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那些得其他病的病人该怎么办?异地转诊可行吗?

曹猫鱼


没多大影响,因为各地都防疫定点医院,就是定点医院对其它病也是开放的。不过因疫情传播严重,轻一点的病都不上医院(不出家门〉,而重的急的还是会去医院的,需转诊的照常转诊,自然看病的人要少很多。


闲言碎语话多余


在疫情期间,大多数医院,除了单独开放发热门诊,其他常规疾病的门诊也是正常开放的。因此,万不得已要看病的时候,还是要去医院就诊的。不要因此就害怕,有病了就硬抗着不去看病。不过,看归看,但需要掌握下面的注意事项:

1、疫情期间看病的建议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建议少去或不去医院,除非患有必须立即就医的急症、危重症。如果必须就医时,应该就近选择能满足需求的门诊量较少的医疗机构,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现在是特殊时期,在去医院就诊之前,应该选择打电话咨询就诊医院的导诊台,看看是否正常开展你所患疾病的诊疗工作,不要到时候白跑一趟。

去医院就诊,如果去的发热门诊、呼吸科等科室,应该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可能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接触医院的门把手、门帘、医务人员的的物品,可以就地使用医用的手消毒剂消毒。如果没有消毒,记住不能用手接触你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从医院回来后,尽量先洗澡在家人沟通。外套可放置在阳台通风处晾晒。

2、疫情期间异地转诊

如果所患的疾病,当地所有医院没有能力进行救治,而且病情也必将危重的时候,就诊医院可以开个转诊证明,在疫情期间是可以转诊的。但是在转诊之前,务必排除所患疾病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肺炎,也不是疑似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肺炎,也不是密切接触者。否则,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只能在当地救治。

#战疫必胜# #关注新型肺炎#

参考资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集体场所防控100问


【版权申明】本文首发悟空问答,作者已签约第三方维权平台,有专业律师打理版权,任何抄袭我平台文章的,我们将追究您的法律责任。


儿科药师梅贰康


新冠肺炎期间,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就诊

特殊时期,大家应该减少去医院的次数,道理大家都懂。作为心脏科的医生,我来跟大家说说,出现什么样的症状,需要警惕心脏病急性发作,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呢?

  • 第一种症状:持续胸痛

胸痛的感觉类似压榨感、闷压感、烧灼样感,位于心脏区域、或者胸骨之后,大面积范围的疼痛。

而疼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如果超过15分钟不缓解,且伴有大汗淋漓,甚至濒死样感时,就需要警惕急性心梗的发作。此时,不必多想,一定要立即就诊,如果症状严重,需及时拨打120求助。

另外,还要注意一种剧烈的撕裂样胸痛,它可放射到后背部,一但发作,痛感即达顶峰,此时别忘了监测双上臂的血压,如果高压差超过20mmhg,需警惕主动脉夹层,也要立即就诊。


当然,大家也不必要恐慌,如果您是如下症状的胸痛,多数不是急症

1.疼痛部位只限于一点,按压此处疼痛加剧。

2.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样。

3.与活动无关,且发作时可自由活动,甚至活动后症状减轻。

4.症状描述不清,忙碌时能忘却不适,休息时不适再次出现。

5.频繁咳嗽后出现症状,咳嗽时疼痛,疼痛非持续性。


  • 第二种症状:腹痛

导致腹痛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疾病,比如胃溃疡、急性胃肠炎、胆囊炎等。但是,这也可能是急性心梗的表现。

所以,如具备如下症状,就需要注意了:

1.疼痛常位于上腹部,可伴胸闷、胸痛、心慌,或有恶心、呕吐。

2.与饮食无直接关系,活动后腹痛加重,且伴有大汗。

3.心跳明显减慢,并伴有头晕、黑朦、甚至晕厥。

4.疼痛局部没有压痛。

5.血压明显下降,甚至高压低于90mmhg。


  • 第三种症状:气短

气短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在心脏病方面,最常见的病因是心力衰竭。

如果出现如下表现,需要警惕并建议及时就诊:

1.气短伴有明显乏力,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在休息时气短发作。

2.气短伴有明显且快速进展的下肢浮肿(不包括单一出现的颜面浮肿)。

3.被迫坐位休息,平卧后气短明显加重。

4.感冒后气短加重,伴有心跳增快,血压明显升高或降低。

5.气短同时,伴有明显的持续性胸痛。


以上三种情况是心脏病急症的常见表现,出现后不要惊慌,放平心态,平稳情绪,立即就诊即可。

至于异地转诊,应视患者病情状况及当地医疗条件酌情考虑,但转运过程需由专业医护人员陪同,若患者病情不稳定,在转移过程中易发生不良事件,另外特殊时期,转运过程也需考虑感染风险,所以,异地转诊需当地医生评估而定。



惠大夫在江湖


疫情期间,对于其他患者应该怎样安排?是不是异地转诊可行呢?

疫情的突然袭来,给全国,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基本上都有限制。

疫情期间那些得其他病的病人,怎样被安排应该是根据本地区疫情的发展来看的,如果说本地区疫情不严重的话,政府会让本地医院继续普通门诊的接待。

换句话说,如果本地区疫情严重,医院只能有疫情接待门诊,因为这个时候再继续接待普通病人,会加大本地区疫情的严重性,医院本就是个环境敏感的地方,特殊期间,能不去尽量不要去,去了也不会有医生来给普通病人看病的。

说到异地转诊这个更不可行,像这种传播性极强的病毒,要尽量避免人多的地方。谁也不知道谁有没有,说不定病人身上就带有这样的病毒,或者说去异地看病不知道啥时候呗感染上了,再带回本地区来,造成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记忆深处的黑段


关于异地转诊这个情况,有以下几个问题尚需解决:

首先,在当前情况下,异地转诊很可能会出现无序状态,因为一旦异地转诊时缺乏有效引导,可能就会出现“有病乱投医”的现象,像这样盲目性的转诊,再加上没有统一的调度组织,很容易会出现一些病人要求转诊到大医院、知名医院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料的浪费,还会加重看病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经济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为异地转诊可能会出现异地医保结算手续繁琐,而且由于各地区的医保报销比例及目录库存在差异,导致异地转诊接收医疗机构难以进行医保政策管理,使得异地转诊患者在异地接诊医疗机构被视同自费患者,这样一来,不仅为患者本人和家庭增加了不必要的额外经济负担,也对地方医疗保障带来一些问题。

 

更重要的是,各地区、各级医院之间缺乏转诊协同机制,尤其是对于患者在转诊过程中介于转出和转入之间出现的这段时间,缺乏有效的医疗照护,是危重患者在转诊过程中面临的高危问题。


晓雨说事儿


第一国家安排了定点医院转接发热病人!

第二有病肯定要治病看自身情款是不是真的非去医院不可了!

第三当地如果疫情爆发严重医院没有床位!

自己又情况紧急可联系自己的主治大夫!根据医生指导下转诊!

第三出门戴口罩!不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去人群密集处走动!少说话!不添乱!不造谣!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就是你对疫情的最大支持!



China超级奶爸


对于可疑患者,我们医院设置了隔离病房专门收治,普通病人门诊是照常接诊的,只是非急诊手术延后择期进行,急诊手术照样开展。

控制疫情也是为了百姓的健康,医疗本身也是为百姓的健康服务,两者本不冲突。考虑到最新的气溶胶传播观点,毕竟医院出现病患的概率大一些,非急性病人不建议到医院来。

与其它行业的网络办公一样,现在不少医院也开设了互联网医院,也有专门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比如卫健委的微医,还有快问互联网医院等,健康咨询大部分都有医生可以解答,还都是正规的医生。我这段时间也在这些平台参与义诊,帮助居家患者解答健康问题。

需要转诊患者,首诊医院会帮助联系或提供指引的,建议听从整体医疗安排即可。我所知广州这边卫健委就考虑很周全,大家尽可放心。

#把健康带回家#



现代国医包医生


病毒虽小,却更容易随人员走动。只要携带病毒的人,都可以感染周边的人和物。

所以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口罩的好处是减少病毒的入侵。使人不容易得病,如果有轻微的感冒,又及时买药。

感冒好了,人的免疫力就会提高。那样也不会被病毒侵入。最好是能待在家里不动最好。还要记得适当的做些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记得要多喝开水,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向外界求助。各大平台都可以求助-头条-新浪-百度等等。

室内外记的通风,空气温度(25度)不达标时不要出门,勤洗手,外出也可以带手套。

最后祝大家2020年好运常开,记的关注转发。


龙范军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政策都是门诊政策,住院暂缓,急诊不变。

因此,如果是慢性内科疾病,仍然可以前往门诊常规开药,而且以北京医保为例,已经将医保患者每次可开药剂量由2周用量延长到60天用量,目的就是在保证慢性病患者用药的前提下,减少非必要来医院这类公共场所的次数。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以外科为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就暂缓收入院,因为本身择期手术就无所谓哪天住院治疗,等疫情度过之后再行住院也可以。

对于急诊患者,当然依然不会松懈,毕竟急诊室危及生命的大事,该如何处理,还是如何处理。


布克医生


现在都隔离,估计不会提倡转诊。武汉的想出来是不太现实,其他地区的医疗资源也被征用转诊到哪可能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现在都在自保。但建议针对危重症还是要建立更有效诊疗流程,必要时开绿灯,其他的病也耽搁不起呀。非常时期,得什么都别得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