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上寫12-20K,如果能力完全滿足條件,能否要20K薪資?

有網友問:招聘信息上薪資範圍是12-20K,如果能力完全滿足招聘條件,能否要20K的薪資?

只要你能力OK,別說20K,你就是喊30K也不是不可能!

我做了這些年HR招聘的工作,接觸了不少應聘者是高於薪資上限來談offer的,但我也不會因為對方的薪資期望超出我的範圍了,一概不予考慮。

職場上有句話叫做:特別優秀的可以另談。

我想這對於應聘求職也是一個道理。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說自己的一些觀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招聘信息上寫12-20K,如果能力完全滿足條件,能否要20K薪資?

招聘薪資範圍,不同企業有所差異

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薪酬體系並不健全,很多崗位缺少明確的薪資標準,而且老闆往往也持開方式的態度,只要你HR給我招來優秀的人,薪資高一點也可以談。

而在大一些的企業裡頭,各崗位的薪酬區間相對比較固定,HR很難拿突破公司的薪酬制度,所以即便知道這個候選人不錯,可自己沒有權限也只能無奈放手給競爭對手了。

所以,能不能突破這個薪資範圍上限去談offer,我覺得你也要根據企業具體的薪資體系來考慮。

我覺得既然都去了公司應聘,並且你也是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那就至少試探下這家企業的HR,是否有薪資上浮的概率。

如果你都不敢溝通,那就錯失了談判的機會,不也是一種損失嗎?


招聘信息上寫12-20K,如果能力完全滿足條件,能否要20K薪資?

求職時談薪資,歸根到底取決於你個人的市場價值

求職的時候和企業洽談薪資,無論你期望怎麼樣,企業給的範圍如何,最終還是迴歸到你個人的市場價值水平上來。

比如你目前的經驗、能力,在這個行業裡面試10家企業都只能拿到5000的offer,你去第11家企業應聘,大概率也不會超過5000的薪資。

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如果你個人的市場行情已經可以拿到1萬月薪,即便去你一家範圍只有5000-8000月薪的公司應聘,我相信你提出要1萬月薪他們還是會給你考慮。

再說得直白一些,與其挖空心思在談判的技巧上做文章,不如踏踏實實提升自己的硬實力!

只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強了,你才有和求職企業談判的資本!


招聘信息上寫12-20K,如果能力完全滿足條件,能否要20K薪資?

三、如果真的平臺發展機會大,薪資並不應該成為你唯一考慮的因素

我們有些人,應聘一家公司往往過於看重入職的薪資水平。

比如我以前有個同事,跳槽出去就非要2萬月薪起步,而這個數字實際上已是他上一份工作薪資的兩倍。

所以面試很多地方,確實也拿到了一些offer,可就是沒有一家滿足到他這個期望值。

後來他和我說起自己的困擾:是不是我不夠優秀?

聽了他的描述,我給的建議是:並非你不夠優秀,只是跳次槽直接翻倍的概率並沒有那麼高,雖然你有能力,但對方企業也希望看到你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才更有可能給你2萬的月薪,比如你提到的XX公司就是很不錯的平臺,人家也給你開了1萬5的薪資,為啥不去試試呢?如果你做出成績了,得到升職加薪,也許就不是2萬的水平了,3萬、4萬都可能啊!

聽了我的意見,朋友如茅塞頓開,後來他選擇了一家上市公司平臺,降低要求加入了他們,一年後就加薪到了2萬+,也順利實現了當初的目標。

談offer,不能只看表面薪資,還需要綜合考慮

作為一名HR,我是建議廣大求職者朋友找工作時不要只關注對方告訴你的薪資數字。

隨便舉兩個例子給大家說明:

A公司,給你稅前2萬的月薪,但是公積金沒有,社保按最低基數繳納,其他福利幾乎等於0,年終獎也不高,所以一年實際的收入約等於2萬*12=24萬/年;

B公司,給你稅前1.5萬的月薪,但是公積金每月企業給你繳納1800元,還有社保,平時福利一年1萬,年終獎1-5個月薪資標準(平均3個月),那麼一年的實際收入約等於1.5萬*12+0.18*12+1+1.5*3=26萬/年。

這樣一比較,總的年收入顯然就是B這家公司更高,但是隻看月薪當然A更吸引眼球了。

因此,各位朋友找工作的時候也需要學會算總賬,綜合工資、獎金、福利及其他隱形的工作機會等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