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下雨的古詩詞有哪些?

傑米揚367


詩聖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開啟了一年的風調雨順。韓愈形容這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而思念親人的杜牧又是另一種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孤寂的行旅也讓陸放翁深深地嘆到“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夏天的雨讓韓偓驚到:猛風飄電黑雲生,霎霎高林簇雨聲。張檳接到: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轉眼秋至李商隱一句“巴山夜雨漲秋池”。讓人憑添了些愁緒。白居易嘆到:秋雨梧桐葉落時。冬季隨後而至陸放翁低吟了一回“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翻作海濤聲”。四季的雨給了詩人不一樣的心情,也道盡了後人柔腸百轉的遐思!


HUIxinlin


中國的古詩詞太多了,由其和雨有

關的古詩詞,更是多的不計其數,

最是一年春好處的春雨,在古代詩人的眼中筆下如星光閃耀,璀璨奪目。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幾首

和下雨有關的古詩詞吧。

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有關春雨的詩,流傳千古,美

的令人陶醉,且看詩詞的一開始,

便引人入勝,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使人感覺知春的小雨很有

靈性,很知時節的在萬物復甦,草

木蔥蘢的初春夜晚,隨著風兒悄悄

來臨。

還有一首較為熟知的和雨有關的詩詞。

唐.韓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多麼美的詩啊!讀來令人如痴如醉。

初春的小雨用“潤如酥”來形容春

雨的柔和,潤澤,美到極致,草

色遙看近卻無,放眼望去,似有

非有,隱隱約約,遠看是草色是

青綠的色,近看卻無,呈現出一

種奇妙的意境美。最是一年春好

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後面這兩

句更是妙不可言,美麗的景色再

春雨的潤澤下,實為一年中春天

最美的景色。








若蘭清韻168896


雨的世界是安靜的。

雨水帶來了天空的味道。

那潮溼的空氣,透明的雨滴,安靜的氣息,恍惚如夢境。

古往今來,描寫雨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

最美的,當屬春雨,細如牛毛,密如花針。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最爽快的,是夏天的雷陣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秋天的雨偶爾清新,偶爾纏綿悱惻。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我喜歡枕上夜雨,總是悄悄地下著,不影響行人出門。

聽著沙沙的雨聲,躺在乾淨的床上,抱著柔軟的枕頭,翻個身,就香甜的入夢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最寂寞的雨是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悲傷的雨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感傷的雨是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送別的雨,離人的淚。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我覺得趙師秀筆下的的雨最美——

《約客》

“梅子黃時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這首詩清新優美,像初夏的一縷柔風。

立夏之後,天氣一點點地熱起來,太陽更加明亮,雨水充沛,草木蔥蘢。

這時候,梅子漸漸地黃熟了。

雨水滴滴答答落在鱗鱗的瓦瓣上,落到青石板的院落裡,落在芭蕉寬大油綠的葉子上……

天色漸漸昏黃,終於暮色四合,到了晚上。

遠遠地,傳來了一陣陣潮溼的蛙鳴~閣閣,閣閣。



青蛙在長滿青草的小池塘裡蹦跳著大合唱,也有一兩隻調皮的,跳到了碧綠的荷葉上。

那時候,車馬很慢,時光悠長。

詩人約了個朋友來喝茶聊天,可是夜深了,不知道為什麼,他還沒有來。

百無聊賴中,詩人坐在昏暗的油燈下,輕輕地敲著棋子。

不小心,震落了油燈上,結出的一串燈花。

寂靜的夏夜,下著小雨,聽著蛙鳴,嗅著草木花香,耐心地,等一個客人。

最後,那個人來了嗎?


夏途途


總帶給人們

有些喜悅,有些悲傷

有些感慨,有些哀嘆

這些

都是心雨,點點滴滴,落在心頭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生來

哪怕艱辛險阻,萬夫乃莫敵

既然

選擇了遠方

唯有

堅定地笑對風雨

雨,

它很好地詮釋了我們的人生

潤物無聲,微雨溫柔

大雨果敢,暴雨無畏

一種欣賞的美

淡看風華,放慢腳步,打著傘,在雨中漫步

聆聽

那點點落下的雨聲

或許

世間就像那種種細雨,別有一番景象

。。

(春·暮·最美人間四月天·圖片拍攝於廣州·天河·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2019·3·4·15)











嶺南春曉


一般描寫下雨的詩詞,春雨居多。第一首想到的,肯定是杜甫的五律《春夜喜雨》。作詩時,詩人經歷了顛沛流離,已經蜀中初安,住在成都杜甫草堂。詩人還在草堂附近開墾種荒,收拾田地維持生計。農業時代,春耕、春種極賴春雨,剛剛安定下來的杜甫,自然格外關切,於是有了這首清爽暢意的春雨之作。為杜甫生平最著名的快詩之一。

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詩人以擬人化手法寫雨,用語親切,體物精微,一派深情。首聯即點贊好雨,點贊春雨。次聯狀春雨之潤,夜雨之輕,賦其靈性,渾如天成,是千古名句。頸聯從雨夜天色,寫出春雨綿綿的熱情。雲還黑,說明雨會持續,火獨明,既是觀天所需,也勾畫出在春雨中別樣的江上之美。尾聯虛寫,想像第二天春雨過後,滿城都被滋養了的清新世界。其中的“紅溼”、“花重”用字極為精警。所謂借“花”襯“雨”。正如明人譚元春《唐詩歸》所說:“紅溼”字已妙於說雨矣,“重”字尤妙,不溼不重。

全詩緊扣喜雨,切春、切夜,意蘊清幽恬淡,描摹工麗,捕捉出春雨之神。一向視為杜甫代表作之一。

另外,蘇軾在官居杭州時,寫的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也是寫雨名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首二句不僅對仗工整,描寫也十分逼真,“黑雲翻墨”、“白珠跳珠”的形容,對比強烈,極有畫質。

還有古文運動領袖韓愈,他的《初春小雨》,也是常年入選中小學課本的必讀詩詞。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開頭一句,抵得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最後,還上一段朱自清寫雨的現代散文《春》: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詩詞桃花源


古人詩中有雨的句子太多,舉不勝舉,這裡就光例舉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一首吧!它不但詩題是雨,而且共四句詞中卻兩句帶出雨,這種手法寫雨的詩在古詩中是很少見的,但它的主旨不是寫雨,而是寫"寄"。寄,而寄"北"寄的是情,告訴妻子自己很想回家,但因為巴山近期夜雨漲水阻當了我的歸路,但阻斷不了我的思念之情,等以後西窗剪燭共語時再告訴你我當時是多麼的思念你。

象這種以寫雨寄意的新詩目前也有,有的甚至寫"廊下煮雨"的詩句,也不知這樣的用詞用得對不對?

我這裡用新體詩寫首雨供網友參考:

〈雨〉

我所不能忘懷的那場大雨,

並不是因為那場大雨有什麼特別,

而是因為我和你那天在瓜棚裡躲雨時的故事。

(詩一共三句詩,每句中有一個雨字,而且感到並不贅述,切題卻不切意,是否有與〈巴山夜雨〉異曲同工之處?)



有你真好1949634


★1.早春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2. 絕句 (宋) 志南和尚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3. 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4. 雨過山村 (唐) 王建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

★5. 詠雨 .其二 (唐) 李世民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溼行無次,花沾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絃。

★6. 雨不絕 (唐) 杜甫

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颺如絲飛。階前短草泥不亂,院裡長條風乍稀。舞石旋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溼仙衣。眼邊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歸。

★ 7. 細雨 (唐) 李商隱

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當時意,蕭蕭發彩涼。

★ 8. 夜雨 (唐) 白居易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 9. 河傳·秋雨 (五代) 閻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10.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11.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2. 定風波 ·沙湖道中遇雨 (宋)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道中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3. 虞美人·聽雨 (宋)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4. 長相思·雨 (宋) 万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15. 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 16. 水仙子·夜雨 (元)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 17. 一剪梅 (明) 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自由行走的你


描寫雨的詩句很多,我給大家推薦八首詩,我覺得這八首詩將雨寫得淋漓盡致。

春雨如酥滋潤了大地萬物。

第一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京城街道上空絲雨紛紛,一個“酥”字寫出了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寫出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勝過了綠楊滿城的暮春。

第二首: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在成都草堂親自耕種,種菜養花。正趕上這樣一場好雨。降臨在萬物萌發之春,細細密密的春雨,滋潤了大地萬物,使它們煥發生機。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春雨的特點,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

夏雨如激進的樂曲,熱情奔放。

第三首:《夏日雨中寄幕中知己》

唐.齊己

北風吹夏雨,和竹亞南軒。

豆枕欹涼冷,蓮峰入夢魂。

窗多斜迸溼,庭遍瀑流痕。

清興知無限,晴來示一言。

夏天的雨來的急促,窗子多迸溼,庭滿瀑流。

第四首:《飲西湖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水波和陽光一起閃動,晴天的西湖多麼美好,西湖的群山霧氣迷茫,雨中的景緻也很奇妙。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多纏綿多柔情。
第五首:《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漲秋池。

這首詩寫出了親友對詩人的牽掛和思念,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在一起秉燭夜談,(也不僅指妻子)說說巴山夜雨漲秋池的事。

第六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比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全詩如詩如畫。

冬天的雨孤寂荒涼。

第七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裡,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


第八首:《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荊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頭,天氣慢慢地變涼了,枝頭的紅葉漸漸稀少。彎曲的山路上原來沒有下雨,可這濃濃的青松翠柏中煙霧迷濛,水氣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溼了行人的衣裳。


詩詞自媒體


描寫下雨的古詩詞有哪些?

七言絕句 《風雨無情》

天昏地暗烏雲滾,雷電交加雨紛紛,

洪水橫流老林伏,日月無光鬼叫魂。

對不起,我不按題主的題意答題,一時興起便寫了上面一首《風雨無情》的七言詩。

瞬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烏雲滾滾,雷電交加,暴雨傾盆,洪水橫流,樹林倒伏,日月無光,人環變色,狼嚎鬼叫………!好一派人間慘烈的景象。











鄧工280


古詩詞中,描寫下雨的實在太多,小樓分享兩句最為唯美的下雨詩詞——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這兩句詞是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經典名篇《浣溪沙》。全詞如下: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秦觀的這首詞,是描繪一個女子在春陰的清晨裡所生髮的淡淡哀愁和輕輕寂寞。“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兩句,是這首詞中的千古名句,也是這首詞中的靈魂之句。

一,比喻新奇

一般來說,比喻有是以有形之物,喻無形之物,使形象更鮮明。這兩句詞,卻是以無形的“夢”、“愁”,來喻有形的“飛花”。

二、意境唯美

這兩句詞描寫出了一種極為唯美的意境,飛花飄舞,細雨如絲,如夢如幻,又浸染著一種淡淡的哀愁,意境與情緒完美融合。

讀秦觀的這兩句詞,當在暮春時節,天空飄著細雨,雨中有飛花飄落,如夢的飛花,如愁的絲雨,能讓我感受到一種美的藝術享受,人生的閒緒,在這兩句詩中有了最好的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