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什麼樣的詩詞?哪一類或者哪一首?

廁所詩人劉二毛


豪情萬丈時,我喜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孤獨靜處時,我喜歡“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被人誤會時,我喜歡“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取得成就時,我喜歡“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喜歡某人時,我喜歡“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思念某人時,我喜歡“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感謝他人時,我喜歡“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朋友聚會時,我喜歡“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詩亦是如此。


春秋觀止


木心的詩。

之前看到從前慢的時候,心中也是難以言表的喜歡,但是後來這首詩越來越被網絡所追捧,我便覺得這種喜歡不夠私密,後來我找來了木心先生的詩集來看,很多都很喜歡,最喜歡的是《眉目》,你的眉目笑語使我病了一場……

《火車中的情詩》,愛才是生命,然後生命才能愛,……我要對她說的

《我至今猶在等待》,我所等候的,就是這樣送來的一封信

《春汗》,我們窮,只此一身青春

《素描旅者》,溼鼻尖和鬍子的涼水,確實像接吻那樣地銷魂

還有很多的詩句很有哲理:

女人守口如瓶,然後把瓶子交給別人

小有才氣,反而顯得小家子氣

……

馮唐的詩也不錯,不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春風十里,我比較喜歡的有《達賴》,難得你是一個徹底的輕重,二十四歲被沉湖底,難得你還沒來得及不徹底

《回望》,你舊時的眼睛是飽熟的橄欖,現在望去,仍是我橄欖蜜汁般的淚泉

《無題》,時間竟是如此的線,一步便是十年,可為什麼還是,怕聽雨聲,怕聞啼鵑


八月初上


我喜歡的詩詞有:

1.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喜歡原因:這是我人生的第一首詩,人的第一次總是刻骨銘心。刻骨是因為疼。當時父親教我這首詩時,我3歲。我親愛的老父親高估了他的兒子,把我當做神童,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兒子不僅不是神童,還很笨拙。一首詩教了一上午沒學會。中午吃飯前,父親打了我,我在刻骨之下,迅速背住了這首詩。許多年過去了,兒時的事情早就模糊不清,只有那個中午和這首詩讓我銘記一生。銘心是因為我上學後,身為農民後代的我在暑假跟父母回鄉幫爺爺勞動,三十多度的太陽把從未勞作過的我和多年不曾勞作的父母直接烤焦,歇下來時候,在田邊大樹的陰涼下。我和父母,爺爺,吃著奶奶送來的大白饃綠豆湯,終於體會到了這首詩的含義。在我以後的道路上,無論有錢沒錢,從未浪費過一粒糧食。


2.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喜歡原因:我喜歡這首詩是一種曲解的喜歡。這首詩是匈牙利詩人所做,我不知道外文是什麼樣的,只知道它的翻譯者一定是個高人。一首外國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被翻譯成中國詩歌的樣式,朗朗上口,這是什麼水平?之所以說曲解的喜歡。是因為我為了尋找所謂“自由”,放棄了自己曾經視為生命的愛情。大學畢業剛工作的一段時間,不知怎麼的,總看著為了我放棄家鄉穩定工作,來到北京和我一起打拼的女友不爽,無故找茬,百般刁難,氣走了女友。回頭想想,可能是當時喜歡自在,不想身邊總有人嘮叨,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擺脫了父母的墨跡,又找了個新的麻煩。一句話,就是豬油蒙了心。我喜歡這首詩,是要告訴自己,曾經有一個女孩,在她最美的年華里陪在最無用的我身邊,而我辜負了她,這是我感情最大的犯罪。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反省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個人,負責付出每一種情。值得欣慰的是,那個女孩現在生活的比我好。


3.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喜歡原因:時光荏苒,歲月如歌。80後的我們三十多歲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父母也都老去,甚至有的離開了我們。曾經的懵懂少年如今也泡起了枸杞花茶。工作多年,世事早已磨平了我們的稜角,剩下的一點點激情只能在各種自媒體裡自怨自艾。在家人,朋友眼中,我們不能愁,不敢愁,因為沒時間,因為生活讓我們不能有片刻的懈怠。不管你幹什麼工作,有什麼事業,天涼了不用別人說,自己就穿上了秋褲。


請關注風舞鷹翎,一個熱愛讀書和中國文化的胖子


風舞鷹翎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沁園春《雪》,是毛澤東1935年10月到達陝北,1936年2月,率領中央紅軍抗日,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一路上西北高原冰雪覆蓋,茫茫高原一望無際,毛澤東到達陝西省清澗縣高傑村袁家溝,寫下沁園春《雪》。

這首詞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毛澤東寫完這首詞後,交於好有柳亞子先生,柳亞子看後愛不釋手,由柳亞子傳出,當時這首詞毛澤東並沒有提款,後來柳亞子又找毛澤東重寫一張並提款。

第二種說法,是毛澤東去西安談判時,帶著這首詞,被蔣介石高級官員于右任看到,是由於佑任傳於世上。

無論哪種說法,由此可見,沁園春《雪》的魅力,多少年來,這首詞氣勢恢宏,無人能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沁園春《雪》,將會流芳千古,我最喜歡這首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用戶愛在他鄉的季節


我最喜歡的是毛主席詩詞,特別喜歡的是沁園春雪。

毛主席詩詞,抒發革命鬥志,見景生情,博古通今,黨政民意。











丁德忠1


一、天生萬物養於人,人無一物回於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二、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三、睥睨天下英雄,誰堪與我爭鋒。殺一人者為罪,屠百萬者為雄!

四、惟大英雄能好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五、老死不相往來,此生不復相見!

六、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七、慷慨過燕市, 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多好的詩詞啊可惜是大漢奸汪精衛寫的)

八、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哪嫌男人醜!(豬八戒在《西遊記》裡說的)

九、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亮劍》中孔捷對李雲龍說的)

十、欲悲鬧鬼叫,我哭豺狼笑,灑血祭雄傑,橫眉劍出鞘。(親愛的周總理寫的)

十一、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成龍大哥在電影《快餐車》裡說的)

十二、情義千斤抵不過胸前四兩!

十三、花非花 夢非夢 花如夢夢似花夢裡有花花開如夢.

心非心 鏡非鏡 心如鏡鏡似心鏡中有心心如明鏡.(《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孟煩了說的)

十四、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孫子兵法》中"風林火山"的出處)

十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十六、葉裡藏花一度,夢裡踏雪無痕

十七、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十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十九、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二十、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水滸傳》宋江題的反詩)

二十一、修羅宮門規恨盡,殺盡天下負心人!

二十二、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二十三、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由自可,最毒婦人心。

二十四、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盡英雄。我雖並非英雄漢,唯有好色似英雄。(少帥張學良的佳作)

二十五、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若成佛,天下無魔。佛不渡我,我自成魔!

二十六、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滅我我滅天。(《太極張三丰》中錢小豪說的)

二十七、我非英雄,廣目無雙。我本壞蛋,無限囂張。(《壞蛋是怎樣煉成的》中名句)

二十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天下;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

二十九、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三十、高天雲海長,飛霧翻波浪.俯視山河小,風帆去遠航.

三十一、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三十二、數年徒守困,空對舊山川。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三十三、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三十四、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三十五、殺一人者為罪,屠百萬者為雄!

三十六、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三十七、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三十八、天地悠悠,我心糾糾。此生綿綿,再無他求。求之不得,棄之不捨。來世他生,無盡無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天地悠悠,我心糾糾。此生綿綿,再無他求。求之不得,棄之不捨。來世他生,無盡無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三十九、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風雲雄霸天下》中的開篇句)

四十、待我長髮及腰,將軍歸來可好?此身君子意逍遙,怎料山河蕭蕭。天光炸破遇,幕雪白頭老。寒劍默聽奔雷,長槍獨守空壕。醉臥沙場君莫笑,一夜吹徹畫角。江南晚來客,紅繩結髮梢。

《回信》:待卿長髮及腰,我必凱旋迴朝。昔日縱馬任逍遙,俱是少年英豪。東都霞色好,西湖煙波渺。執槍血戰八方,誓守山河多嬌。應有得勝歸來日,與卿共度良宵。盼執手終老,願與子同袍。

四十一、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恰恰

雨雨風風花花葉葉年年暮暮朝朝

(《唐伯虎點秋香》中對聯)

四十二、大丈夫生於世,當往天地間一展胸懷,安能齷齪久居筆硯間,自誤光陰耳!(袁世凱語)

四十三、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

四十四、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陳後主亡國之詞)

四十五、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陳叔寶所做)

其他的像什麼小學、初中、高中學的詩詞名句就不列舉了,相信喜歡詩詞的諸君肯定耳熟能詳!


褪色的愛4


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代表: 唐詩、宋詞、元曲等等,真的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如此宏闊的詩詞的海洋,非要找出幾首特別喜愛的,倒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唐詩中,我還是最喜歡王維的詩,喜歡他詩中那種寧靜、高潔、閒適,能讓一顆浮躁的心沉靜、熨帖,對詩中描寫的田園詩般遠離俗世的生活心生嚮往,特別能引起共鳴。你看他的《鹿柴(zhai)》: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首五言絕句,雖然簡短,但是卻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很廣闊很幽深的畫面。王摩詰似乎很喜歡用“空山”這個詞,比如“空山新雨後” “夜靜春山空” ,山為什麼要空,其實更是為了表達一種“寂靜、空明”之意。說明環境的深幽、安靜。雖是空山,但是仍有“人語響”,以人的語聲來反襯山的空寂,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而下兩句又有光與影了。王維真的是大家,不但精通詩畫,而且擅長音律,在一首短短的小詩裡,他以音樂家對聲音的感悟,以畫家對光與影的把握,又以詩人對語言的精煉,刻畫了空谷人語、斜暉返照、青苔凝露的那一瞬間特有的寂靜清幽的境界,讀來彷彿置身於詩中那一片靜謐山林之中,渾不知今夕何夕……

還有他的另一首《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一首與《鹿柴》有異曲同工之處妙,也是短小輕靈又精煉。妙處在於詩人以非常自然平淡的筆觸,描繪出在一個清新月夜裡,有靜謐的竹林,有高潔的隱士,有皎皎的月色,有清越的琴音,這種清幽的境地與詩人隱逸的情致完美地融合,是何等的瀟灑出塵!

宋詞裡,最喜歡的當屬蘇軾的詞,或豪放,或婉約。豪放者“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婉約者“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還有還有……浩瀚的華夏文化,詩詞的海洋,如此的廣闊,精妙,讓人流連、讚歎、激賞不已!








l翠微居l


喜歡的詩詞歌賦小令等太多,在此不一一回復,就當今社會的風習等,只拿此首詩詞讓更多的人來研習其中真意。其他的也就不做多說,現把憨山大師的《憨山大師勸世文》詩篇轉述至此: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做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惹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界由來多缺陷,幻身焉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嗔墮地獄,公正平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盅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雖說此首詩篇每句每字每行都是在勸勉世人,其實又何嘗不是憨山大師的自勉詩呢。所謂人生苦短,所謂人生幾何,一切都不過是過往煙雲,一切身外之物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每一個人都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若說人死後都將會魂歸故里這個又有誰知道?

所以說人生在世,還是看淡一切,能夠平安、平凡、平淡一生一世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還要如何去過分強求什麼呢?個見。



指尖浪漫者


喜歡詩詞與一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我多喜歡帶有感情色彩的詩詞,如:

一心中若有桃花園,無處不是水雲間。

一本欲起身離紅塵,奈何影子落人間。

倉央嘉措:我一眼把浮雲看穿

我用世間所有的路,

倒退,

為了生命遇見你,

我在前世,

早已留下餘地,

我坐在菩提樹下,

默默不語,

你和我之間僅僅隔著一場夢,

沒而誰能夠解夢,

解夢的是風,

嫩芽飛絮,

春秋輪迴。

先是在拉薩河的河岸遙相誤解

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奔向對方

我在一滴花露中頓悟

轉身時又被自己撞倒

孽緣隨緣,緣緣不斷

白雲飄飄

一了百了

山就空了

誰又能把誰放下

笑那浮華落盡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飛花萬盞

誰是那輕輕顫動的百合?



楊哥的


我比較喜歡胸襟開闊類的、浪漫主義類的古詩詞。

最喜歡的古詩詞當屬李白的這首《行路難•其一》。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說到李白,大家都很瞭解啦,從小時候上學就開始閱讀他的古詩詞,李白又稱青蓮居士,是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喜歡喝酒寫詩,所以後人又稱他為詩仙,有人說李白是即愛國詩人屈原以後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大唐盛世,詩人自是數不勝數,但是李白是唯一一位被人們讚譽具有俠膽義肝,又有仙風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生不關傳奇,而且自由又灑脫,沒有被生活羈絆,一生都在追求精神自由,浪跡天下,豪氣十足,不好財,輕財好施,他有著極強的遊俠思想,“仗義相助,浪跡天涯。”



《行路難•其一》李白原作三首,這是第一首,作於天寶三年(744),李白遭受讒毀而被排擠出長安時寫的。詩中抒寫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憤激情緒;但仍盼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的樂觀豪邁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