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到底靠谱吗?终于有人讲透真相了


养老金到底靠谱吗?终于有人讲透真相了

直接说结论:除了极少数特别发达人口比较少的国家可以提供高福利的养老让人们安度晚年,大部分人口基数庞大或者经济实力一般的国家,都只能支付基础的养老金,让每个人获得中等水平保障。我国显然属于后者,也就是说,养老金只能保障你退休后的基本生存。

01

社保靠不靠谱 根源是要看国家有没有钱

中国南海端的邻居,文莱,号称世界上最懒的国家。

国土5765平方公里,全部面积只有重庆的四分之一,比广州略小一点。

但文莱人是整个亚洲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买车、买房、经商和个人收入都不纳税;

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全免费,即使去牛津、剑桥深造,学费、食宿、来回机票全都由国家掏钱,甚至还会额外发零用钱。

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以从政府领到一笔养老金。如果老人生病,看病只象征性地收一元钱。如果需要去其他国家看病,政府全额提供医疗费,甚至连病人家属陪护的吃住费用和往返机票也由国家提供。

原因很简单,文莱政府,不差钱。

文莱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2011年的时候,其人均GDP就达到了48333美元,世界第六位。

退休生活,政府全部买单,每个人自然活得任性。

中国人均资源不如文莱丰富,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到2017年全年人均GDP才不过8836美元,肯定享受不到人家的养老和医疗待遇。

但无论国富国穷,养老和医疗都是刚性且花费巨大的开支。

以养老为例,人社部《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只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支出一项就3.79万亿,再加上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支出2396亿,也就是说,仅养老支出一项就占了去年国家GDP的将近5%。

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养老金支出甚至超过了GDP的10%,包括法国、意大利、希腊。

未来20年内将要加入这一俱乐部的国家还有德国、爱尔兰和荷兰。

这意味着:

把苹果卖掉只够中国的老人吃2年,

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美团全部卖掉再够老人吃2年,

第5年卖谁呢?

老人基本不再创造社会财富,是一个国家纯粹的经济负担,养老这一项支出就能压的一个国家喘不过气。看看现在深陷债务泥潭的希腊,2010以来七次降低养老金,家庭陷入困境,社会经济发展停滞。

也就是说,只有整个国家创造巨大的财富,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养老开支。

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养老机制,要想退休后,有保障地渡过余生,根源还必须得国家有钱!

国家有钱,不管是征税、财政补贴、变卖国有资产,都能把缺口补上,

过去中国二十年养老金可以连续20年上涨,就是这个道理。

国家没钱,政府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财富,即便像苏联一样承诺国家大包干,最后还是空头支票。

至于知乎上许多人担心的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收益低,双轨制等问题,是历史遗留和养老金设计缺陷造成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些都是第二位的问题,反而没那么重要。

就拿最具争议的双轨制来说吧,准确的说我朝其实是三轨制:

公务员几乎不用交钱,退休终身领取养老金;

城镇职工交钱多,退休领的钱比公务员少;

农民2014年以后纳入养老,一月领一百块左右。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在互联网上城镇养老人员,疯狂的骂公务员养老金领的多,不公平;

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的农民,领的钱比上述两个群体少了几十倍,却因为政府补贴了自己的养老金,对政府感激涕零。

所以说,这是个一除以三,永远除不尽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这的确很不公平,奶酪分不均谁都会气愤。

但从现实来说,你动了谁的奶酪,谁都给你拼命。

这是个令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

解决的根源还得靠经济发展,现在我国也在逐步三轨并一轨,核心思路是先保证现在每个人的既得利益不受损,然后在未来的增量中压制领的多的公务员,照顾领的少的农民,逐步调节到相对公平的水准。

有钱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02

从过去20年看,中国养老金发放还算靠谱

中国过去二十年是经济空前发展的二十年。下图是中国过去二十年GDP的增长速度示意图,

养老金到底靠谱吗?终于有人讲透真相了


从1998年的8.5195万亿到2017年的82.7121万亿,GDP增长了将近十倍。

得益于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养老金同样也得以翻倍增长。

可以不夸张地说,涨,是过去20年中国养老金的主旋律。

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养老金年年上涨的走势。

养老金到底靠谱吗?终于有人讲透真相了


人社部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每个月只有714元,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大幅度的上调养老金。

2006年养老金上调了23.7%,可见当年的养老金结余是相当给力的。那几年经济太热,GDP增速平均都保持在10%以上,养老金结余太多显然不是好事,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贬值,还不如直接发出去,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能刺激消费。

2007年在06年大幅上调的基础上,竟然又上调了9.1%。

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更是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养老金大幅度调涨历史,每年上调的速度都达到了10%。

十年间,老人们领到的养老金已经从2005年的月均714元上调到2015年的2200元,增长了三倍还多,中国的老年人尽享了国家财富增长的红利。

一个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生活场景是,许多老年人现在靠着养老金就可以衣食无忧的渡过余生:每月领着三四千的工资,小区楼下晒着太阳,打个小牌,相信这画面许多人都不陌生。

相比较二十年前开始存钱养老的同龄人,节衣缩食辛苦存下十来万,购买力早就被通胀吞噬。当年花了工资不小部分买商业年金来养老的,现在每月只能从保险公司领到几百块,吃顿饭都不够,更别谈有保障的渡过余生。投资养老的,被股市,p2p收割了一茬又一茬,不上阳台就很幸运了。

从过去二十年的真实经验来看,养老真说的上靠谱的,差不多也只有社保了。

03

未来中国养老金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巨大挑战

看一下,2015年我国第一次正式公布得社保基金报告,

2014年中国养老金缴费收入是20434亿元,支出是21755亿元,财政补贴了3548亿元。

如果不算政府补贴的话,2014这一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亏空1321亿元。

也就是说,2014年开始,中国养老金开始入不敷出,不算政府补贴

2015年,"亏空"的数字上涨的到了2787亿元;

2016年,这一"亏空"数字破纪录的达到了5086亿元;

2017年,"亏空"数字是4649亿元。

虽然累积账户上因为过去很多年结余还躺着4.3万亿,中短期支付没有问题。可毕竟这都是财政每年强制补贴的结果。

2017年财政补贴养老金8004亿,一年8004个亿的财政补贴是什么概念呢?

养老金到底靠谱吗?终于有人讲透真相了


它意味着:2017年全国财政收入第二大省江苏省的全年财政收入,几乎全被吃进去。

为什么"亏空"会越来越大,财政补贴越来越多?

这背后,其实是全社会为中国的老龄化买单。

关于中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借用知乎大神的几张图让大家感受一下。

养老金到底靠谱吗?终于有人讲透真相了


65岁以上人口从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从7%增长到14%,中国只需要26年,速度比法国快4倍还多,追平了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

养老金到底靠谱吗?终于有人讲透真相了

这个图展示的是我国每100个劳动人口需要供养的65岁以上人口的急剧变化。

2000年100个中国年轻人供养10个65岁的老人,2030年则要供养20个,2050年超过40个。

交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领钱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就是中国养老金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好在,目前账面上还有几万亿的节约,而且中国经济的增速依然比较高,财政也有钱补贴,未来10-20年可以良好运转,没必要担心。

但未来怎么办?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才能有钱不断的补贴养老金缺口,甚至可以把国有资产划拨给养老金。

另外,还可以鼓励生育,学西方低生育率的国家,多生孩子进行税收抵扣的优惠,不生孩子的多交税。国家还可以掏钱给孩子的奶粉,教育,医疗买单,等年轻人愿意生了,一代的时间,参保的人一多,缺口自然就填上了。

还有一种办法是缩减养老金支出和延迟退休年龄。

事实上,这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两个最常见的办法。

像法国,退休年龄已经延迟到62岁,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金也只有工资的80%;冰岛男性的退休年龄已经延缓到了70岁;德国也已经出台措施确定在2029年之前把退休年龄延缓到67岁。提前退休,就只能领部分养老金。

世界范围看,多工作,多交钱,少领钱,养老金才能正常运转。中国未来肯定也会走这条路,没有办法。

但我也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以上措施都只能缓解,不可能根治。

一方面根据经济规律,经济增速会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社会老龄化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解的。

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人们更喜欢关照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自由,"把时间花费在电影院还是孩子的尿布上",问问自己,就不难理解政府有多头痛。

04

我们自己该如何让余生无忧

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基数、人口老龄化等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可能高水平的让每个人安度余生。这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性。

想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养老品质,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在这给几点建议:

1)早做养老规划,年轻的时候多储蓄,备好足够的养老储蓄金。

要想晚年过得好,手里存款不能少。

这个存款可以低风险理财,也可以是商业养老保险,最坏也要是一笔现金储备。

发达国家的商业性质的养老保险早就普遍流行了,我国商保的重心目前还在健康险上,但养老险早晚会发展起来的。

2)将多余的资金配置到可以保值增值的资产

能长期跟上经济发展的资产,在中国主要是房产,过去20年长期收益大约13%左右,高于经济增长的8%。

当然未来房产未必还能有这么高的收益,指数基金是第二种选择,指数基金背后是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大约和经济增速相当,指数基金长期的收益也基本能接近经济增速。

3)尽量到大城市生活定居

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化,导致目前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比城市要打折很多,不管是"社会人"养老,还是"单位人"养老。比如社会人参保的城乡居民最低养老保险,在上海最低可以领到850,农村普遍七八十。

因为政府有补贴,越是大城市,经济越发达,补贴的越多。

4)在恰当的年龄结婚,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一个人走的快",许多人年轻人在结婚和养娃的经济压力之下,选择不婚不育,并且日渐代表一种声音。

别忘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在合适的年龄找个合适的伴侣组建家庭,会让你老年受用颇多。在养老这件事上,家庭力量远比你个人单打独斗要强大。

一起还贷,一起生活,隐秘地提高你的经济能力不说;

更重要的是等你有一天真的老的动不了,还有个人可以和你互做拐杖,互相扶持。

5)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趁年轻多挣钱,养老难,说到底,是因为老了没有收入只能吃年轻时候的存款。

有钱才是解决养老的根本之道,你见过几个富人担心自己老了没人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