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渡口市“萬米招待所”嗎│進入渡口市最早的建築單位

1964年6月,國家計委副主任程子華率領10多個部委和雲貴川三省負責人以及有關專家成立的調查組到渡口,對鋼鐵基地建設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後就下達了先期修建“萬米招待所”(總建築面積上萬平方米用於招待所的多棟房屋)的施工任務。

聽說過渡口市“萬米招待所”嗎│進入渡口市最早的建築單位

當時接到該任務的建工部雲南總公司迅速採取行動,派出其下屬第一工程處首批40人組成的先遣隊,於1964年國慶節清晨離開昆明,馬不停蹄奔向攀枝花進發。10月8日,先遣隊到達渡口,後續隊伍也陸續進場。1964年10月底,雲南總公司共736人來渡口市,在如今渡口橋南的山坡上組建了“一一〇工地”,成為進入攀枝花市最早的建築單位。

他們所承擔的攀枝花建設總指揮部招待所建設,也是本市的首批樓房的建設。

他們當時從仁和步行到大渡口,一放下包袱就投入施工,用7個晝夜就建成了柴油發電站,解決當時照明問題,總共用5個月時間建成了建築面積12793平方米的攀枝花建設總指揮招待所和一批簡易住房。

聽說過渡口市“萬米招待所”嗎│進入渡口市最早的建築單位

剛到此地的工地真的是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荊棘叢生、野獸出沒,生產和生活條件都極其艱苦。

當時幹部和工人團結一心,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志。1964年底,工地運來一批帳篷,幹部們讓工人們住帳篷,自己睡露天。不久蓋起了一批草房,仍是工人們先住,幹部們就睡帳篷。後來運來了一批床板,幹部們還要讓,工人們堅決不答應,最後乾脆用於臨時電站支模板。

當時施工條件極差,但難不倒建設者們。施工用原木沒有機械加工,就用土法手工改料;打基礎沒有碎石,就到金沙江邊去撿;沒有砂漿拌和工具,就用床板釘起來做檯盤;沒有毛石開石工具,就用撬棍、木棒撬;沒有施工用水就用臉盆、桶去金沙江打水。

1965年春節前後蓋起了一批臨時工棚,只有頂沒有牆,四處無遮擋,工人們就用衣服把頭包起來睡覺,洗澡就只去金沙江。

就是在這樣無法想象的條件下,全部工程於1965年完工。

聽說過渡口市“萬米招待所”嗎│進入渡口市最早的建築單位

工程建成的16棟房屋,是以青磚為柱,黃土為牆,一樓一底的樓群,地址就在如今東區大渡口。這是攀枝花建設最早、當時唯一高標準的建築,其中第13棟為攀枝花建設初期中共渡口市委、渡口建設總指揮部、市人民委員會的辦公、會議和招待所,還曾經多次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如今的13棟舊址已開闢成為攀枝花開發建設紀念館。

建工部雲南總公司一處,組建一一〇工地後改為雲南總公司渡口工程處,建工部第三工程局成立後改為建工部第三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代號渡口市10號信箱附1號,也就是後來的渡口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再後來為攀枝花市通力建築(集團)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