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是否真的产生变异物种

一部关于核的电影《切尔诺贝利》又将人们的思维拉回了80年代的乌克兰。

1986年4月26日这一天,乌克兰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巨量辐射物质在一瞬间外泄,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近万人因此而死亡,受辐射影响罹患癌症的人更是不胜枚举,并且由于受污染的地区极为广阔,超过33万人无奈之下远离了自己的家园。

切尔诺贝利是否真的产生变异物种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并引发严重核事故过去25年之后,曾经的禁区已不再是一个“死区”。核事故发生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一个面积巨大的长而宽的地带被危险的核辐射覆盖,数十万人被迫转移,重新安置,很多城镇变成无人区。 在一个面积约合28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人和农作物仍不见踪影,野生动物却开始活跃起来。由于人类的撤离,种类惊人的动物似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一些物种出现基因变异迹象。

切尔诺贝利是否真的产生变异物种


切尔诺贝利巨鼠,传闻1996年春天.美、俄、乌三国派出了一个联合考察团共9名科学家来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废墟上,同行的还有2名乌克兰国家安全部人员,研究1986年那场震惊世界的核原料泄漏事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切尔诺贝利是否真的产生变异物种


自从事故发生后,电站周围1000多平方公里内无人敢入,这个禁区被当地人称之为“核地狱”。9名科学家全副武装,头戴防核辐射头罩,身穿防核辐射衣,手上戴的和脚上穿的是防核辐射手套和靴子。他们乘坐4辆汽车进入核泄露地区,并立即开始工作。当科学家们正在认真地按程序进行探测取样时,蓦地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从附近传来,只见一头像海狸鼠般大小的动物突然窜了出来,后来经仔细研究,原来这是受到核辐射影响而变异的老鼠。

切尔诺贝利是否真的产生变异物种


基因突变的是无方向性的,就是说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也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变化,而几乎所有关于污染引起动物突变的传闻都是描述动物变得很大或者很可怕。

虽然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等级提高到了最高级7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同,但在潜在影响方面,福岛核事故无法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提并论,这场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将给当地生物带来长期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