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为什么年仅32岁却猝然离世?

1973年7月20日,功夫巨星李小龙猝然离世,年仅32岁。李小龙的死因离奇,成了一个谜,众说纷纭。有人说李小龙猝死情人床上,是被谋杀;也有人说李小龙服用止疼药物过敏而引起脑部水肿,从而导致死亡;还有人则干脆说李小龙死于脑肿瘤……李小龙究竟是怎么死的?他的猝死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为什么年仅32岁却猝然离世?

1973年7月20日,功夫巨星李小龙猝然离世

美国医学院的霍克教授认为李小龙为了追求力量和速度的极限,每日锻炼强度过大,急功近利而练坏了身体。加上他练法不得当,导致血脉失调,并在多次格斗比赛中脑部受创而造成积患,这一切都是造成他猝死的原因。

美国著名医师克耐特(李小龙在美国的私人医生)的报告同时证明了霍克教授的推论:李小龙长期超负荷工作。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为什么年仅32岁却猝然离世?

李小龙平时练功的方法很极端

原来,李小龙平时练功的方法很极端,不仅训练量是超乎人想象的,是罕见的、极限的运动量。而且,他是用高压电来刺激和练习自己的肌肉群。虽然,这种训练方法对肌肉刺激帮助极大, 但是对心脏的伤害也很大。

因为电流通过我们的身体时,人体就相当于一个电阻。在这样的状态下,电流会优先穿梭于身体电阻较小区域。而人体电阻较小的区域为血管,血管的集大成区域则是心脏,所以当电流通过人体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心脏,就如同下图中的心电图一般发生紊乱!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为什么年仅32岁却猝然离世?

电流通过我们的身体时,人体就相当于一个电阻

心脏的肌细胞有个特点,就是心脏肌细胞成熟后,便失去了再生能力,这是几十年来科学界所公认的。当你的心脏长期被大强度的电流通过,很容易心律失常,电流更大一些会导致心室纤颤,对心脏肌细胞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为什么年仅32岁却猝然离世?

当你的心脏长期被大强度的电流通过,很容易心律失常

最后总结,很多人都热爱健身,健身也有多多的好处。但是健身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科学的健身,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健身方法往往会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造成死亡。

那么,健身最正确和科学的方法有哪些呢?

1.必要的热身

在开始运动前,花上5分钟的时间,让你的身体完全地活动开,有稍稍出汗的感觉是最好的。尤其是秋冬季节,人体机能较低,骨骼及关节都尤为敏感,如果不进行热身而参与运动,受伤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为什么年仅32岁却猝然离世?

不要超负荷的锻炼

2. 不要超负荷的锻炼

慢慢地开始,并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是锻炼成功的关键。不要急于求成,有节制地完成你的练习,才会达到好的效果。另外,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体质不佳,你可以选择一些较轻松的锻炼动作去完成。

3.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在锻炼的时候,当你发觉自己的心跳很快,以至不能一口气说完一句话时,就意味着你的运动需要停止了。因为心脏不好的人去健身房锻炼,机体需氧量增加会造成心率增快,持续加重心肌负荷,极易发生晕厥甚至猝死。

4.动作频率不要太急

尤其像举重之类的锻炼,如果你做得太快,剧烈的动作会使你的肌肉超出负荷,从而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规则:2秒举起,4秒放下,是你总该保持的有节奏的动作起落,要知道,你做得越慢,收到的效果会越好。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为什么年仅32岁却猝然离世?

锻炼动作要规范

5.动作要规范

不规范的动作会给关节、肌肉、韧带带来意外的损伤。比如,练杠铃深蹲时,若含胸弓腰,不但影响训练质量,且会造成腰椎损伤。

6.状态不佳时降低运动量或停止锻炼

人体的运动机能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身体状态不佳时就要降低运动量,或休息一两天,以作调整。千万不要勉强去做,受伤往往是在状态不佳或精力不济时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