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是美酒还是苦药?

近十几年,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快速完成了第二财政收入的原始资本积累。土地财政极大推动了我们只用十几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来钱快,来钱简单,是土地财政的最大吸引力和原动力。


土地财政,是美酒还是苦药?


十几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快速积聚大量财政收入。然而土地就那么多,如果任由这样卖下去,土地总有卖光的时候。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把土地换成大把的财政收入和日新月异的钢筋水泥森林建设,根本就没有考虑下一任政府如何施政,更没有考虑到城市化建设的永续发展,实质是寅吃卯粮、竭泽而渔。

高额的土地出让金,一来可以弥补地方财政收入不足,二来可以偿还政府债务。可以说,基本上是零投入,但回报却是几倍、几十倍。在一些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到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土地财政,是美酒还是苦药?


虽然,土地财政在城市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但是,土地财政也不可避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地价推高房价。据财经网消息,有房地产业内人土坦言,目前房价的70%都来自地价,地价上涨必定会推动房地产开发成本上涨,房地产企业成本上涨,自然而然就会转嫁到购房人身上,最终必定会带来高房价。由此可见,高地价是目前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土地财政,是美酒还是苦药?


第二.高房价造成贫富差距。目前,中国家庭70%的资产是商品房,房价上涨带来的资产增值机会,使富者愈富。尤其是炒房团、炒房客,由于他们持有大量廉价资金,使得他们在普通大众还没有凑齐首付的时候,就已经购买了几套或是多套住房。这些人一边逐年推高房价,一边又赚取了工薪阶层巨额房款。他们变为更富的人,而普通工薪阶层虽坐拥百万、千万纸面财富,但却成为事实上的穷人。


土地财政,是美酒还是苦药?


第三.贫富差距引发社会问题。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引发民众购买力减弱,普通老百姓手里本来就没有多少钱,同时还要承担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必然会导致不敢花钱,没有钱花。过大的贫富差距会不断滋生不满情绪,久而久之则会引发社会心理失衡。随着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加剧,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四.高成本挤压实体经济。近几年,因为房地产市场赚钱快,大量资金不断涌入房地产市场。高房价、高房租和市场上日趋减少、变贵的资金,又推高了实体经济成本。企业家曹德旺在谈到"炒一套房顶得上10年实业"时,就直言不讳地说,只有实业才能兴国,唯有踏踏实实做实事、搞创新、搞科研、做学问,才能强国富民,妄想通过房地产一夜暴富,都是昙花一现。如果放任实体经济空心化,国民经济就会失去实体经济支撑,那么国民经济就会出现泡沫化,呈现出虚假繁荣的景象。

国土面积就那么大,总不能把所有的地都卖光吧,毕竟十四亿人还要吃饭田。难道要把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地也卖了?

忍一忍,或许不会渴死;下定决心搞科研,就不会受制于人。如果为了解渴,明知是一杯药酒还要喝下去,一定会出问题。

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推荐、转发、留言。

土地财政,是美酒还是苦药?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