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技術難點在哪裡?

大公無私說正事



“飛碟”(碟形飛機)的發展顯然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大部分工作都是高度機密的,許多細節都不確定。



多年來,美蘇提出了多種碟形飛機方案,其中一些曾經建造過。其中最有文獻記載的是亞瑟·薩克的AS-6試驗機,這是一架小型輕型飛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製造。



二戰期間,一些設計者對碟形機翼進行了一些研究。在設計工程師查爾斯·齊默曼的領導下,吉斯·沃特領導了一系列的設計,最終產生了“沃特飛行烙餅”,也許是第一架出於空氣動力學原因明確設計成圓盤的飛機。一般來說,與翼展(側邊長度)相比,具有大弦長(前後長度)的機翼,用機翼的展弦比來描述,由於誘導阻力大,性能非常差。避免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是將翼尖逐漸變細到一個點,這就是為什麼超級噴火使用橢圓形平面形狀。在烙餅上,這被帶到了一個極端,導致飛機有一個巨大的機翼和非常低的機翼載荷,允許它輕鬆地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烙餅”的發動機被移到機翼的末端,以進一步減少氣流在那裡引起的阻力。當這種設計在戰後時期飛行時,噴氣發動機已經使這種設計過時,美國海軍也失去了興趣。



戰後,德國科學家安德烈亞斯·埃普聲稱,他在戰爭期間提出了碟形飛機的想法,這是他在小型碟形靶機上的工作的發展。不管他的想法如何,這個概念據說是在納粹德國發展起來的,儘管聲稱飛行原型似乎不太可能。美國中情局解密文件顯示,德國科學家收集了許多關於圓盤狀飛機設計的報告,但這些報告質量可疑。



根據埃普的說法,幾個從事該項目的德國科學家和沒有從事該項目的埃普被認為是被蘇聯招募的,他們繼續為蘇聯設計碟形飛行器原型。這一說法似乎缺乏支持證據。埃普聲稱在1947年退出了蘇聯的計劃,帶著他的知識為美國工作。



在美國,許多試驗性的碟形飛行器顯然是隨著洛克希德公司為美國空軍和中央情報局服務而秘密進行的項目。飛碟具有垂直起降設計的優勢 ,因此避免了對跑道容易損壞的弱點,同時其形狀非常適合散射雷達波的隱形飛行器。這些早期的設計顯然是由渦噴發動機驅動的,渦噴發動機利用柯恩達效應驅動水平旋翼提供升力。



美國顯然是為了平息對飛碟軍事性質的猜測,1952年7月舉行了一次新聞發佈會,約翰·桑德福德少校否認對飛碟有任何瞭解,退役的唐納德·凱霍少校宣佈他相信飛碟來自外星人。1957年,凱霍成為民用不明飛行物組織NICAP(國家航空現象調查委員會)的負責人,據信該組織也被中情局的幾名秘密成員滲透。






與此同時,在加拿大,加拿大Avro公司也試圖開發碟形飛行器,最初由加拿大政府資助。約翰·弗羅斯特在試驗製造更高效噴氣發動機的不同方法時就開始了這一設計,最終安裝在一個大型碟形裝置上,廢氣排向外面。然後,他將盡可能小的機身包裹在發動機周圍,將排氣管排到後面。對於垂直起落飛機,飛機坐在尾部起飛和著陸,在向前飛行中產生升力,就像一個大三角翼。





弗羅斯特也開始對柯恩達效應產生升力感興趣,最終放棄了最初的三角翼設計,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碟形。在這個模型中,發動機排氣被環繞飛機的襟翼引導到整個飛行器下方,允許飛行器“水平和垂直”地起飛和降落。一旦飛行,襟翼會稍微傾斜,在指向後方時產生一個小的下壓力。傳統方法產生的升力很小,發動機排氣將通過引導飛行器周圍的氣流來構成“人造機翼”。他提供了一些越來越引人注目的性能評估,在24000米達到4馬赫的性能,在這一點上,美國空軍提供了606A武器系統項目下的資金支持。結果是直徑為8.9米的Y2超音速飛機項目。




測試很快揭示了整個概念是不可行的,這種飛行器在超音速時會非常不穩定。儘管如此,Avro公司仍繼續該項目的亞音速設計工作——銀蟲計劃。正在尋找戰場運輸和支持解決方案的美國陸軍對銀蟲計劃很感興趣,他們接管了大部分項目資金。銀蟲的最終結果是Avrocar或VZ-9AV,實際上(無意中)是氣墊船的原型,而不是1961年公開的碟形飛機。Avro公司在1959年經歷財政困難後,對未來項目的資助顯然轉向貝爾飛機公司。與此同時,直升機被證明是美國陸軍正在尋找的解決方案。


20世紀80年代,關於三角形不明飛行物的報道揭露了另一個機密項目——F-117夜鷹的存在,該項目於1988年11月公開。



碟形飛機沒有大量服役的難點在於控制技術,不像飛機有容易操作的控制面,飛碟飛行控制比飛機複雜得多。飛碟從二戰到現在,至少已有七十多年曆史,市場只出現了一些多旋翼類似飛碟的小型玩具無人機,可見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