处处历史遗址,折射出古镇浓厚的历史。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据统计,到1942年,白沙镇有大、中、小等各类学校近40所。国立女师附属中学、卞小吾故居、聚奎书院、鹤年堂、郭沫若题词、白屋诗人等这些文化遗址,显示出白沙曾经是一个“文化的重镇”。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特色小吃也非常多,一路上售卖冰糖藕丸、绿豆团、夜露霜、蛋丝酒叫卖声不绝,味道也非常好吃,只怪肚子太小。


老重庆的昔日旧影,江津白沙古镇

当时白沙民间有流传“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的顺口溜,白沙人酿高粱烧酒,肇始于清初,到清末光绪年间盛极一时,全镇有槽房300余家,形成了槽房一条街。驴溪河水历经深谷浅滩,水质清洌,属矿物质含量极少的软水,烧酒槽房多取驴溪水,加上制作工艺考究,烤出的烧酒清澈透明,香醇可口,故尔广受欢迎,至今畅销省内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