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提到古堡,大多数人会认为是中世纪欧洲的产物,到了山西晋城,却蓦然发现,我们中国也是有古堡的,尤其是山西晋城沁水县,简直算得上古堡之都了!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 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南离皇城相府6公里,西离赵树理故居5公里。这里依山傍水,群峰绕环,苍松翠柏纷植,景色宛若诗画。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有风水学家如是评价:山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蛛,其“水”五龙相会,故名湘峪。

湘峪古堡建成于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历史,在历史上被民间俗称为“ 三都 堂”。 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古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依山傍水,规制宏大,布局精妙,建筑巧夺天工,堪称我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古堡历经岁月洗礼,遗存至今,说明这质量也是杠杠的!明朝末年,乱世离歌,匪患猖獗,富甲一方的山西权贵和晋商成为匪徒剪羊毛的首选目标。于是,为了自保,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达官显贵为避战乱,不惜代价,纷纷回乡修建攻防功能兼备的城堡,质量一流,加上山西干旱少雨,建筑受雨水侵蚀机会少,得以遗存至今,成为古往岁月的见证!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抗日战争期间的著名的地道战和这古堡的藏兵洞有着多么相似之处啊,都凝结着祖先的智慧。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好风水,好人文相得益彰!这个看似偏远却群山环抱的山村,居然孕育了明清进士达9人,举人、秀才不计其数,故有“湘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之说。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在 中国政史上,一家亲兄弟三人同朝为官的少之又少。而据史料记,孙居相曾任南京御史台御史,户部、吏部、兵部左侍郎和户部尚书等职,在任时改陋习,除弊端,惩腐败,倡廉洁,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著有《皇明留台奏疏》36卷和《笔严证集》20卷等书。孙可相曾任七省巡抚、御史都堂。孙鼎相曾任户部侍郎、通议大夫、四部首司、巡抚 广西、 湖南 等地并提督军务,著有《承恩堂遗稿》数卷。孙氏三兄弟的学识、官品和人品受到了世人广泛颂扬和称赞。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里面历史物品让我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城内还建有棋盘四院望景楼、金鸡高楼、双插花院、绣楼、 文昌 阁等建筑,将木、砖、石雕融为一体,收敛成南北建筑艺术和中西风格的 雅典 艺术宅院;古城周围还建有关帝庙、张公庙、岳飞庙、鸿门寺、清心庵等庙院。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城内布局的五纵三横“棋盘”形,寓意“万物根柢”,显示孙氏兄弟“直言正气,终无所慑”的品格。

湘峪古城是山西丰富人文景观的体现。近几年来,湘峪古堡经有关专家考证后,正在投入巨资全力修复和保护这些历史家珍和宝贵遗产。

岁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