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木雕选取的题材,无论是动物、花木还是人物的图样,既能满足用者的审美意念,又能满足观者的思想升华,让人一看就能身临其境,甚至迷恋和沉醉于图像造型所营造的浓烈文化氛围中。

雕花世界——木雕纹饰与造型

(一)吉祥核心的动物图像造型

威猛狮、神奇龙、神灵凤、财福鹿等动物造型,无不吉祥讨彩。其中蝉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纹样,有多层喻意:

其一,蝉又名“知了”,有含知足常乐的意思;其二,蝉的寓意是君子,因为在古人的眼中,蝉是只饮露水的,比喻为人清正;其三,静心,蝉与佛家的禅同音;其四,蝉谐音于“缠”,情侣佩戴,寓意爰情缠绵久长,在腰间佩戴蝉寓意腰缠万贯,蝉附于荔枝之上,蝉“鸣”等同于“名”,意为“名利双收”。

于是乎,蝉成为了收藏或随身佩戴的吉祥之物,深受古人甚至现代人们所喜爱,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民国时期黄杨木雕枝叶蝉

(二)寄情主题的花木图像造型

花木图像造型,既能讨人喜爱,又能寄托美好情感。梅兰竹菊松,凌风傲骨的梅花,艳而不妖,象征默默无闻而又勇敢无畏;俊雅清高的兰花,悬崖独操,绝壁孤芳,象征君子立身洁身自好的品格;正直凛然的竹子,潇洒飘逸,坚韧挺拔,象征虚怀若谷而又高风亮节的气节;傲霜怒放的菊花,花团锦簇,香沁心脾,象征素雅坚贞而不畏权势的美德。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木雕髹金牡丹如意

(三)千古崇拜的人物图像造型

木雕人物图像造型题材多样,既有神话人物、历史名人、才子佳人,又有家喻户晓的戏剧角色和体现民情民俗的“下里巴人”,而且主题内涵丰富,都是民众所称道、所供奉、所敬重的具有人格力量的正面人物。选取神话人物有福禄寿三星、刘海戏金蟾等;历史人物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曹操煮酒论英雄等。或雕刻单人,或雕刻群英,人们对自己所喜爱、所崇敬的人物形象进行雕刻,是用刻刀雕出自己的理想、情操和希望。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黄杨木雕福禄寿摆件

儿时记忆——捉迷藏

捉迷藏也称“藏朦”,是我国传统游戏。它以巾裹目,互相捉摸;也有一人裹目,在划定区域内捉摸他人的。捉迷藏有着极为古远的历史,但是文字记述到了唐代才出现。唐元稹《杂忆》诗之三:“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司马光砸缸”的传说,也与捉迷藏有关,相传宋代的司马光童年时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一儿童不慎掉水缸里,司马光急中生智,用石头把缸打破,救出了这个儿童。

这件木雕挂件,表现的就是捉迷藏的画面,左侧一儿童蒙眼,为捉人者,右侧一儿童藏于假山之后,一人藏于门亭之下,动作形态栩栩如生,甚是欢娱。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紫檀木捉迷藏图木雕挂件

成器之道——雕刻技艺鉴析

(一)浮雕

浮雕,指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在平面材料上,表现立体层次的一种雕刻技法,在造型上有明显的前后层次关系和半立体效果。浮雕作为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造型方式,又有浅浮雕和高浮雕之分。浅浮雕属于阳纹雕刻,介于高浮雕和薄地阳纹雕刻之间,且具有流畅的线条及清淡、雅静的艺术效果。高浮雕是介于镂雕和浅浮雕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空间感,能表现多层次的题材。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明浮雕松枝沉香盂

(二)镂雕

镂雕是透雕的进一步发展,它吸收圆雕、浮雕、阴刻和绘画的优点,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在形式上又可分为“立体镂雕”和“平面镂雕”。平面镂雕是一般的镂雕,供一面或正背两面观赏。因此,作品有一定的厚度,刻画的形象层层叠叠,交错穿插。立体镂雕,是在圆雕基础上的多维空间表现手法。它在艺术形式上,则以镂空刻画取胜,力求结构巧妙,造型生动。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黄杨木雕芭蕉摆件

(三)圆雕

圆雕属于立体雕刻。其作品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四周观赏的,完全立体的一种艺术品。这样的作品,随着观看点的不同而改变形态,而且每一个角度都具有完美的立体感。传统的雕刻工艺中,人物和一些动植物的艺术形象,往往都采用此法。圆雕的构思有两种:一是“因势造型”,即根据木材的形状,进行主题和人物(动植物)动态的安排。另一种情况是先有构思、构图,然后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木材。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乾隆樱木雕人物山子

(四)微雕

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中:“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微雕,在中国传统竹木牙雕中,是一种很独特的工艺。它在面积仅米粒、指甲般大小,体积犹如果核一样的材料上,雕刻出由人物、禽鸟花卉形象组成的画面,或书法艺术。微雕的雕刻,不能光凭肉眼,操刀是主要依赖于手指的感觉,所以,又称微雕为“神意雕刻”。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乾隆甲子年木雕子孙万代核桃

木中青云——前程锦绣

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产物,是随着冠制的改革而诞生的。翎管多为圆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烟嘴,翎子就由此插入。翎管的材质有翡翠、白玉、碧玺、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铜等。

在清代,顶子、翎管加上羽翎,便是此人全部身份地位的标志了。“荣膺三眼”即赏戴三眼花翎,清朝200余年,仅有7人获此殊荣,此翎筒雕刻精美,虽不知此物何人所有,但其必是达官显贵之人。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同治“荣膺三眼”雕花翎筒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不同级别的官员,佩戴的朝珠材质也有区别。朝珠盒是当时用来摆放朝珠的器物。将朝珠放进环形朝珠盒,不会造成朝珠打结缠绕、难解难分的情况,拿取十分方便。朝珠盒在清代是有一定品阶的人家才有的器物。因传世量较少,故而十分珍贵。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导赏三:木雕的造型、纹饰与雕刻

清同治朝珠盒

温馨提示:

《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济南市博物馆藏木雕珍品展》遴选济南市博物馆藏明清至中华民国时期木雕艺术精品48件(套),展览内容丰富,展品格调高雅,向泉城市民及游客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木雕技艺与文化。

展出时间:2020年春节至6月底

展出地点:济南市博物馆第四展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