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生活中,有些家长在照顾婴儿的时候,时常会抱着婴儿摇晃,照顾孩子难免有极度疲劳或者情绪烦躁的时候,摇晃的幅度常常会比较大。

有些缺德的保姆,在独自照料孩子的时候,时常会出现暴力摇晃婴儿、把婴儿扔到沙发或床上等现象,网络上偶尔也会曝光出这样令人气愤的监控视频。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还有的男同胞,喜欢把婴儿高高抛起,然后用双手再接住。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且不说万一出了意外接不住,这种方式本身对婴儿的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摇晃婴儿综合征。这样逗玩婴儿的危险方式,日常生活中还真的不少。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摇晃婴儿综合征(shaken baby syndrome,SBS)最早由小儿放射科医生Caffey于1972年命名并描述,可见于0~4岁婴幼儿,8月龄以内婴儿最多见。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力气大且不知轻重的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出现危险的婴儿摇晃。

为什么婴幼儿会出现摇晃综合征?

在婴幼儿年龄阶段,头部占整个躯体的比例比成年人大,同时颈部和脊柱旁边的肌肉发育未成熟,肌肉力量不足,在摇晃时对大脑的缓冲保护作用不足。此外,婴儿大脑含水量高、颅骨较软、颈椎不完全骨化、蛛网膜下腔间隙宽大等都是导致婴儿容易在摇晃时出现脑损伤的原因。

剧烈的摇动使大脑组织在头颅内来回晃动,碰撞和撕裂可危及大脑和神经组织、血管,医学上称为“加速-减速损伤”,其结果是造成硬膜下血肿、脑水肿、视网膜病等病理损伤。从下面两张张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摇晃对婴儿大脑的损伤。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然而,这些损伤刚发生的时候都隐藏在头颅内,等到损伤发生后出现症状,由于大脑神经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这时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摇晃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在发病初期,患儿可出现

拒奶、频繁呕吐、嗜睡或易激惹烦躁,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较严重的脑损伤可出现肌张力改变、节律性睁眼、肌强直、癫痫持续状态。最严重时可突然起病,出现昏迷、角弓反张、呼吸困难、末梢发绀、休克等症状。

严重的摇晃婴儿综合征病死率较高,由于严重的大脑神经系统损伤是不可逆的,部分危重患儿抢救存活后仍然留下明显智力障碍、痉挛性四肢瘫痪、严重运动功能不全等后遗症。

因此,如果婴幼儿在被摇晃后出现不吃奶、频繁呕吐、嗜睡乃至肢体抽搐、昏迷等“不对劲”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怎么预防摇晃婴儿综合征?

摇晃婴儿综合征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以下三种抱宝宝的方式都是不对的: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不要前后用力晃动宝宝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不要上下晃动宝宝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不要这样哄孩子了,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致宝宝大脑损伤

颠着晃动也不行


3~6周的婴儿最容易出现被剧烈摇晃,因为喂夜奶等因素这个时期照料宝宝最辛苦,这个阶段的婴儿也容易因为肠绞痛等原因常常出现夜间哭闹,对于照料者而言,这个时候带孩子最累最辛苦,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失控,因此,父母这时一定要控制好情绪,提高警惕。除了自己不做剧烈摇晃的危险动作,还有告诫其他照顾宝宝的家人、保姆也不能做类似的动作,不要跟宝宝做过于剧烈的逗玩游戏。此外,9公斤以下婴儿乘坐汽车时应该乘坐反向安装的儿童安全座椅,最大程度减轻汽车驾驶时剧烈摇晃对宝宝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