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聲“假的!”喊出了真民意

3月5日下午,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市青山區翠園社區開元公館小區考察時,諸多業主直接從窗口向樓下的指導組喊話:“假的,假的!”“形式主義!”媒體報道顯示,居民反映的主要是社區物業假裝讓志願者送菜送肉給業主,實際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一声声“假的!”喊出了真民意

配上了說明性文字的現場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熱傳。

當天下午,中央指導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進一步做好群眾生活保障工作。據當晚《新聞聯播》報道,“孫春蘭立即要求省、市領導深入調查,不迴避矛盾,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堅持務實作風,實事求是、切實解決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段並不悅耳的疾呼,卻是最真實的民意。藉助社交平臺的技術賦能,現場不同角度的短視頻瞬間就得到海量傳播。對國家、社會乃至普通公眾而言,戰疫越到最吃勁的時候,民眾特別是武漢市民的最真實感受就越珍貴、越重要。武漢嫂子的”漢罵”至今言猶在耳,就是同樣的道理。

因為它能傳遞最直接的民眾體驗,因為它能表達最酣暢的基層意見,因為真實,所以震撼。

必須要說,中央指導組乃至湖北省和武漢市領導能夠深入社區聽取民意並立即研究解決問題,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值得送上一個贊。

民眾的聲音能順暢地發出來,並能順利地被及時聽到,決策者更能直接且坦誠地給予回應,一次社交媒體時代的完整、完美的官民互動,藉助技術賦能而效率陡增。當然,這並非技術迭代所必然帶來的結果,一方面需要權力在運行過程中謙卑自覺,一方面也需要權利在表達過程中真實自洽。

一聲聲“假的”,喊出了真民意!讓更多的民意能夠原汁原味地喊出來,傳遞到更大更廣的平臺,公共空間會更加風清氣朗,各項工作也會更加運行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