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都是有益借鉴。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綦江东溪镇永乐村

永乐村位于綦江河、东丁河、福林河畔,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贞观年间,是綦江河古码头之地,川黔古盐道横穿而过,曾经盛极一时。

永乐村山水交映、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保存了为数众多的历史建筑群和文化遗产,除了有瀑布、沟涧、山石这些秀丽景色外,还拥有明清风貌的太平桥、大水巷、小水巷、三合楼巷等建筑群。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地理概况

东溪镇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綦江区南部、贵州大娄山脉北端,与贵州省习水县接壤,是万盛石林、铜鼓滩漂流、南川金佛山、江津四面山等景区的重要中转地。

永乐村位于东溪南部,东与盆石接壤,西与巩固交接,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自然环境资源

东溪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朴实。西汉时就开辟的川黔盐茶古道穿场而过;5000余棵黄葛树枝繁叶茂;明清穿斗结构吊脚楼别具一格;小桥流水人家,美院师生常来写生;曾是电视剧《傻儿师长》、《红色追击令》、《记忆之城》、《无言的山脉》《失孤》等的外景地,为120集大型情景电视剧《乡里人家》拍摄基地。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一村、二碑、二石、三宫、三瀑、四街、五桥、六院、七巷、八庙、九市、十景,让人流连忘返;太平渡口、琵琶古寨、贞节牌坊、摩岩石刻、木刻浮雕令人叹为观止;川剧评书、龙灯舞狮、唢呐字画、秧歌腰鼓使你拍手叫绝。

传统村落:永乐村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此设丹溪县。东溪建镇1300多年,建场2200多年,其历史之悠久、环境之独特、民风之古朴、文化之丰富、技艺之精妙、布局之别致,凸显古镇风貌,素有“渝南第一山水古镇”的美誉,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十大名镇”之一。

东溪也是傣族的发源地,傣族的故乡。太平桥50米处耸立着四块“南平辽”碑,高2.4米,宽1.2米,就是历史的佐证。三国时,诸葛亮派马忠、关平南征,征服蛮夷,即傣族。现太平桥码头留有“关索桥”遗址。

东溪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汉墓群、西南最古老的邮局——麻乡约民信局、“旌表节孝”牌坊等古迹,彰显古镇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永乐村活在千年古码头里的风景这座位于綦江县东溪镇的古老村落,除了有瀑布、沟涧、山石这些秀丽景色外,还有老旧的砖墙瓦房、看不出年龄的吊脚楼以及古朴的青石板。

据说,有人曾经数过,青石板99999块,这是先人特意留下的吉利数字,希望古镇的安定繁荣能长长久久,而走完全程的人,也会得到祝福。

东溪镇永乐村是2000年6月村规模建制调整时,由原来的永乐村、乐园村、琵琶村三村合并而成的。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建筑以明清穿斗结构吊脚楼为主,是綦江河古码头之地,川黔古盐道横穿而过,曾经盛极一时。作为历史上重要的盐道码头,永乐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保存了为数众多的历史建筑群和文化遗产。

村中交错分布有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包括王爷庙、观音阁、抚我孑遗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东溪豆腐干、石工号子、黄荆豆花等。

其中,位于太平桥下的神石石刻是当地唯一无法考究建筑年代的文物,石上刻着盈尺大的“神石”二字,现建筑面积已被淹没,无法具体测量,可见东溪河航运历史之悠久,为其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史料。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特色文化

东溪自古以来是綦江境内第一大镇,民耕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充分展示了东溪不同历史时代的民耕民俗文化。

传统的渝派川剧座唱、腰鼓队、秧歌队、舞龙舞狮等活动常年开展。在市、县文艺调演中,东溪镇参演的舞蹈多次获得一等奖。

中国传统村落之綦江东溪镇永乐村:始建于1300多年前

交通线路

①自驾路线:重庆—茶园立交—南环互通—兰海高速—东溪互通—永乐村

②汽车路线:重庆南坪汽车站——綦江——东溪镇——永乐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