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美女道士的“荤段子”令人绝倒,结局凄惨,被乱棍打死

道观庵堂原本是修行养性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道姑大多都道貌岸然、面无表情,满脸一本正经的样子。然而,如果追溯到远古的唐代,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而学术界却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发展到唐代,不但平民百姓十分热衷道教,甚至连皇帝也对道教无尚尊崇。因此,许多人纷纷进入道教,就连女子们也不甘寂寞,尤其是那些平时里被关在深宅大院里的公主们,也争先恐后地赶时髦去做道姑。

唐朝美女道士的“荤段子”令人绝倒,结局凄惨,被乱棍打死

这道教究竟有什么魔力,会让这些女子们抛离家庭而入呢?据说,唐朝是个最开放的时代,开放程度连现代人也望尘莫及,由于受开放的社会风气影响,就连清静的修行之地也同样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这就使的许多受家庭约束,老公管制的女子们纷纷进住道观,名誉是去修行养性,其实是给自己找到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她们可以在道观里随心所欲地与云游到此的文人骚客们,自由浪漫地交游聚谈,无拘无束地饮酒对词。李冶就是这些不甘寂寞的女子中的其中之一,而且由于她性格豪放,才情并茂,成为当时众多女道姑中的佼佼者。

唐代诗人孟郊《教坊歌儿》中“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的描述,是对唐代诗风盛行的真实写照。在那个群贤荟萃、才子如云的时代,有三个才女不让须眉,她们化情怀于浪漫,融忧伤于诗句,引得无数诗坛纯爷儿竞折腰。作为唐代女性诗人的代表,她们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流传千古的佳作而顺利跻身《唐才子传》,成为名不虚传的诗坛超女。而李冶即是其中耀眼的美女金花之一。

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而这也不幸被他父亲言中(原文: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唐朝美女道士的“荤段子”令人绝倒,结局凄惨,被乱棍打死

李冶,字季兰,也有说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即道姑)诗人。天宝年间,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她赴京入宫,当时,李冶已进入暮年,正栖身于著名的花都广陵,本不想抛头露面,安度晚年,怎奈圣命难违,接旨后,李冶只得应命北上,进入深宫,这也使的她最后未能善终。公元784年,因与朱泚之乱有牵连,被乱棍打死。

天赋才华的李冶出家为女道士后,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甚多,受益颇丰。她神情潇洒,生性浪漫,爱作雅谑,精通格律,善于弹琴,是唐中期男子们仰慕的心中偶像。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和皎然均与她意甚相得,无话不说。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关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百年的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李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八至》和《明月夜留别》。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注:本诗曾在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第六十集第三十七分钟被引用。 )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唐朝美女道士的“荤段子”令人绝倒,结局凄惨,被乱棍打死

李冶豪放浪漫,做事我行我素,给后人留下许多精彩的故事,特别是她在酒宴上戏弄刘长卿的黄段子,更是让后人津津乐道。

据《唐才子传》中记载,有一次宴会上,李冶抓住刘长卿有疝气病这一特点,大讲荤段子:“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下。’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

这个故事讲的是李冶与诸位名士在开元寺聚会,诗人刘长卿也在座。李冶知道刘长卿患有疝气,便借用陶渊明的诗句“山气(疝气)日夕下”来笑话刘长卿,而刘长卿回答的更加唯妙,让众名士开怀大笑。拿男人的阴·囊开涮,就是今日之女性也没有几个敢作为,可见李冶的性格有多么的豪放,难怪刘长卿后来称她为“女中诗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