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12.7毫米机枪射程远、火力猛烈,可以轻松压制各种中小口径机枪,是步兵分队首屈一指的支援武器。但是重量过大,携带不便,限制了战场机动。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平射地面目标

步兵分队在冲锋时需要重机枪火力支援,如果地形复杂的时候超出了机枪原有火力覆盖范围,就需要机枪小组及时改变阵地,跟进前出的队伍。重机枪通常情况下会按照行军状态被分解为枪身和三脚架两部分,分别由两至三人携带。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两挺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行军状态

但是战场上许多情况下形势紧急,没有时间做分解和组装,为了跟上队伍,及时提供火力支援,机枪小组有时采用了直接抬着战斗状态的大口径重机枪三脚架机动的方法—— 这种临时战场机动有时通过三个人完成,有时通过两个人完成。

  • 三人小组抬枪时成三角队形,三人分别抓住重机枪三脚架的一个脚架。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三人转移战斗状态的大口径机枪

  • 两人小组则是两人一前一后,前人抬一个脚架,后人两手端两个脚架。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两人转移战斗状态的大口径机枪

三人小组机动时,三人队形密集,战场上会是较为明显的目标,易招受敌方打击。二人小组一前一后,机动相对隐蔽,生存能力稍强。

外军也对12.7mm口径重火力的战场机动性存在类似的需求。如果我军的思路是”武器不如意,在战术和使用方法上弥补”的话,那么外军的做法则是”武器不如意,就把武器改了,改成我想要的”。

最近几年,战火不断的乌克兰战场上曾经出现这样一款怪枪: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乌克兰12.7毫米德什卡 “轻”机枪

其原型便是大名鼎鼎的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火力猛烈但是极重,搬运非常不方便。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

乌克兰的轻型德什卡将去掉了原枪笨重的三脚架,装上了两脚架和小握把、肩托,变成了一款大口径的”轻”机枪,让战场快速机动成为可能。

原有的双手握把虽然不能持握,但是仍然保留在枪上,透出简易改装的粗糙。让人怀疑这是军人私自的改装。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原有的枪身基本不变在原有的机匣后边又接上一节机匣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原有的双手持握小握把继续得以保留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没有光学瞄准镜只依赖标尺射击

这种轻量化德什卡只需两个人就能抬走,放下就能很快开火: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两人提枪转移

俄罗斯对大口径机枪的态度则更为认真,在取代NSV机枪的下一代Kord 12.7毫米机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两脚架在前沿阵地的灵活性。该枪最终被设计成一款通用机枪,装上三脚架是重机枪,拆掉三脚架就一款大口径轻机枪。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Kord 12.7mm通用机枪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Kord的轻机枪状态

临时的战场机动也是两人抬枪而行,但是Kord枪身重25.5千克,在两脚架状态,全枪也重达31.5千克(相比之下,我国的89式重机枪枪身只有17.5千克)。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Kord的转移阵地

战场上一线步兵对大口径压制火力的需求始终迫切,未来战场12.7毫米级机枪必将随队而行,以实时提供火力支援。抛开拆成几大部件的行军状态不谈,优化大口径机枪战斗状态下的携行性能已成为非常客观的需求。

对于12.7毫米级的机枪来说,三脚架也好,两脚架也罢,两人小组携枪机动已经步入战场。单人携枪机动在不远的将来能否成为现实,我们不得而知,更不敢想象当前12.7mn机枪这种庞然大物由单人搬运的样子,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之后,或许一切皆有可能。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当前12.7mm重机枪的体积和重量单人携行困难


12.7mm重机枪的战场机动:抬着三脚架随队冲锋?还是使用两脚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