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增产不增收,农民种地收益减少的背后,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新大风歌


首先,增产肯定是要增收的!对比往年没有多卖钱那是受粮价的影响,粮价是咱们粮农朋友们无法做主的,能做主的一是提高自身种植技和选种优良品种提高单产,二是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总产量。现在只有职业农民才能挣到种田的钱,喊着不挣钱的都是把种田当成副业的农民工。


小磊飛刀


粮食增产不增收,农民种地收益减少的背后,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在我看来,在国内有获利者,但没有最大的获利者。要说有的话,从长远来看,最终的最大的获利者是亡我中华的敌帝势力。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分析。

第一、粮食增产不增收的原因:

1、粮食生产成本增高: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2)劳动力价格上涨;

2、粮食销售价格比较往年持平或下降或涨价幅度小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上涨因素。

3、如果是实行了土地流转的承包大户,土地出让金过高。

第二、国内粮食生产谁获利了?

1、生产资料生产厂家总不能亏本生产,多少总要赚一点利润。

2、生产资料经销商总不能亏本经营,多少总要一点利润。

3、粮食经销商,他们也是不能亏本经销的,也是要带利经营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的粮食生产有获利者,但没有最大的获利者,亏的是国家和农民。国家亏的是每亩要拿出几百元的粮食生产补贴,粮食生产者农民他是被动生产者也是无可奈何的。

鉴于以上结论,俗话说,打我来,骂我来,亏我不来了。于是,国内耕地只有抛荒。这样一来,谁高兴了,据有关媒体報导,国外粮价偏低,特别是美国贴大本也要供应中国的粮食。那中国的粮食进口商和经销商就可大把大把赚取利润了。那谁糟糕了?一是国家糟糕了,土地资源浪费了,农民都往城市里挤,就业更糟了。二是农民更糟糕了,背井离乡做苦力的人更多了。三是生产资料生产者,农业机械生产者,它们的产品难销售了,有些职工又要下岗了。亡我中华的帝国主义阴谋将要得成了,它们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郑正宗


感谢提问,首先,要搞清楚,增产不增收对比的是谁?国外机械化?国内其他行业?果园?粮食肯定不会高价,因为全国人都要吃饭,如果粮食涨价了其他行业会群起而攻之:粮食都涨价了,饭都吃不起了,我这也不容易,我也涨!带来的是恶性循环。到时候钱币越来越不值钱。

第二,现在正处于工业社会的2.0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回馈大自然),国家花大价钱改善自然环境,每年给农民补贴,培训等。都是让老百姓收入增加,奈何中国人口多,得一步步来,2020年就全部脱贫,国家正在步入正轨。

第三,理解了现实情况,自己就知道该往哪方面做了,不是有100多元的大米吗?还有80多的小米,面粉又分好几个等级,玉米逐步高产,咱们奢求天价不可能,但是不也是价格不低了吗?所以说回到重点,也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种好粮食,高品质,怎么种,具体还要学习食品的“三品一标”,还要学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标准田,搞个精品包装本地特色食品,搞乡村一日游,他们来了不买点?专门挣城里人钱[捂脸],路是自己想的,不能老是想粮食不值钱,换个思路,从别的地方挣钱,才是未来要走的路子!为什么国家喊口号“振兴乡村建设,有志青年回家创业”?国家喊了,你就大胆干就行了!家乡的天很蓝,我真的也想回去[流泪]




PM2点5


粮食增产不增收的原因很简单,1.种子花费农药的涨价2.人工的工资也跟着涨价3.机械秧盘成本的增加4.收储粮食机构为了维持国家稳定,粮价都给控制死了。5.你卖的粮食和开支不成正比所以不挣钱。6.大户都有国家政策补贴和惠农政策。所以说大多种田的没有收益。




散养土鸡土鸭鹅


由于化肥、农药、种子、机械用工等综合成本的不断上涨,粮食虽然年年增产,但是并没有增收,而是呈现年年下降的趋势,如果碰到灾年粮食产量下降,那种地铁定是赔本的。在种地产业链中,不赚钱的只有农民,那么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呢?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供大家参考。

上面已经说过,在整个产业链中不赚钱的只有农民,那么最大的获利者就是化肥厂、农药厂、种子公司、粮食收购商和粮食深加工企业及不种地的城市人。

化肥厂、农药厂、种子公司他们生产产品,无论它们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何涨价,它们生产的产品总会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利润再出售的,它们是不可能赔钱卖的。

粮食收购商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的时候,总会尽量的压低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再高价卖给粮食深加工企业,粮食深加工企业再把粮食加工成各种食品,加上利润卖出去。它们都是不可能赔钱去收和赔钱卖的。

不种地的城里人也是最大的获利者之一,因为它们可以低价买到粮食吃,如果粮食涨价,他们就得付出更多的生活成本。

总之,农民养活了全国化肥厂、农药厂、种子公司、粮食深加工企业及全国所有不种地的人口,他们都获利颇丰,但是不赚钱甚至赔钱的只有农民。农民处在这个利益链的最低层,无论任何产业链,处在最低层的都是获利最少的。


逸风三农


我是农民,开锅铲底来回答,古人说:“万物随粮价”这个规律已被高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经济所打破,农民黑汗流水种田看是增产,最终收入却锅盆见底所剩无几...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出生在土坑头上的孩子,就注定了他种地耕田的命运(考上学校算鲤鱼跃龙门)“贫穷”自小到大是笼罩在头上的阴影!种田靠收成,视粮食为眼珠子的农村盯着颗粒饱满的粮食却卖不上几两碎银,心发寒,心也发凉!日用品所需品的涨价,涨的看着都发毛,日子难过...没办法,才背井离乡去打工,社会出现了一个崭新名词~“农民工”(他们的劳动环境,艰苦程度,以及薪水报酬,有目共睹,)归根到底一句话“没文化”致使大片田野荒芜...

长此下去,若出灾荒,或战争粮荒,外囯低价粮会象西北风一样刮跑!谁是最大获利者?不要问农民啦,让社会学家们站出来,正义发言!谢谢!








王奎浪淘沙


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灭草剂,都是成本。加上浇水,施肥,除草,种植,收入,人工成本。一亩地最少需要一千元的成本。除了经济作物,粮食基本无利润。农民不是傻子,只是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出不去的,年纪大的,有残疾的,他们没有去他经济来源,生活靠什么?除了那几亩地还有啥?粮食是农村农民保证生活的的基本需求。就是不值钱也还得种!



莒事文明办—七彩书韵


农民粮食增产不增收最大获益者应该是没有种地的全国人民。

增产不增收证明农民种出来的粮食不值钱,这个影响关系到几个方面:

1 国家太量进口粮食造成粮食价格低微是其中之一。

2 农民种粮食在质量上没有做到极品,通通一律一个样没特色,比如搞些环保绿色食品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3 地方交通不发达,政策性造成很多地块过小无法实现自动化设备流程,跟不上步骤很多东西在山上运不出来,全靠人工挑或扁担担出来,人工费用占用了很大部分成本之一。

4 没有整体规划.管理跟不上时代。


玉林康哥


农民增产不增收,说明农民头脑简单,门路不对头,想要发财快,土地加买卖 o粮食不值钱,不要卖.进行思考,是养猪,养羊,养鸡,养鸭养鹅,还是进行调产,少种粮,改种水果树,种药材,种花卉,自己选择,

门路对了头,金钱大大的有,如果你光发牢骚,一棵树上吊死,不顶用,金钱到不了你的手,都不卖粮食,城里人吃什么 ?那时候,你看看粮价保证能上去 o还可以少种 粮

食作物,多种菜,也可以多攒钱,多种经营,门路多些,这样不行,那样行,听上我的话,保险不出差,只要能吃苦,好好干,不愁挣 不下

钱,现在就开始,不要等明年o


山区奇石爱好者


农产品价格是和市场供求关系紧密相连的,

分散种植土地的农民无法全面预测即将卖出的农产品价格,虽然粮食价格相对稳定,谷贱伤农

的事情仍是时有发生的,受市场影响,无论粮食价格高低,种子、农药、化肥、地膜包括农机等农资价格相对稳定。

所以,粮食丰产不丰收时,最大的爱益者应是农资经销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