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導讀:繼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引發“唐史熱”後,一部名為《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的短片,再次喚起人們對那段歷史的記憶。該片時長雖然只有16分鐘,但以獨特角度再現了唐朝西域守軍在與唐朝中央失聯的情況下,堅守數十年的悲壯史實。

說起銀聯的這部短片,我不得不吐槽一下,短片的名字其實並不專業,因為整個整個故事講的是唐代西域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漠北”通常指中國北方沙漠、戈壁以北地區。而劇中所提到的龜茲(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西州(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等地均屬於“西域”,即今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廣大地區,所以片名應該是《大唐漠西的最後一次轉賬》。

然而我們看到這些留守的大唐士兵,在沒有援軍和糧草補給的情況下,足足堅持了幾十年,甚至安西都護府留守的兩萬多大唐軍人,從公元763年到公元808年期間,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看到這,你或許會有疑問?劇中這些大唐軍人死守的都護府是一個什麼行政機構呢?為何安西、北庭都護府其下的軍事和行政兩大系統,卻能夠有效地推動唐朝政令的實行呢?所以本期話題我們談一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首先唐王朝通過設立安西、北庭都護府對西域進行了行之有效的統治和管理,而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在這裡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實行,地方行政的建制和各類管理機構的建置,大規模屯田和各種賦役制度的實施等,我們可以看到唐朝對西域的治理態度。

首先說一下唐朝都護府是一個什麼機構?

唐王朝建立以後,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不僅改郡為州,對地方行政區進行了調整,還逐步確立了府制,而唐朝的府制,依照其形式和地位,共分為三個類型:府、都督府、都護府。其中而都護府是唐朝邊疆地區之間民族關係發展的客觀需要,而自太宗時期起,唐朝先後平定了突厥、契丹、回紇等部後,更多的邊疆部落紛紛降服,由於數百年民族的聯繫不斷加強,友好往來也不斷增加,再加上唐初的統治者們民族偏見甚少,唐朝的統治者們便將治理內地的經驗推廣到周邊,在少數民族地區列置州縣,為了管理這些州縣,於是唐王朝效仿西漢都護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區設置都護府。

而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北朝鮮,西達中亞鹹海,南面包括 瞭如今的越南北部,北面則到 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圍的異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 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 安東、 安南、 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今天我們就先說說安西和北庭兩大都護府。

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唐朝都護府(圖片來源地圖帝)

其次說一下安西和北庭都護府的設立

安西都護府是唐朝第一個高級軍政管理機構,而北庭都護府設立的原因是西域受到來自突厥默啜汗國與吐蕃的雙重威脅。

公元630年,原屬西突厥的伊吾城(今哈密)主率所屬七城歸順唐朝,唐朝設西伊州。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朝名將侯君集擊敗隨突厥反唐的高昌,於該地設置西洲,又於可汗圖城(今吉木薩爾)設庭州,同年在高昌設安西都護府,治所在西州交河(今新疆吐魯番西交河古城址),統轄高昌故地。於是天山以南,原為西突厥所屬的各國先後歸附唐朝,像短劇中《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提到的龜茲、疏勒、于闐(tián)、碎葉新疆四軍鎮,都是隸屬安西都護府,而後在顯慶二年(657年)蘇定方隨左衛大將軍程知節成功征討西突厥賀魯部後,又在突厥故地設置蒙池、昆陵二都護府,於是安西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個高級軍政管理機構。

滅了西突厥後,唐朝完全統一了西域,而為了更好地控制西突厥的廣大地區,武則天於公元702年在庭州設置了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以北地區的西突厥十姓部落,但是仍隸屬於安西都護府,而後在公元711年,北庭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並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而它的建立強化了唐朝在天山以北的統治地位,而北庭都護府設立的主要原因, 是西域受到來自突厥默啜汗國與吐蕃的雙重威脅。

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圖片來源:地圖帝)

安西、北庭都護府既是唐在西域的最高行政機構,又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

安西、北庭都護府下是唐朝加強地方統治的重要機構,它的機構完善,且官有定員,職有專任,所有軍事民政事務都有專門機構負責。大都護府設大都護府一人,是主管官,從二品官員,是唐朝高品命官,其地位僅次於三公,與尚書僕射同列,而大都護府也有明確的職責:

  1. 招撫安置歸附唐朝的各部族
  2. 維護所管轄區內的社會秩序
  3. 對付外來軍事寇掠
  4. 考察所屬官員治則,論功行賞或罪惡懲處

由此可見,都護府的職高位重,尤其責任就更大,所以唐朝政府對其選人十分重視。於是在開元四年(公元711年)以後,朝廷通常委派宗王遙領(只擔任職名不親往任職)其職,而大都護以下官員,有副大都護二人,從三品;副都護二人,正四品。都護府機關直屬官員有長史,司馬,錄事參軍各一人,錄事二人,以及其他正七品的倉、法、兵等職,主管機關日常事務及民政、賦稅、軍事、文秘等工作,儼然一副“小朝廷”模樣,而一個完整的“小朝廷”必定擁有它獨立的行政系統和軍事系統。

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中大都護郭昕劇照

一,安西、北庭都護府下的行政系統:“一國兩制”郡縣制與羈縻制度並行

唐代西域的行政建制是根據中央政府的統一規定實行的,一部分地區同中原地區一樣實行州、縣、鄉、裡制度。除此之外,在西突厥和其他民族聚居的地區,唐王朝推行羈縻制度,所謂羈縻,就是對少數民族地區從軍事和政治上加以控制,同時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予撫慰,這是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特殊的行政單位,保持和基本保持他們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和管理機構,承認其“首領”地位,並任用這個首領為複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於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以外,其餘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換句話說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的“一國兩制”。

唐朝的這種特殊的行政管理政策,對我國這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是中國曆代王朝在認識到少數民族地區特殊性的基礎上,都曾給予一定的自主權,並在行政管理上實行民族自治政策,甚至朝廷任命的官職可以享受終身制和世襲制。

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郡縣制與羈縻制度並行下的繁榮景象

二,安西、北庭都護府下的軍事系統:兵農合一的府兵制

唐王朝政府在西域各個重鎮都駐有重兵防守,而駐防的軍隊按唐王朝政府的軍制,分軍、守捉、城鎮等數級,各地駐防軍的官兵,統一由安西、北庭兩個都護府統帥,而各級的軍官都是唐王朝政府任命的,像安西大都護統領龜茲、于闐、疏勒等5個重鎮,各鎮設鎮守使,官階三品,鎮守使多由副大都護兼職,駐守官兵人數多達數萬人。

安西節度使,撫寧西域,統龜茲、于闐等四鎮......北庭節度使,防制突騎施、堅昆.....伊吾三軍。——《舊唐書》

公元741年,唐玄宗時期,唐朝在西域設安西四鎮節度使與北庭伊西節度使,而兩位節度使大多由大都護兼任,再加上行政機構羈縻都督府、州各自的武裝,所以大都護率領的官兵也是唐朝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便是平時鎮守邊疆,維持本地區社會秩序,其次遇戰事,則由兩位節度使率領的軍隊憑“兵符”,可參與軍事行動。

唐朝這種軍政合一的都護府建制,其組織之完備,職責之明確,效果之顯著,超越了以往任何朝代所設立的政權機構,它完成了保衛祖國,有效地管理西域的歷史使命,且有利於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尤其對唐朝政令的推行起到了積極作用。

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唐玄宗照

唐朝在西域的建制機構完善能夠有效地推行唐朝政令

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機構,使得唐朝中央政府的政令在西域地方得以廣泛的推行,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調法,至少在西域東部的一些地區推行過,比如唐初許延族等編寫的《文館詞林》記載:

高昌之地,雖居塞表;編戶之氓,鹹出中國;自因隔絕,多歷年所......而彼土黎庶,具識朕心......朕愛養蒼生,無隔新舊......慰勞百姓.......彼州所有官田,並分給舊官人,首望百姓等。

此外,唐朝政府下令在西域地區大興屯田,比如安西都護府駐地有二十屯,同時唐朝的稅收制度也在此地區實行,像在龜茲、于闐、疏勒等地徵收商稅,補充軍費,最後唐朝的驛站制度和府兵制也在西域推行過,比如三十里設一個驛站,在一些偏僻的道理上,三十里設一個驛館,而唐朝在西域的軍隊,有戰事則打仗,無戰事則駐守邊防,並進行屯田,為管理好這些屯田,還專門設有支度營田使。

以上事實說明,唐王朝政府的各種政令,在西域地方得到有效地推行,並對西域進行了全面的管轄,同時政府任命的都護、都督等管理各州的事務,代表政府執行唐朝的民政、司法等政令,並積極地處理民間的糾紛,這使得西域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諸方面與內地完成一體化建設。

都護府是什麼機構?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立談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許延族像

唐朝對西域治理的總結

其實通過了解我們發現,唐朝對西域的治理是繼漢朝之後又一個統一的中央王朝治邊的典範,而比之漢朝,唐朝更具有特色。首先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軍政管理機構,以都護府為最高行政機關,下列軍事和行政兩大管理系統,官有定員,職有專任。二是唐朝著眼於綜合開發,使各方面建設相輔相成,因地制宜,既推行屯田制,又在西域部分地區引進內地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而這些地區經濟逐漸繁榮,成為唐朝治邊的典範,從而使它的政令能夠有效地推行,三是軍事上推行兵農合一的府兵制,能夠使駐軍很好地擔負起屯田的開墾和駐守邊疆的雙重職責。四是尊重各民族的權益,不搞民族歧視。比如任命其本民族內的首領管理其內部事務,而且各少數民族不必向中央政府繳納賦稅。

總之,這些政策使得以安西、北庭為中心的西域地區開始繁榮興旺起來,對維護國家的統一,鞏固西北邊防,發展中外交通,促進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經濟文化交流,都有著重大而積極的意義。

文 | 結


參考資料:《武則天與北庭都護府》——王守青

《安西都護府——絲綢之路故事》——薛宗正

《唐安西都護府駐軍研究》——陳國燦

《唐安西都護府史事編年》——孫麗萍

《安西與北庭—唐代西陲邊政研究》——薛宗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