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 │ 黄苔

黄苔

舌象持征:

舌苔呈黄色。结合苔色深浅,苔质厚、薄、润、燥等,分为薄黄莟、深黄苔、焦黄莟、黃糙苔、黄滑苔、黄腻苔、黄黏腻莟等。


临床意义:

主热证、里证。

薄黄苔:

舌诊 │ 黄苔

舌象持征:

舌苔薄,呈均匀淡黄色或微黄色。

临床意义:

为邪热轻的表现,多见于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

深黄苔:

舌诊 │ 黄苔

舌象持征:

苔色深黄,苔质略厚,又称正黄苔。

临床意义:

为邪热入里,里热炽盛,是里实热证的征象。

焦黄苔:

舌诊 │ 黄苔

舌象持征:

黄苔中间夹有灰褐色,舌质干,又称老黄苔。

临床意义:

为邪热炽盛,日久不化的征象。

黄糙苔:

舌诊 │ 黄苔

舌象持征:

舌苔黄,苔质干硬粗松如沙石或呈黄瓣,扪之糙之。

临床意义:

为邪热伤津,燥结腑实的征象。

黄滑苔:

舌诊 │ 黄苔

舌象持征:

苔色淡黃,苔质润滑,多津液。

临床意义:

多见于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之化热,或气血亏虚者感受湿热之邪。

黄腻苔:

舌诊 │ 黄苔

舌象持征:

苔色黄,苔质黏腻。

临床意义:

主湿热,痰饮化热或食积热腐。

黄黏腻苔:

舌诊 │ 黄苔


舌象持征:

苔色黄而腻,舌面多黏液。


临床意义:

痰涎或湿浊与邪热胶结之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