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未与五常建交的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

作为全球最封闭的国家之一,不丹是南亚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段南坡,东部、北部及西北部均与中国接壤,西部、南部则毗邻印度,国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1万,首都为廷布。不丹属于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其中不丹族约占总人口的50%,尼泊尔族约占35%,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噶举派)和印度教。

唯一未与五常建交的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3,国民幸福感爆棚

不丹行政区划图

​不丹在清代汉文史籍中被称为布鲁克巴,本是吐蕃(藏族的前身)的一个部落,从8世纪起一直到晚清,始终向中国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称藩纳贡,时间长达千余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即后金(清)建立的同年,西藏帕木竹巴派首领阿旺·纳姆伽尔获得不丹的统治权,正式建国称王,但仍需向西藏地方政府称藩。从1736年开始,不丹国王开始直接接受清廷的册封,直到1910年。

作为不丹的开国之君,阿旺·纳姆伽尔是噶举派的重要首领,由于有神符四脚神龙(不丹的雷神)做护驾,因此得以消灭各个竞争对手,顺利地征服不丹。虽然神符四脚神龙只是传说,但不丹国民却笃信不疑,所以为了为纪念阿旺·纳姆伽尔的功绩,该国便将四脚神龙图案作为国旗,一直沿用到今天。

唯一未与五常建交的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3,国民幸福感爆棚

不丹龙旗

​英国占领整个印度后,又向四周扩张势力,不丹遂成为它侵略的目标。1772年,不丹开始遭到英国的殖民入侵,1865年被迫跟后者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仅沦为后者的“保护国”,而且还割让2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给英印政府,损失可谓惨痛。虽然不丹此后遭受英国的全面控制,但并未放弃对中国的朝贡,直到清廷覆亡前夕,迫于英国的进一步压力才断绝对中国的藩属关系。

二战结束后,实力一落千丈的英国被迫撤出南亚,印度在宣布独立后,俨然以这块大陆的新“主人”自居,宣布接管英国昔日在南亚的各项权益,包括对不丹的“保护权”。因此,从1949年开始,印度通过所谓的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强迫不丹接受它的外交“指导”。直到今天,印度依然在不丹扮演着“太上皇”的角色,介入该国内外部事务的程度很深。

唯一未与五常建交的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3,国民幸福感爆棚

印度总理访问不丹

​作为半独立国家,不丹在对外交往中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并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谊与合作,特别是同邻国友好相处。1971年,在印度的默许下,不丹成功地加入联合国,并陆续成为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到目前为止,不丹和印度、日本等21个国家及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仅在印度、孟加拉国、科威特和泰国设有使馆。

不仅如此,不丹是世界上唯一未与联合国五常(中美英法俄)建交的国家。之所以会如此,除了印度出于私心不想让不丹跟大国交往,以防止它们影响、控制该国外交事务外,还跟不丹本身的顾虑有关。原来,作为思想传统、保守的国家,不丹担心一旦跟大国建交,汹涌而来的游客、外来文化会危及该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导致国民道德水平的滑坡,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唯一未与五常建交的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3,国民幸福感爆棚

不丹的环境非常优美

​不丹的忧虑或许有几分道理,毕竟该国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家,人均收入仅有3360美元(相当于中国的1/3),并且网络普及率仅为5%,对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一旦跟国际社会完全接轨,后果不可预料。正因如此,不丹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不跟除印度以外的任何大国建交,并且严格限制外国游客的规模和形式(只接受团体旅游),以防止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不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跟外界的交往也极其有限,但他们的幸福感却超高,在“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长期位列亚洲第一位。之所以会如此,除了不丹内部长期和平稳定,生存环境如世外桃源一般优美外,还缘于不丹国民大部分是佛教徒,内心充满着对精神乐土的追求,对物质主义具有足够强大的“免疫力”。

唯一未与五常建交的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3,国民幸福感爆棚

不丹国民的幸福感非常强

​作为中国的邻国和昔日藩属,由于印度的干预,不丹虽然没有跟华建交,但双方间的关系却一直友好,边境地区总体上保持着和平与安宁的状态。近年来,随着不丹知名度的打开,到该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不丹内部希望跟华建交的声音也日渐高涨。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许在不久后的将来,两国间的关系会迎来实质性的飞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