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盆景如何避免偏枯的出现呢?不同季节该如何护理好雀梅盆景呢?

卢金潮


雀梅盆景的独特韵味征服了无数的盆景爱好,大江南北、不分东西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然而,它的枝条却有个独特的生理特性,那就是各管各,简单点来形容的话,也就是说养分的输送各枝条各自负责,极其容易出现失枝的现象,造成一边旺盛如常,一边出现枯黄,之所以这样,也可它旺盛的萌发力不无关心,容易让人忍不住的就想要修剪,一旦稍不注意,就可能会破坏了它的生理结构,导致原本养分的输送中断,没有了养分的供应,自然是不能正常的生长,好在,前人经验后人之鉴,我总结了一些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现分享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雀梅盆景的枝干奇特,姿态万千,造型更是苍劲古雅,暂不论它还有个“七贤”美称,但是这别致的造型,就让咱喜欢的很有道理,更勿论它可是各盆景展会的常客,作为我国树桩盆景的古老树种之一,之所以经常出现偏枯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

1、外部因素造成桩皮受伤

这个比较常见,多是发生在新桩下山、老桩移植,换盆或者修剪的时候,因为不照顾不周的原因,导致它的表皮受到磕碰,出现受伤,导致雀梅的外皮管束中断,然而,雀梅的生理结构较为特殊,并不像别的树木一般可以从皮层周边产生新的连接从而愈合继续运送养分,对于雀梅来说,一旦出现这种状况,那么,这个枝条就失去了运送水分的能力,出现偏枝就已成定式,因此,知道这个特点,在养护伺弄它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小心移动,不要给它造成伤害,即可避免。

2、生理因素造成的伤害

这就多是因为养护方面的原因了,其中,修剪和蟠扎是两个重要环节,其余的养护也不能忽略,原本生长在野外的雀梅,能根系发达,耐旱耐涝,然而,一旦入盆为景,先不说本身的生长条件就受到了限制,因为有了我们的照顾,它也变得更为娇贵了一些,在正常的中,需悉心的照料,适当给予浇水、光照和肥料,在夏季高温的时候,最好是可以每天两次透水,并经常向枝干喷水,对于容易造成失枝的两个环节,有效的方式是减少次数,建议每年的6-7月之间对雀梅修剪两次即可,修剪以后雀梅容易萌发新芽,需发现后及时的抹除,别待其长成枝条以后再修剪,那样影响造型不说,还不容易愈合,造型的方式尽量避免蟠扎,用截干蓄枝更为适合,还可以让盆景造型更苍劲古朴。

3、病菌原因造成的伤害

雀梅的常见虫害有天牛和红蜘蛛,其中,天牛也是容易造成雀梅失枝的主要原因,它的雌虫在产卵的时候会咬破雀梅的枝干,并将卵虫产在枝干上,初生的天牛幼虫,以啃食枝干为食,造成了雀梅的失枝,如一旦发生这种状况,需根据天牛的排泄物来判断它所在的位置,接下来用敌敌畏200倍液浸沾在棉签上,堵住虫孔杀死幼虫,然后用湿泥密封这个部位,红蜘蛛处理要相对简单一些,用乐果1000倍液喷洒枝干即可。

想要雀梅避免失枝,也离不开细心呵护耐心的养护,在掌握它生理性能的情况下,让日常的养护工作尽可能的迎合它的习性,也能有效的避免偏失枝,让树势生长更加健壮,有了强健的体魄,自然也可以避免一些病害的发生。


农村大曹


雀梅别名别名: 对节刺、雀梅藤,碎米子等,是传统的“盆景七贤”之一(七贤:黄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岭南盆景五大名树之一(五大名树:六月雪、榆树、雀梅、九里香、榕树)。

雀梅生命力顽强,容易存活,株型雄浑苍劲,线条优美,古朴自然,是极佳的观赏盆栽。但有句话叫“雀梅好活难养”对于喜欢岭南盆景的盆友来说,养活是易事,养好则需要一定的经验了!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雀梅的一些养护技巧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甚耐寒。耐旱,耐水湿,耐瘠薄。耐修剪。正因如此雀梅非常好养活

温度:雀梅盆栽不耐寒,冬季室温需保持在5℃以上,并注意通风。温度过低时可套袋保温。夏季温度超过25℃以上需放在通风的环境,避免高温徒长。

土壤:雀梅盆栽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酸性、中性和石灰质土均能适应生长,但最好选用和原生长地接近的土质更有利于生长。

挖桩:想要好盆栽,选桩是首要的,一般找到适合的桩材,很多人都想马上挖回家;如果高手懂得雀梅的习性和养护方式那自然不在话下,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根据不同地域的差异,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时间采挖才是最好的。

南北方挖桩时间参考:南方可建议在大、小寒这个时节采挖,到了惊蛰之后雀梅休眠期结束开始恢复生长(若碰上霜冻的天气,可以等天气好些稍稍回暖再采挖),立秋之后,天气转凉,这个时节气温比较适合植物再次生长,也适合采挖桩材北方天气寒冷回暖会迟些,可能要到五月份左右树木才开始发芽。因此北方可推迟到春分前后采挖。夏季气温较高,若没精心养护,植株易脱水、死亡,因此不建议挖桩。立秋若北方已经进入低温期20℃以下,则不建议挖桩,避免新芽过冬之后长势变慢,变残。

防止回芽:一般情况下雀梅移栽之后不用着急套袋,避免过早回芽。发芽顶多迟缓一些,先长根发育这样可以确保后期营养均衡,植株易活,土表可覆盖一层黑布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生根,定期对树杆喷水就可以了。若喜欢催芽的盆友建议缓步进行,逐步去袋,可以在袋上戳几个洞,发芽后慢慢去袋,让植株有个适应环境的过程。

浇水:雀梅喜水怕涝,教耐旱,因此浇水非常简单,见干见湿的原则,夏季可适当多喷水保持湿润。冬季休眠期少浇水,盆土略干燥都可以。

施肥:新株前半年可不施肥,过早施肥容易导致肥害,反而伤了植株。施肥以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夏季节生长期可2周左右施一次稀释的饼肥液和粪肥液即可,入秋之后慢慢减少施肥频率,冬季休眠不施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