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蕭睿鑑的帝王術,其身不正,註定不是一位明君

《鶴唳華亭》已經播出三分之二,太子妃的死也成了皇帝與太子之間博弈的籌碼。

長州戰報傳來,顧逢恩到達長州的消息顧思林卻隻字未提,為了制衡太子的勢力,皇帝心中的天平再次偏向了齊王一邊。

皇帝為太子重新選擇了一位大儒師傅何道然,併為太子重新開了經筵,讓他修心養性。

那什麼是經筵?

重開經筵

經筵:說白了就是專門皇帝或太子的經史專科的百家講壇。

《鶴唳華亭》:蕭睿鑑的帝王術,其身不正,註定不是一位明君

《鶴唳華亭》劇照

在經筵形成制度之前,唐開元三年,馬懷素 褚元量為唐玄宗侍講禁中,當時稱作叫侍讀。十年後,康子元被封為為侍講學士。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開啟了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宋朝基本上傳承了唐朝的侍讀的制度,並在這個基礎上有了一定的發展,到宋仁宗一朝,開始出現了經筵制度。以講儒學經典和歷史的經筵,其目的是為了讓帝王和太子培養君德,做明君。

元祐初年,作為經筵侍講的範祖禹將經筵內容總結成《帝學》一書,這部書與唐太宗為唐高宗作的《帝範》、張居正為萬曆皇帝作的《帝鑑圖說》一樣,成為了皇帝的專業必修書籍。

皇帝蕭睿鑑為太子蕭定權重開經筵,其目的是不讓太子干政而專心養德。蕭睿鑑的霸道做法是擔心太子與外臣結黨,影響到他的君位,純屬一種只許州官放火的行為。他的君德又在哪裡?

宗正寺

面對父親對自己的打壓和蠻不講理,蕭定權用自己的辦法,糾集三司逼皇帝秉公辦理,他以監國的身份封駁了皇帝的聖旨,迫使皇帝交宗正寺辦理太子妃一案。誰知薑是老的辣,皇帝一道聖旨免除了大宗正的職務。


《鶴唳華亭》:蕭睿鑑的帝王術,其身不正,註定不是一位明君

何謂大宗正?

宗正,從秦朝開始設置宗正一般有家族中的比較有威望的出任。專門掌管皇家宗族事務。漢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曾更名為宗伯。宗正寺的設置從北齊開始,之後歷代都有沿用。宋仁宗景佑三年秋七月,設置大宗正司。宗正寺和大宗正司並存,大宗正司分掉了一部分宗正寺的職能。

大宗正司的主要職能是處理宗族的違法事務,所以在《鶴唳華亭》中,讓太子受家法的地方應該是大宗正司,而不應該是宗正寺。

隨著宋朝皇室人員的增加,宗正寺的職能僅剩餘了對宗室譜牒的管理、以及負責太廟祭祀等事務的管理。

國之本在家

皇帝蕭睿鑑在教育太子時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他也是大儒你跟著他好好修身養性。”


《鶴唳華亭》:蕭睿鑑的帝王術,其身不正,註定不是一位明君

《鶴唳華亭》劇照

皇帝的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五篇,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這一篇的意思是,孟子說,人們經常說“天下國家”。天下的基礎是國,國的根本是家,家的根本是自身。

家庭作為國家的組成單位,家風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命運的興衰,而家風的養成則在於家庭的每個成員的道德修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家和萬事興”,每一個家庭興旺之後,才會構成一個蒸蒸日上的和諧社會。個人與天下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構成天下的每一個人的修養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只有自身修養提高後,才能治國平天下,在蕭睿鑑的眼中,太子的德行還不足以堪大任,還有很大的需要提升的空間。作為皇帝,蕭睿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太子的所作所為,他一直擔心太子舅舅顧思林手中的兵權,可是在邊關危機之時,朝中又無人能擔得起如此重任,他啟用顧思林是不得已而為之,於是這些猜忌都用到了太子的身上。

蕭睿鑑明知陸文昔不是真兇的情況下,逼迫張陸正冤枉陸文昔,將太子妃一案辦成冤案,其身已經不正,再談家之本在身,看起來就是一個笑話。

這也就註定了,得不到父愛和公平對待的太子蕭定權,一生就是一個悲劇。

無眠心語:

《鶴唳華亭》是一部文化氣息很濃重的電視劇,劇中大量的運用了文化典故,想要看懂這部劇集,就要仔細品味其中的細節。蕭睿鑑心機深沉,把所有可以用之人都作為他的棋子,玩弄於股掌之上,套用《大明風華》中朱棣評價朱高煦的一句話:他這一點不像我。這也就註定了蕭睿鑑不可能成為一位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