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尿蛋白患者日常飲食要注意哪些?

崔中鶴


其實,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腎病,應該講有蛋白尿的慢性腎臟病,進食很有講究。需要根據腎臟病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飲食要求。在我們腎臟病專業的學科中,有專門的章節討論慢性腎臟病的飲食治療。

比如,我們需要參考病人24小時尿蛋白總量的情況,需要參考腎功能損害的程度,需要考慮病人的浮腫情況。還要合併考慮有沒有高血壓,以及血鉀、血鈉等電解質改變的問題。

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如果腎功能正常,有大量蛋白尿,比如腎病綜合徵時,往往容易引起低蛋白血癥。這時候的飲食,我們需要高蛋白飲食,以補充從尿裡面丟失的蛋白,當然,主要是白蛋白。

大家都知道,腎臟病往往容易出現水腫的問題。所以,一旦出現水腫,在飲食中就需要限水限鈉。

而水腫又分為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腎炎性水腫往往是因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而導致的水鈉瀦留;腎病性水腫往往是因為低蛋白血癥,引起血漿內滲透壓降低。使血管內的液體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水腫。

所以,腎炎性水腫病人的飲食,以限水限鈉更重要。而腎病性水腫患者的飲食,以適當補充足夠的白蛋白顯得更有好處。

如果腎功能逐漸損害。我們需要根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逐步調整及優化飲食中蛋白的數量和種類。最後,當腎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我們需要注意給予優質低蛋白飲食。

同時,慢性腎臟病往往伴有血脂的異常,血尿酸的異常,需要我們控制脂肪和嘌呤的攝入。當進入慢性腎臟病的中後期,可能會伴有高鉀血癥,這時候,凡是含有高鉀的水果和蔬菜都需要適當的控制。


腎病追蹤


24小時尿檢中出現尿蛋白其實就是腎臟出現病變,因為腎臟是由很多腎細胞組成的,它的濾過原理就好像一些篩子,當腎細胞出現損傷或者壞死那麼腎臟就不能很好的吸收蛋白質所以就出現尿蛋白的原因,所以說有尿蛋白的人要注意檢查清楚是不是飲食造成暫時尿蛋白高還是腎臟出現損傷,然後再進一步治療。

有尿蛋白的人飲食當然重要,第一我們不能吃太多肉,包括豬肉,羊肉,狗肉等紅肉,因為當你大量吃進肉類的話就會產生很多的蛋白質,這樣會加重本來就不好的腎工作壓力,雖然腎臟它不辭辛苦日日夜夜的排毒,吸收,但是長期大量吃肉會對原來有問題的腎加快了它的功能衰退,很快就會到尿毒症階段。

我們除了少吃肉就是要多休息,休息能讓身體功能恢復,有助於腎功能的好轉雖然不能單靠休息可以治癒但是多休息有對治療尿蛋白有很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