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次奧特曼劇場版出的時候,騰訊就能當天引進,假面騎士為什麼就不行?

用戶1015604488710904


日本三大特攝有《假面騎士》系列、《超級戰隊》系列和《奧特曼》系列。這三大特攝系列在國內最多人聽說過的是《奧特曼》系列,因為早在90年代《奧特曼》系列就被引進了國內。大部分的八零後和九零後的童年都有被《奧特曼》系列佔領一席之地。甚至那些沒有看過的人對《奧特曼》系列也都有了解個大概。特別是父母一輩也都因為孩子們知道了有這麼一個系列是孩子們所喜歡的。



直到今日,我身邊還有許多人使用“奧特曼”來表達特攝這種類型的劇集和電影(沒錯,就是當我看《假面騎士》系列的時候,別人說我在看奧特曼,有點無奈),他們還不知道“特攝”是什麼,甚至不知道“特攝”這個詞。使用最熟悉的系列的名字來代替特攝這種國內甚少的拍攝手法,就是他們的方式。


其實會出現《假面騎士》系列被當成是奧特曼,最大的原因是《奧特曼》系列在國內非常出名,所以那些碟片商在製作盜版《假面騎士空我》光碟的時候,把名稱改成了《古迦奧特曼》。靠著《奧特曼》系列的名聲,來賣《假面騎士》系列,不得不說,生意人真的是為了掙錢,什麼都做得出來。當時買碟片的人都認為假面騎士就是奧特曼。

在國內,從名氣和人氣來說,《奧特曼》系列遠比《假面騎士》系列要高得多。並且無論是資源還是引進,《奧特曼》系列都是比《假面騎士》系列多並且快。原因還在於兩個系列的製作公司。《奧特曼》系列的製作公司是圓谷株式會社,《假面騎士》系列的製作公司是東映株式會社。



先來說說圓谷,圓谷早在上世紀末就和我國合作了。所以《奧特曼》系列才可以在國內綻放光彩、根深蒂固。然而圓谷因為經營不善、製作成本高等等問題導致面臨破產的境地,後來還出售版權。所以才有和國內、美國、泰國打官司的事情。最搞笑的是國內的藍弧“奧特曼”是真真正正擁有版權的,官司圓谷打輸了。


在國內《奧特曼》系列是最受歡迎的日本特攝系列,但是在日本本地就不一樣了,三大特攝中《奧特曼》系列人氣目前是最低的。也就是說圓谷在日本賺得錢不夠多,自然就不能放過國內這個大市場。所以劇集、劇場版和周邊馬上就同步,能賺一筆是一筆。

再來說說東映,東映比圓谷強大多了。三大特攝中的《假面騎士》系列和《超級戰隊》系列都是東映的。並且國外在《超級戰隊》系列人氣第一,也是唯一從開播來沒有中斷過的特攝系列。緊接著就是《假面騎士》系列了。坐擁了兩大最高人氣的東映,無論從那個方面和圓谷比都略勝一籌。不差錢的東映也一直沒有來國內開發市場。



這幾年《假面騎士》系列漸漸被引進。《假面騎士Zi-O》和《假面騎士Zero-One》算是跟上了同步更新。但是其他劇集和劇場版、特別篇等等相關的都未能同步跟進。畢竟劇場版在電影院同步上映了,也沒有太多人會去看,這個錢不好賺。


但這只是《假面騎士》系列正式進入國內攬粉的開始而已。現在的假面騎士粉遠比當時靠愛好者在網上傳播時的假面騎士粉要多了,以後只會更多。終有一天,假面騎士粉的人數會接近奧特曼粉的人數。那時《假面騎士》系列的劇場版肯定會在國內同步上映。


舒宜昂


我自己來的

首先分析一下,平成時期奧特曼系列是在平成三傑時被上海電影譯製廠引進,然後出現斷層,在歐布時期被新創華引進,可以說奧特曼系列已經在中國市場存活了好久,也經歷過bd同步–>影線同步,到現在也只是能同步普通話版本,而假面騎士僅僅是在時王時期被新創華引進,之前中國大陸並沒有任何引進記錄,這就成了差距,無論是市場方面還是時間方面,假面騎士也要經歷bd同步到影線同步的過程,這需要時間。

另外一點,經濟實力問題,創作奧特曼系列的圓谷,說不好聽的,他就是個小作坊,它急需各個方面的經濟利益,因此,中國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談起來就輕鬆;反觀創作假面騎士的東映東大媽,東映在日本是第二經濟實力的公司,只有東寶能壓他一頭,所以東映做好周邊規劃就尤為重要,他必須在中國市場看到實際利益才能進一步達成合作,這就回到了我一開始說的時間問題。

最後一點,我不知道能不能算做原因,我們都知道,圓谷家族他們經營的只有奧特曼,所以他們能夠全心全意的對奧特曼的周邊市場進行談判;東映那邊,其旗下有數十個大ip,包括龍珠,因此在假面騎士這個ip的用心就遠不如圓谷那樣子,更何況假面騎士有一部分股份在石章森太郎家族手中,換個思路,如果此時引進的是東映原創ip超級戰隊,那麼引進的速度就會快很多。



鹹魚特攝動漫


騰訊當天引進的也是國語配音版的,看的一點感覺也沒有,我寧願等日語原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