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柏林战役,德国将领建议希特勒突围北方,这是什么计划?

用户95702120192


这个突围计划是由当时的德军城防司令魏德林提出的,当时德军在柏林城外设置的三道防线都已经被苏军突破,柏林城已经被苏军合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魏德林的部队损失惨重,更加严重的是弹药储备已经告罄,最多只能维持两天,摆在德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突围。魏德林开始请求希特勒同意守城部队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可以向苏军投降,遭到希特勒的坚决反对。第二天魏德林便向希特勒提出突围计划,希望元首和剩余军队撤向尚未被占领的德国北部地区继续抵抗,无论如何柏林已无坚守的可能了。



当时希特勒可以选择的突围方向只有两个,向北或者向南,事实上向北突围是唯一可能成功的选择,因为苏军分别在正面和南面投入了一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北面是由正面的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一部分兵力封锁,防御最弱。这主要是由于朱可夫右翼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正在忙于扫清北翼的德军维斯瓦河集团军群残部而导致其没能加入到对柏林的总攻中。正是利用这一机会,魏德林制定了向北突围的计划。


具体的计划是将剩余的3万名德军作战部队分为三个梯队,向柏林的西北方向突围,第一梯队包括第18装甲步兵是和第9伞兵歼击师以及一个战斗群;第二梯队包括两个步兵团和希特勒的卫队,包括希特勒本人和其他政府官员都将编入这个梯队;第三个梯队也算是后卫部队,由一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组成。

最终希特勒拒绝魏德林的地面突围计划,也拒绝了任何从空中撤离的提议,他认为无论撤到哪里都只不过是从一个包围圈里跳入另一个包围圈里而已,他拒绝离开柏林,决定死守柏林。希特勒当时还是比较清醒的,德军的突围行动计划是在4月29日发起,而就在4月28日右翼的苏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已经向德国北部发起了全面的攻势,最终用了两周时间便全部占领了,所以即便希特勒成功的突围出去也极有可能再度被苏军所包围,除非希特勒飞往挪威,在那里抵抗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战略论


1945年3月,德国筹划实力南移,在哈尔茨山脉建设“民族堡垒”,任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舍尔纳为阿尔卑斯要塞司令。统治集团将在柏林不保时前往南方坚持战争。4月6日,在柏林战役即将打响之际,调遣维斯瓦集团军群一半快速兵力加强中央集团军群。(错误的削弱了柏林德军防御力量。)柏林战役期间,纳粹要员都反复劝希特勒逃往南部山区贝希特斯加登继续指挥战斗或开始和平谈判。希特勒起初未明确表态。4月22日得知党卫军第11装甲集团军未按命令反攻后承认战争失败,宣布将留在柏林直至自杀。4月23日斯佩尔最后看望希特勒,赞成他死在柏林。当时驻捷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尚有90万人,E集团军群在南方,西线还有一些部队,希特勒在坚决拒绝戈林、希姆莱、凯特尔、约德尔等人的南迁建议,说明他对局势已经完全绝望。也不认为在新的地方,比如布拉格、贝希特斯加登,能有效抵抗苏军的进攻。他当元首当惯了,不愿意去住农田农舍,也就是不愿打游击。


春醒


二战柏林战役,德国将领建议希特勒突围,是什么计划,内容是什么?

4月21日苏军在全线突破的基础上,柏林巳被苏军团团围住。此次围城战役,在规模庞大的苏军攻城部队面前,希特勒已处于绝对劣势。

是哪位德国将领建议希特勒突围北方?这个德国将领是魏德林,他在德军中服务了34年,1944年晋升为上将,1945年柏林战役中任柏林城防司令。同年5月2日投降,1955年1月17日死于前苏联战犯监狱。

1945年4月28日早晨,魏德林清点他城防部队家当,他的56装甲军还有40辆坦克和強击火炮可以使用,在其指挥下的战斗部队还有3万多人。魏德林和他的参谋长花了一天的时问草拟了柏林战役的突围计划,计划中指出,德军在柏林坚持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弹药即将耗尽,粮食和医疗物质仓库也大都巳落入苏联红军手中。魏德林在计划中打算把部队分成3个梯队突围。第一梯队包括第9伞兵歼击师主力,"爱德尔″战斗群,第18装甲步兵师;第二梯队包括两个团和空投的海军人员,以及希特勒的卫队将参加掩护元首和其它官员在此梯队突围;第三梯队包括"明赫贝格"装甲师和贝伦劳尔将军的战斗群,党卫军"诺尔兰德″第11装甲步兵师,第9 伞兵歼击师的部分兵力。突围部队将沿维尔格尔姆施塔特以南的安德尔~黑尔街向城西北方向冲击,夺取斯潘道南面哈韦尔运河上的桥粱,杀开一条血路冲出苏联红军的包围圈。

魏德林带着突围行动计划去见元首希特勒,可是希特勒拒绝突围,他告诉魏德林,即使突围逃出柏林,也只不过是从一个"大锅″跳到另一个"大锅"。此时的希特勒宁可在他的总理府去迎接他最后的时刻。4月30日希特勒自杀毙命,对于他的死亡方式,至今也没有最终答案。5月2日15时,柏林城防部队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整个柏林战役正式结束。


周明建16


我如果是希特勒,乘早扛白旗,去朱可夫报道,反正是一死,何必死那么多,仍不失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