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5次为官——浅谈《悲剧的诞生》中生命意识与他的诗歌共鸣

导读:古往今来,喜爱饮酒的人非常之多,尤其是诗人,几乎很少有不爱喝酒的,陶渊明便是其中之一,他可是中国诗歌史上名副其实的酒神,而关于他饮酒的故事广为流传,比如他在做彭泽县令时,吟到:“公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可见对于这位酒神而言,酒就是他的生活,更是他的生命。

说到生命,恰好我在前几天翻阅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这本书是表达尼采悲剧理论的发源地,而他在书中也描写了一位酒神,他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在古希腊时期,人们祭祀酒神的方式往往是纵情肆意地狂饮乱醉,而在酒神的作用下,人们失去了自我意识,个体完全融入群体之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沉醉,而这种对生命的沉醉更是陶渊明所希望达到的境界,所以本期话题我们一起解读《悲剧的诞生》中的生命意识与陶渊明诗歌的共鸣,而陶渊明以他五次的为官经历告诉我们要学会在职场中磨砺自己。

陶渊明5次为官——浅谈《悲剧的诞生》中生命意识与他的诗歌共鸣

《悲剧的诞生》周国平经典译本

先了解《悲剧的诞生》中的生命意识

何为生命意识?其实就是生命的价值以及意义,而这也是尼采思考哲学的出发点,生命的丰盈与强大,自我的不断超越,敢于正视感性的生命在尼采看来,是一种美的享受,而那种残弱的病态,消极的反抗是非理性生命的消退,是丑的表达。 在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老师看来,尼采的这种生命意识是站在一个创造者的角度来看的,他认为个体是可以被毁灭的,但是创造者却不断在创造个体,这是一种对感性生命的享受,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书中有这样一段:“人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都必须建立这肉体之上,如果离开自己的“肉体”,去构建所谓的生命价值体系,那么一切都是虚妄的。”

这里的肉体,便是尼采在这本书中生命意识的体现,它诉说着生命的真诚与纯粹,他通过对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的论述,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而在传统的祭祀节庆上,人们摆脱生命规则的桎梏,毫无保留地释放着生命的本能,人们酒神想在这难得的狂欢中,表达着自己的“生命意识”,如此人们找到了生命的慰藉,所以“酒神精神”是尼采极力推崇的,那么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其实只有在醉酒的状态下才能感受到这种状态,当然生命短暂且苦多乐少,这是古往今来无数的哲学家已经阐述的道理,如果生命只是一片欢乐的海洋,那么哲学、诗歌都将从根本上失去在人间立足的根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东方的诗人们,大多嗜酒来表达自己的生命意识,酒也就成为了一种忘却人生烦忧的工具,而对于陶渊明而言,酒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有酒则有陶渊明,无酒则无陶渊明了,那么酒对于陶渊明为什么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呢?

陶渊明5次为官——浅谈《悲剧的诞生》中生命意识与他的诗歌共鸣

周国平老师照

陶渊明的五次当官经历使得“酒”对于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在陶渊明62年的生命中,他一共做过五次官,而这五次当官时间都比较短暂,官当得也比较“窝囊”,读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及他的诗《饮酒》的人,想必会对他厌弃官场、倾慕田园生活的性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酒”对于他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

1,第一次当官:江州祭酒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这时的陶渊明29岁,丧父加上家产又被人侵占,所以这时他做官只是为了解决温饱,想挣点俸银补贴家用,管理的是三国以来形成的民间宗教团体五斗米教的科议事务。由于不屑于低声下气地逢迎上司,不久他就辞去了江州祭酒的职务,回到他的故里豫章郡康乐县(今江西宜丰县)义钧乡的南山一带,过起了田园生活。

2,第二次当官:军府参军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这时的陶渊明34岁,当时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看中了陶渊明的文才,召他为军府参军,掌管军中的文书簿籍,这一做就是三年,也是他为官时间最长的,但是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就使得他不得不再次辞官,那就是亲生母亲去世,所以为了回家乡居丧,他干脆离开了桓玄的军营,结束了他第二次为官的经历。

3,第三次当官:镇军参军

晋安帝元兴三年(404),这时的陶渊明39岁,服丧期满,正想找点事情做做,恰好被当时的镇军将军刘裕召为参军,东下京口(今江苏镇江)赴任,但是他出身庶族,被人轻视,所以没到一年,他还是离开了军营,回到宜丰故里,过起了“耕植”的田园生活。

4,第四次当官:敬宣参军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这时的陶渊明40岁,当时的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想找一个可靠的人替他去京城递交一份辞职表。听说陶渊明是东晋名流陶侃之后,又曾为刘裕参军,故特示以“惠爱”,送给了他一个“参军”的虚衔,所以便派他去京城,但是他并不知道是为了刘敬宣辞职的事情,所以任务完成后,他“参军”的职务也被解除了,做了又不到一年。

5,第五次当官:彭泽县令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这是陶渊明为官的最后一年,正像文章开头所说,他整日以酒为伴,对于这个“七品芝麻官”根本看不上眼,再加上当时胞妹去世,他终于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和“回家吊丧”为由,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陶渊明5次为官——浅谈《悲剧的诞生》中生命意识与他的诗歌共鸣

陶渊明照

这5次为官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生命意识:

比如《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1,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饮酒》

陶渊明爱酒嗜酒众所周知,所以他的诗中也有很多咏酒的内容,比如他专门写了二十首咏酒的五言诗《饮酒》,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他自然地袒露出对生命的沉醉:

2,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如同其他熟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一样,陶渊明本来也有济世苍生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但是由于时局的混乱和门阀制度的梗阻,他甚至写下来了“吾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洁个性,所以在经历五次为官之后,他选择告别仕宦生涯,归隐田园,以至于让他的心情是那么愉快雀跃,就如《归去来兮辞》中所描绘的: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说起陶渊明的诗歌,怎么能少的了他的《桃花源记》,诗歌中美好的生活是陶渊明所向往的,但是在寻找桃花源的路途中,那优美的景象却充满了对生命美好的渴望,人生本来有着太多的痛苦,陶渊明何尝不是如此?尽管他个性旷达,但是还是摆脱不了心中的烦恼,这就如同悲剧上演一样,随着神秘的幕布,缓缓升起,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他早就像《悲剧的诞生》中酒神一样,以“心远地自偏”的方式远离了现实,贪婪着对“醉”的享受。

陶渊明5次为官——浅谈《悲剧的诞生》中生命意识与他的诗歌共鸣

尼采照

《悲剧的诞生》的生命意识与陶渊明的诗歌共鸣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诗人,尼采是近代西方的哲人,时代与地域的间隔,却阻挡不了俩人作品的共鸣,尤其在读了《悲剧的诞生》后,我们惊讶的发现,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陶渊明就是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的实践者,更是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充满着渴望,我们在了解陶渊明的五次为官经历之后,原来他经历了生命本质的痛苦,也难怪他如此嗜酒,但是他却并没有消极厌世,同样在尼采看来,人毕竟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人类永远不可能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而借助于酒的精神,却可以在一种醉境中,打破规则,纵情忘我,将生命的意识寄托于作品之中,比如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也是如此。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其七

在饮酒中,他不但把痛苦排出身体之外,更是获得了“啸傲东轩下”这种积极的快乐,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境界,就像《悲剧的诞生》中酒神的醉境一样,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解放,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如《连雨独饮》则更鲜明的表达了酒让他的生命融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连雨独饮》

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借助于酒的神奇力量,穿越了生命路上的荆棘坎坷,以一己之小,融入了大宇宙之中,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个体崩溃了”,于是陶渊明升华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所以这恰好与《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所写的生命意识所共鸣。

陶渊明5次为官——浅谈《悲剧的诞生》中生命意识与他的诗歌共鸣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语:学会在职场中磨砺自己

我们常说官场如职场,而陶渊明以他五次为官经历告诉我们要学会在职场中磨砺自己,他在官场中遭受轻视,和生活中的苦难,但是却并没有打倒他,反而他选择战胜苦难来磨砺自己,从而使他穿越了人生人生之路上的遍地荆棘,这对处于职场的我们而言也是一种启发。

像我们步入职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磨砺自己,任何一个工作,在没有看清楚它的全貌之前都不要妄下断论,而当你真正工作其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职场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他残酷而冷血,就像陶渊明的第四次为官一样,他并不知道领导会安排什么工作,这个工作会有什么结果,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工作,虽然最后的结果并不如意,但是他却磨砺了自己,我们常说什么职场生存法则,其实最好的法则就是磨砺自己,使自己强大,这样才能使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即便再不快乐,最坏的结果也只是辞职另换工作而已,但是我们绝不退缩,磨砺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达到了陶渊明诗中的:“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的境界。

文 | 结


参考资料: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

《生命的沉醉——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酒神精神》——刘伟安

《陶渊明诗集》——刘枫

《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