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的宁夏是什么样子的?

水月長安


我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80后,从小在银川郊区长大,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土坯房,也有少数的“三年红”或者“两面红”,即整栋房子有三面或者两面外墙是有红砖砌成。村前的马路是在90年左右修建的,之前一直是石子路。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打麦场,秋收后,就会在自家麦场上找来邻居帮忙“打场”,打场很辛苦但也很开心,那时候的打麦场是小孩子们的天堂!那时候,我会跟着爸爸经常去城里的批发市场卖菜,那时候家里已经有了好几座温室大棚,各种新鲜蔬菜都有种植。那时候的银川城区很小,东到清河街街(那时候丽景街和清河街之间属于高台村和民乐村),南到长城路,西到唐徕渠,北到金三角。那时候北京路的前身叫银新路,长城路叫南环路,清河街叫东环路,后来有了丽景街,那时候叫东二环。唐徕渠以西那时候还全是良田,老银川人习惯性的称呼那里为“郊区”,公交车报站也是叫“郊区”,现在那里已经没有农田,变成了现在的开发区。那时候过了“郊区”往西走,就会到新城区,也就是现在金凤区的老城区。再往西走,就是各种工厂和大学,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新市区,也就是现在的西夏区。我对西夏区的过去不甚了解。那时候银川最高的建筑我印象当中就是22层的虹桥宾馆了,那时候感觉好高大!老大楼那时候是老银川人最常去的购物商场。中山公园那时候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可以看动物,虽然并没有太多的动物,可还是喜欢去看。记得那时候中山公园的门票是5角钱!再后来是1元,1.5元,2元,再后来就免费了!我小时候听爸爸那一辈是这样说银川的,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意思就是银川很小,动物园也没什么动物。其他的就不说了,打字好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