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不斷封殺一些網站的當下,我國電信運營商,在信息領域可以指望什麼翻盤?

coco賈鴻超


微信封殺的網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違法犯罪的,一類是與自己“惡意”競爭的。微信的勢力越來越大,與運營商自身的不上進有著很大的關係。如今的運營商只有通過與企業開放合作,才有機會翻盤。



首先,早些年,電信運營商沒有大數據思維,互聯網思維也不強,因此錯過了成為互聯網巨頭的先機,看看我們現在拿著手機都在幹什麼?還有多少人用手機發短信?短信已經淪為了P子,騷擾營銷的工具了,而取代短信的正是微信。

再看電話,現在打電話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因為微信APP不僅具備打電話的能力,而且還能夠視頻和語音通話,體驗也比單純的打電話要好,最關鍵還更便宜。看看現在一些陌生號碼都沒有人願意接。

電話和短信的存在感已經越來越低。而電信移動運營商,提供的主要是移動數據服務,也就是上網能力。



2、電信運營商失去了最寶貴的用戶數據

而隨著人們越來越頻繁的使用微信,有一些人便利用微信來進行詐P等違F活動,因為是在微信APP上發生的,所以運營商也沒有太強的干預能力,只能由微信來進行封殺,這就好比在誰的地盤上出了事,就由誰來背這個鍋。

電信運營商本來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服務,比如說打擊騷擾,詐P,惡意營銷等,但是他們大數據的積累不夠,沒有紀錄用戶行為數據的能力,因為各種APP為了安全,都加密傳輸了,比如說你在微信裡面聊天的內容,微信是加密傳輸的,運營商是不知道用戶行為的,所以他沒有辦法去分析,這是運營商最尷尬的地方,面對各種不合法的網站,運營商常常後知後覺,束手無策。



3、強插廣告暴露其服務意識差

最後也是最噁心的,電信運營商常常為了賺錢,還劫持網站,強行插入廣告,你在手機上或者是在家裡的電腦上打開一個網站,有時候會彈出一個浮動的廣告頁面,這個廣告頁面很可能就是電信運營商強加給你的,他們為了賺錢,為了流量變現,不惜犧牲用戶的體驗和口碑,做起了廣告變現的生意。

4、壟斷導致電信運營商無所作為

作為壟斷企業,電信運營商的服務意識不夠,總是高高在上的姿態,而微信這種民營企業,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產生的,他會更多的考慮用戶的體驗,封殺掉一些影響用戶口碑的網站勢在必行。



5、大數據服務,網絡安全,雲計算都是機會

電信運營商擁有巨大的網絡優勢,卻沒有在雲業務上有所作為,讓人有些匪夷所思,電信運營商要想能夠翻盤,首先要放下姿態,和企業強強聯合,利用自己的優勢,在網絡安全,雲服務,大數據上尋找機會,中國有14億人,龐大的數據基礎,潛力巨大,他們願意放下姿態,到市場中去公平競爭嗎?


葉老師自媒體


當然,這個和微信封殺網站沒關係,微信在社交領域一家獨大,這個沒有辦法,除非有一天用反壟斷法政治一下微信。但是在微信誕生之初,移動的飛信是最被看好的即時通訊應用,可以和短信、聯繫人關聯,比現在的微信還有吸引力。


電信企業為何做不好互聯網業務


但是飛信這些運營商的APP,我覺得主要的問題,還在於體制。運營商是國企,國企的體制畢竟有冗餘的流程,非常的不靈活而且顧忌非常的多,所以飛信哪怕初期佔據了最大的市場,又是移動的親兒子,依然沒有在微信面前堅持住。如果我們假設,飛信那時如果發短信可以免費,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後果。

而且,電信運營商的思路本質上和互聯網企業也有差距,比如飛信沒有想過依靠流量賺錢,依然是想著依靠收短信費賺錢,這就完全不如騰訊靈活了。電信運營商一方面思路受限,另一方面體制上又導致瞻前顧後,所以一直沒有好的互聯網應用推出。


電信企業的機遇在哪?5G和邊緣計算


那麼電信運營商翻盤的機會在哪?我覺得是5G和邊緣計算。5G加上邊緣計算讓運營商第一次有了地利的優勢,可以依託移動通信的管道,實現移動通信和業務的緊密結合,我覺得這個是未來運營商最大的機會。


首選,運營商不要想著任何不依託於運營商本身網絡優勢的技術和微信啥的競爭,電信的易信就是典型失敗案例。體制不改,思路不改運營商是沒有機會的,即使現在運營商把短信免費,機會也已經渺茫,因為用戶的習慣已經養成。

所以運營商還得依託自己的優勢,想想看在信息領域可以指望什麼翻盤。所以還是得靠5G和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是什麼?邊緣計算是雲計算的延申。我們在南京雨花臺通過淘寶購物,提供計算服務的是位於杭州的阿里巴巴的數據中心,這個是雲計算。而未來我們基於5G玩某個遊戲,提供計算服務的有可能就是南京雨花臺某小區的移動機房內的服務器,這就是邊緣計算,把計算下放在用戶邊緣。


邊緣計算有什麼好處?更快了,帶寬更大了,原來需要通過公有云100毫秒的業務,通過邊緣計算10毫秒就可以完成,這就讓一些業務可以放在邊緣雲,例如雲桌面、雲遊戲、雲VR等等,這就是5G帶來的典型業務。

為何說這種時候運營商有了比較大的機會?因為邊緣計算需要儘量的靠近用戶,需要儘量的靠近網絡,例如5G網絡。而運營商在這裡的優勢得天獨厚,5G本來就是運營商主要建設的,而且只有運營商有條件可以在大中小城市每個角落都有運營商的機房,其他任何公有云企業都沒有這個條件。


所以5G和邊緣計算,為運營商在信息業務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機遇,而且是藉助運營商本身最大的網絡優勢來構建,極大的增強了運營商的黏性,目前中國移動5G已經推出了雲遊戲等邊緣計算業務,中國移動也在瘋狂的建設數據中心,大家都看好5G,不是沒有道理的。


IT老菜鳥


通信產業及互聯網應用平臺或軟件開發真是一個無底洞,主要看平臺軟件開發的實用性,廣大用戶適應性和習慣性,也要有一定知名度。否則開發的平臺(軟件),缺泛吸引力,用戶很少會使用,這種軟件(平臺)會被逐步淘汰。眼前互聯網平臺相互撕殺,也是免不了的。有競爭,有服務,社會科學就會進步。


胡德雲1


微信對互聯網行業的封殺差不多已經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話題,現在但凡有可能會對騰訊主營業務造成影響的網站和軟件都會被微信封殺。比如前不久向企業免費提供線上辦公服務的“飛書”,以及更早的抖音。哪怕是和騰訊同級別的阿里也難逃被微信封殺的命運,現在網友如果想要在微信上分享淘寶商品,就只能使用類似“火星文”的方式,搞得像是地下工作者一樣。和飛書差不多的辦公軟件釘釘也在很早以前就被微信封殺了。

微信能夠隨意封殺別人的網站和軟件,主要還是和微信在即時通訊領域佔據了絕對壟斷地位有關。根據2018年微信自己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微信的月活躍賬戶數量已經達到了1,151,000,000個,而我們國家的人口也就14億而已。也就說去掉一部分小孩和老人,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在用微信。

另一方面,微信在各個領域封殺對手,也是出於對這種壟斷地位的維護。實際上微信封殺的對手基本上都是有可能會對騰訊造成威脅的對象。比如這兩年異軍突起的抖音短視頻就給微信的社交地位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這次封殺的飛書也給企業微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封殺已經成為了微信妨礙競爭對手的一個重要手段。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打破微信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壟斷呢?有的網友想到了運營商,由於三大運營商都是國有企業,所以理論上要比微信更適合作為即使通訊軟件的管理者,運營商也不會隨意封殺合法的網站和軟件。

實際上三大運營商都曾經想要在即時通訊領域和微信競爭,比如移動的飛聊就曾經擁有大量的用戶,最初的市場佔有率遠遠超過微信。電信也推出過一款名為“易信”的軟件,在當時很受歡迎。但是這些運營商即時通訊軟件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不能互聯互通。比如早期的飛聊就只能免費給移動用戶發消息,給電信和聯通用戶發消息是要花錢的。這就導致使用飛聊的只有移動用戶。後來3G時代電信和聯通快速崛起,這兩家的用戶越來越多,不能互聯互通的飛聊也就逐漸沒有人再用了。

所以運營商如果想要翻盤,唯一的辦法就是三家共同推出一款免費的即時通訊軟件,相互撥打語音電話、視頻通話都不要錢,流量也全免,用戶之間發送語音圖片消息也通通不要錢!這樣一來肯定會有不少用戶因為免費免流量,願意放棄微信,轉而使用運營商的通訊軟件。雖然這樣做會導致運營商的流量業務收入大減,但這是唯一可以戰勝微信的辦法。

另一方,運營商也可以邀請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幫助開發和維護基於運營商網絡的免費通訊軟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用戶體驗。相信類似的軟件一旦做出來了,想要打破微信的壟斷並非不可能。


貓眼看數碼


微信首先是一款商業產品,只有在明白這一條的基礎上,我們才好說別的。


迴歸商業的本質,微信的封殺還是離不開商業利益。以及微信對自身的不自信,或者說是對自身的危機感吧!


因為對自己不夠自信,所以害怕別人成長。

這也說明,在很多地方,我們互聯網企業都還有很多機會,也還有很多微信害怕的地方。正因為封殺和打壓的存在,才會讓人覺得這個機會更加值得珍惜。


封殺其實不是一條好路,但微信藉助於騰訊的用戶體量和複製經驗,不管是你研發出什麼,微信都可以很快的嫁接移植過去。

這似乎又變成了一條好路,例如很多遊戲、很多應用等等,特別是最近的這次健康碼事件,沒有釘釘的健康碼,微信立即可以上線一個來替代。因為很多用戶都是很健忘的。


如果在技術上沒有法律的禁止,僅僅是通過複製和用戶量這兩招,就已經可以殺死很多競爭對手了;如果再加上封殺這一招,相信會殺死更多的競爭對手,這就是商業手段,這是沒有辦法的,只要不違反法律!


2、信息領域還有沒有機會?

回答是肯定的!

如果微信沒有壓力,沒有危機,或者說非常的自信,它還需要封殺和複製別人嗎?


在互聯網領域,隨著人們的新鮮感失去、生活習慣的變化,以及技術的升級,會湧現出很多替代現有應用產品的產品,這是必然的趨勢!


只能說每個企業,或者偉大的企業在當時獨領風騷多少年,但從來沒有一家企業一直會領先的。例如雅虎、諾基亞,就是離我們最近的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所以在信息領域,我們肯定還有很多機會,只是我們該怎麼去發現機會,並變機會變成機會這個非常重要。


以上便是我的看法,謝謝!


譯明科技員工


網站APP被封殺屏蔽,微信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至於其他公司遇到這種情況,想怎麼翻盤,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自身的實力。

(1)微信不能決定一個公司、網站、APP的生死。真正決定生死的是你自己,其他都是外在因素。

微信只是一個工具,其他網站APP一樣,它本身也只是一個應用程序,它並不能決定其他公司的生死。爭論的焦點在於它是一個超級APP,擁有最多的用戶,於是乎,很多人盯上了這個市場,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很多人選擇在微信平臺推廣商品或服務。那麼你可以選擇分享,微信可以拒絕你推廣分享,至於微信的手段合不合規,是否涉嫌壟斷,那可以另算,你可以走法律程序。



但是你不能說你就把自己的生死就寄託在微信上,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微信上,微信不讓你推廣你就死了,然後你就怪微信把你公司弄死了。那相反的,如果微信不封殺你,允許你在微信任意分享網站APP信息,你就一定能成功嗎,不見得吧。所以決定你公司生死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2)蠻多公司被微信封殺依然很成功,自身實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十年前崛起的新浪微博,完全是憑藉自己的實力和定位,迅速搶佔市場贏得先機,還差點讓騰訊翻盤。還有近幾年崛起的字節跳動,旗下最出名的APP有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都是在被微信封殺的情況下,取得今天的成功,讓騰訊坐立不安。反而騰訊自己大力扶持的微視幾乎無人問津。還有騰訊自己的企業微信,可謂是佔有了天時地利各種優勢,依然敵不過釘釘。可見被微信封殺也沒啥,依然不能阻止你的成功。



(3)微信即不是唯一的推廣平臺,也不是最好的推廣平臺。

微信只是一個交流工具,很多人覺得它用戶最多,所以是最好的推廣平臺,事實恰恰相反。論營銷推廣能力,微信甚至排不上前三,阿里巴巴、百度、字節跳動的推廣能力都比微信要強。從廣告營收就能看出來,這三家的廣告收入都比騰訊廣告要多,尤其是字節跳動近幾年增長迅速,幫助多少公司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尤其是今日頭條給了多少普通人展示自己的機會。而那個號稱讓每一個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品牌的微信,至今也沒有培育出多少小品牌,微信公眾號只是大V 大機構的公眾號而已,有多少草根靠做微信公眾號成功了呢。



所以,被微信封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自己的特點,沒有自己的優勢,而是一直抱怨是微信把你公司弄死了。真正厲害的,是不會被封殺埋沒的,相反的封殺還是免費給你做廣告,不是嗎,而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的N次方


微信不是瀏覽器,也不是應用商店,更不是廣告牌!!!支持騰訊創造一個乾淨的聊天環境


野生動物世界


微信已經發展到兩大功能,支付金融斂財,朋友圈超市,應該有一個新事物來取代他了!


一路小跑文化傳媒


微信封殺一些網站,要是由於這些網站都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或者是違法信息,因此才遭到封殺。


義縣遊學電子科技


社交軟件最好不要具備支付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