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文艺】文川书坊:念楼学短之三十《朋友之道》


【大秦文艺】文川书坊:念楼学短之三十《朋友之道》

夜读:念楼学短之三十:朋友之道

原壤母死 檀弓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大秦文艺】文川书坊:念楼学短之三十《朋友之道》


【学其短】

○本文录自《礼记·檀弓下》。

【念楼读】孔子有个老朋友叫原壤,他的母亲死了,孔子去帮他整治棺椁。原壤却爬上准备做棺椁的木材堆,说:“好久了,我没有痛痛快快地唱歌了啊!”便唱起歌来:

长满了点点的哟,那是花狐狸的头;

女人般软软的哟,那是拿斧子的手。

孔子知道原壤是在打趣自己不会拿斧子,却装作没有听见。

同去的人对孔子说:“瞧他这种态度,您不必再在这里帮忙干了吧。”

孔子回答道:“亲人不应该不像亲人,朋友也不应该不像朋友啊!”

【念楼曰】关于原壤,《论语》中有这么一节叙述: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大意是说,原壤在孔子来时蹲着不起身,孔子道:“少年时傲气十足,长大了无所作为,老到这样了还如此放肆,怎么行。”于是用手杖轻轻敲他的小腿,想请他站起来相见。

【大秦文艺】文川书坊:念楼学短之三十《朋友之道》


如果不读《檀弓》,只看《论语》,好像孔子真是海瑞设置的“司风化之官”,见了谁不合意就会用“警棍”打。如今才知道,原壤原来是“孔子之故人”,两老朋友一个是诲人不倦的夫子,另一个却如朱熹集注所说的,“母死而歌,盖老氏之流,自放于礼法之外者”。叩其胫也好,歌狸首也好,都含有调侃之意,也就是虽然道不同却仍能互相理解的朋友之间在进行箴规。

【大秦文艺】文川书坊:念楼学短之三十《朋友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