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那夜,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昏頭昏腦地對楊過傾訴衷腸、柔情含羞地叫他不要再叫自己姑姑,不料楊過從未如此作想,她負氣離去。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誤終身"系列由此開端,幾乎囊括楊過與幾位女子的一生。嚴格來說,在初尋小龍女的那段日子,楊過既後悔又懵懂,他後悔沒有應聲姑姑的要求,讓這一生唯一給他溫暖的人就此離開;他懵懂小龍女的那份心思,卻不知情為何物。


楊過對小龍女究竟是何種感情,他自己也不知。

不過遇到完顏萍,看見與姑姑肖像的那雙眼睛;不過遇見陸無雙,看見肖像姑姑的輕嗔薄怒。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楊過是個"渣男",他在別人對自己的深情淺愛中,一步步識得自己的心。他對小龍女的深情不移,大抵是犧牲了配角的情愛人生所換。而這其中,與他最是相似甚至是隻差一點點能修成正果的,莫過於那個倔強又好勝的"跛女"——陸無雙。



她的名字很好聽。

嘉興佳人,陸氏無雙。多少電視劇中抹了她的生身父母,將其定位為陸展元與何沅君之女。

陸家對她給予厚望且不吝疼愛,如果沒有李莫愁那檔子事兒,她絕有可能成為另一個郭芙,從無憂慮,覓良人,度一生。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她自小倔強好勝,不服武氏兄弟將凌霄花送給表姐、不屑於表姐的推讓,自己偏要爬高去摘,不小心摔斷了腿。

那腿正在武三娘醫治下逐漸好轉,恰逢李莫愁派了弟子來尋仇,以致接骨不甚妥善,傷愈後左足短了寸許,自此走路略有跛態。

也許從那時起,無雙便自卑了:父母早逝、身有微殘,走到哪裡都有人指指點點。她所體驗的江湖沒有升米恩,只有鬥米仇。因此後來,她的性格里也藏了三分狠厲殘酷。


話說回來。

想來陸展元早已料到消仇終有日,他早早地將李莫愁贈與自己的錦帕一分為二,叮囑女兒與侄女隨身攜帶。

這半塊錦帕也的確救了無雙的命,李莫愁誤以為事隔多年陸郎依然念與自己舊情,屠了陸家莊之後,擄了陸無雙在身邊,卻不曾真的傷她入骨。


跟在女魔頭身邊不算好過,無雙小小年紀便用盡一切的"聰明精怪":她會曲意逢迎百般討好,故意裝扮的粗陋垢面,一瘸一拐地挪著跛步,瞧起來人畜無害;李莫愁看著陸無雙肖像父母的那張面容,動輒把她拎到跟前羞辱打罵,她倒機靈,三不五時佯裝失憶痴瘋,倒為自己賺得幾分生機。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許是古墓寂寞,許是如李莫愁所言要將其長久地折磨下去。陸無雙變成了古墓派的半個弟子,學了些拳腳,並趁著李莫愁外出之時,逃了出來。

其實,陸無雙的僥活與其說是她智慧的結果,倒不如說"十步殺一人神佛不擋路"的李莫愁,心底依然念著她的陸郎。

無雙是陸郎唯一的後人,留她一命,無非留一念想:"你不肯陪我長居古墓,我讓你女兒代勞。"

也算一圓自己的痴夢罷。



陸無雙這無依無靠的孤女,在李莫愁複雜又若有似無的庇護之下,小心翼翼地活了下來。

對李莫愁的情愛耳濡目染久了,她性子裡帶了狠辣,對男人俱是不信。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自卑又急躁,敏感又多疑。她往哪裡走似乎都不太平,也因了這一性子 ,讓楊過於千萬人裡迅速地"發現"了她:

那是跛足惹的禍,全真教的道士多看了她一眼,她抄起彎刀就削掉對方的耳朵,由此展開一場與全真的混戰。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恰逢楊過尋小龍女到此處,誤以為陸無雙的"白衣"是小龍女的白衣,拼命擠上前。

他看到憤怒舉刀的無雙,神態氣度與小龍女有幾分相像,登時半解了內心的失落,不管不顧地奔上前抱住女兒家的腿,張口便稱娘子,死活要跟隨她身邊。


楊過性情裡,繼承他爹的三分輕薄、三分頑劣,許多時候輕佻而不自知。

當下,他只是心想找不到小龍女,見一見肖像小龍女的怒容也是好的,卻不料對自己的"安慰",卻是對對方的毒藥。

無雙自此,再也放不下他了。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起初,無雙對這個叫花子跟屁蟲,說不上的嫌惡,為什麼呢?

無雙的愛情觀,是九歲那年李莫愁的一場屠殺,是隨後無數個年月裡李莫愁的憤恨辱罵。

小白臉有什麼好呢,即便那個在魔頭心中種情的爹爹早就死了,男人的負心薄倖依然是她苦難的開始,更何況眼前的楊過油腔滑調、黏若膏藥。


於是,她三番四次對楊過痛下殺手,而楊過卻幾次三番地出手相救。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情感就是慢慢變化的,這個叫楊過的傻蛋雖然厚著臉皮喚自己媳婦兒、娘子,那眼神與體貼卻好不真切。

他們時常嗔怒大鬧,她也曾啐一句:"瞧你那副髒模樣,醜八怪都不願嫁與你做媳婦兒。"

然而在許多個夜裡,她瞥見楊過的睡顏,輕輕地垂下眸子:若是我不跛多好?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陸無雙對楊過的情感,是渴求式的。

除開那幾分輕浮,楊過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也是識得大義的正君子。

女子一生,不過求一個不相辜負的良人,她嘴上決計不嫁,內心卻軟成一泓春水,盼長久,盼相惜,盼日復日地過下去。



這段"感情"裡有兩個雷,一則李莫愁,二則小龍女。


很快,李莫愁發現蹤跡追尋而來。饒是楊過出手相助,無雙依然被打斷肋骨,痛不欲生。

楊過不顧男女大防,替她解衣接骨。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原著中道:"但見陸無雙秀眉雙蹙,緊閉雙眼,又羞又怕,渾不似一向的蠻橫模樣。楊過情竇初開,聞到她一陣陣體上的芳香,一顆心不自禁的怦怦而跳。陸無雙睜開眼來,輕輕的道:"你給我治罷!"說了這句話,又即閉眼,側過頭去。"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大抵在此刻,陸無雙卸下所有防備,只留下女兒家的羞澀與柔弱。

為了躲避女魔頭的追殺,兩人有過數次親密接觸:兩人躺在同一個被窩裡,陸無雙彷彿被下了咒一樣動也不敢動。她心下想著:"那傻蛋若是伸手相抱,怎的是好?"可是楊過沒有半點動靜,她也微覺失望。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愛他恨他,所有感情並非如旁觀者般看得清轉折。

身在情愛裡的無雙啊,與楊過經歷生死坎坷,又如何能把對方還視作一個無關緊要的叫花子?

一路嬉笑打罵的陪伴,讓她感覺溫暖;

危難時刻的接骨療傷,讓她認定對方是良人;

同榻而眠的悸動纏鬥,讓她篤定了內心。

她的"傻蛋",從開始的厭煩諷刺,成了包含嬌羞心思的親暱愛稱。


可是李莫愁讓緣聚,小龍女卻讓夢醒。



陸無雙從來不曾掩飾自己的愛慕,與楊過分別的日子,不過寡淡一瞬。

然而絕情谷再見,傻蛋已經尋回了他的姑姑。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無雙生命中僅有的緋色也慢慢散去。

她沒有程英的肚量,只得恨恨一句:"你怎麼知道這龍姑娘人好?你話都沒跟她說過幾句。"

姑娘一生的曲意逢迎全都用在了李莫愁身上,換作他事,她決不願掩蓋自己真實的心思。


當小龍女跳入谷底,楊過悲痛欲絕之時,無雙怎麼也刻薄不起來,她與程英一起陪伴楊大哥,朝看晨陽,暮看薄霧。

那一叢情花灰燼,莫不如她的內心:不怕相見恨晚,只怕心有所屬。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他們過了一段順遂寧和的日子,兩女子心裡都在暗自期待這樣的日子一去十六年。

然而此時的楊過,已不再是不諳情事的少年,他不會再吻完顏萍的眼睛,更不會再喚無雙媳婦兒。他所能給的距離,就是"結為兄妹"。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有情不掩,有淚自流。

當楊過不辭而別,無雙尋遍山崖之巔,心中之痛無以言說,只盼楊大哥好罷。

至於再不再見,那哽在喉頭的苦澀已經說明一切。


結語

無雙在這段故事裡,不算出彩。

金庸書中的女子,文靜含蓄居多、柔善體貼不缺,她們的美沒有任何的侵邪。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陸無雙不一樣,她真正地道盡平凡女人的一生,性格不是非黑即白的,她也曾狠絕毒辣,只求安身保命;她也尖酸刻薄,防備著平凡世間的若干傷害;她的溫柔體貼更是分明:我只愛對我好的人,哪怕我生性涼薄,也願意努力靠近溫暖。

雖然最終她沒能擁有一段情,卻也和表姐相依偎,隱居嘉興湖畔。

據說那裡是楊過故母埋葬之地,或許楊大哥浪跡天涯也會偶爾想起,江南那片土地上,有母親,還有兩個義妹。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生活給無雙的,是喜憂參半。她出身名門,享盡嬌縱,卻又偏偏橫禍之下成了跛足、家破人亡。

恰是在這份摔打敲擊的人生中,陸無雙方才活成一朵野花,肆意之下的辛辣芬芳,濃烈的執著著。


那個唯一被楊過喚作媳婦兒的姑娘:因她存在,楊過才懂得愛

全書中,她或許最能貼近楊過的內心,同樣寄人籬下鬱郁成長,她能懂得顛沛流離之下,楊過緣何用嬉笑掩蓋失落;她能懂對方的活潑張揚、也懂那份玉碎瓦全、外剛內柔、深情無限。


可惜啊,人生這條路,終究不能由自己來安排。


END

作者:半碗,多平臺作者,減肥只吃半碗的老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