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既是選擇題還是道填空題

①微信指數里的:金義都市新區和金義都市區


撰寫和發表與金義都市相關的話題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張圖片。這圖片來自於——微信指數。所謂的微信指數,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熱度指數”,就是在微信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某件事物在微信上被大家搜索了多少次,討論了多少次,熱度究竟有多高,人們的興趣有多濃。微信指數與百度指數,區別不大,只不過是基於微信這個大平臺。

之所以採用微信指數,這裡面有一個最大原因在於:在移動社交時代,微信具備極強的傳播性。這往往意味著人們的興趣所在。

我所設定的關鍵詞有兩個:“金義都市區”和“金義都市新區”。而所分享圖片時間跨度為90天。

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既是選擇題還是道填空題

通過這張圖,能清楚的表明,金義都市新區的熱度往往碾壓了金義都市區。

這裡簡單的解釋下兩個名詞:金義都市區,泛指浙中城市群概念,是以金華和義烏中心大都市雙子城發展概念,其中不僅僅包括金華和義烏,還包括周邊縣市,比如靠近義烏的浦江,東陽,靠近金華的蘭溪,永康,武義等。

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既是選擇題還是道填空題

而金義都市新區,則是金華政府在靠近義烏城市西邊所設置的一塊發展區域,按照新區的範圍來看,包括金東區的孝順,鞋塘和傅村以及義烏的佛堂和義亭等地,但目前真正發展的,則是金東區所轄的兩鎮一辦!

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既是選擇題還是道填空題

從總體的指數來看,金義都市新區的微信指數遠遠高於金義都市區,甚至造成了碾壓之勢。紫色線在2月21日突然變高,則是浙江省政府當天發佈了浙江未來4大都市區發展規劃所致。即便在金義都市新區環比指數下降的情況下,仍然遠高於金義都市區。

這裡面所能反應的,一方面是投資指數,一方面則是對金義都市新區的期望值!

② 談到金華與義烏,你會想到什麼?


金華是屬於悲催的上一級行政管理單位。早在蘭溪時代(金華分屬兩個時代,當然是我個人認為的:蘭溪時代與義烏時代),就有大大蘭溪縣,小小金華府的說法。到義烏時代,又是強縣弱市狀態。

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既是選擇題還是道填空題

我朋友圈裡也有金華土著,甚至就是他們自己,也有很多覺得難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坐公交車這事。義烏和金華都有各自的公交系統,每天都在講著雙城融合,結果是,連個簡單的公交卡都無法統一,各自使用各自的。義烏相對而言,在公共出行的支付上,會相對包容,至少支持支付寶,而金華的BRT只有兩種方式,要麼金華行APP,要麼就是現金支付,這讓人的確很難理解。於是,金華土著說:難怪別人說,中國的義烏,世界的橫店,浙江的金華。就是金華的城市管理水平,眼睛永遠只盯著金華這一塊地,結果就導致了發展總是慢半拍。在城市競爭激烈的今天,往往是一步慢導致步步慢。

甚至我看過三土城市筆記,在三土的城市筆記中,三土就毫不客氣的指出,哪些不配呆在長三角的城市,就有金華。當然,他所指的是整個金華地區,不單單指金華市本級。他是以GDP論成敗的,當然,這有一定的說服力,我不否認,不然民眾們也不會對每年發佈的城市GDP排行榜投入諸多興趣。我想說一點,其它地方我不熟悉,但金華的各個縣區市的GDP並不是其真實實力,真實實力可能比這個要強太多。

總之,只要市本級比較弱,想要被下面所轄的縣高看一眼,本質上有點難。雖則還是在一個鍋裡吃飯。市本級不強,說話總是不太有底氣。正如我一直在局部中表述的:錢是人膽,有明目張膽之功效。人沒錢就沒底氣,何況是弱市與強縣。

③ 義烏到底會不會被設區?


常看到有人在網上討論一個話題:金華到底能不能將義烏設區?有一種說法是,軌道交通開通之日,就是義烏的設區之時。這是想的有點多,見本文的最後一章,當然,那也只是個人觀點。

依我有限的常識來看,這似乎不大可能。畢竟,從目前的政策層面來看,浙江省實行的是11+1模式,這個1就是義烏。雖則,義烏仍然是金華的代管縣,但事實上也就是行政上代管,浙江政府所賦予義烏的權限跟普通地級城市沒多大區別。

在金華設區的問題上,首先我想講,要不要設,從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設區一定有必要,市本級要做大,單純的兩個區,你發揮的空間和延展的空間有限,至少從體量上來看,不具備競爭力;

其次,既然要設,到底設哪個?民間來看,有兩種說法,優選義烏,其次是蘭溪。但說實話,要將義烏設區,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體量跟不上,民間不同意,關鍵是胃口沒那麼大。反倒是蘭溪,倒很有可能,一來婺城和蘭溪已經連起來了,二來蘭溪的經濟也沒那麼搶眼。無論是從民間還是從經濟都有設區的可能性。從未來發展金華—義烏都市區的角度,肯定是著眼點在東,也就是義烏方向,但問題在於,金華的攤子太大了,有金西開發區、金華山開發區,多湖商務區、金東新城,再加上新的的金義都市新區,光是這個攤子想要建設好都要脫好幾層皮。何況,金華市本級的經濟能力也確實有限。

最後,我想說的是:有些選擇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優的。比如金華如果有設區的打算,義烏是好,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畢竟人家不願意,強扭的瓜不甜。按照上面所推測的,省政府所發佈的金義都市區建設規劃,義烏可是重要支撐,雙子城少一城?至少金華目前的實力,擔負不起都市區建設的重任吧!而蘭溪,卻容易的多,從做大的角度看,蘭溪也是適合的。至於金義都市新區,就交給時間,集中精力發展新區,有些事就水到渠成了。飯,總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件一件做。在能力範圍內將其發揮到最大,已經是成功了。說了一大堆,其實就一句話:讓你的實力配的上你的野心。這一段,我明著說是否設區,設誰為區?其實是在說發展,發展的路徑不會是直線,正如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所說:貌似是直線最近,但真正的成長是曲線最先到達。


④金義都市新區:是城市發展的一步高招


從整體來講,當年決定設置金義都市新區是一步絕對的好棋。為什麼說是一步好棋?是要站在更為長遠的眼光來看的。城市的未來發展,一定是融合做大,做大才能做強,這是對城市而言的,它跟企業不一樣,企業在管理上業務上如果沒有支撐的話,當管理能力較弱,而管理半徑較長,則往往會進入沼澤地帶。而城市是,越大越強,才越有競爭力,才能更加吸引人。耀眼,明面上是經濟,本質是人口和基於人口基數所產生的商業繁榮和模式創新。換言之,是基於人口規模而產生的商業創新力。

從地圖上來看,金義都市新區這塊地方,也是適合於建城的地方,畢竟,夾在義烏和金華的中間地帶,地形平坦,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實驗區,也為其未來城市發展,打開了政策之門。

⑤金義都市新區:義烏人不待見,金華人不喜歡,反倒是義烏的外地人對新區熱情


金義都市新區這個地方,相距義烏和金華,各20公里,當然,這是報道中宣傳的,據我個人經常開車從義烏回新區的經驗來看。從義烏婦保設置導航到家,是18.7公里,也就是不到20公里,但去金華就相對較遠。當然,總體來講,這個宣傳也不算失實,畢竟差不多,而且各人所居住的地方不一樣,導致導航公里數自然會有變化。

對一個不算一二線的城市而言,20公里是一個比較遠的距離,尤其是離義烏和金華都這麼遠的情況下,這都算是郊區的郊區。

義烏人不待見,是因為金義都市新區用了“義”字,這個“義”字一下子拉近了義烏與都市新區的距離。我2004年大學畢業就到了義烏,說實話,說到金華,總是有一種很遙遠的距離,這種距離不是單純的現實距離,而是心理距離。而這個“義”字一用,就感覺好像離義烏特別近。在金義都市新區出現以前,我個人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定居在新區,按我的理解和套路,要麼換一個城市,要麼繼續觀望。當這個“義”字出現以後,幫我下了決心。

義烏人不待見的直接原因就是,金義都市新區跟義烏其實還真沒什麼關係

,但領導的英明就在於,設置這麼一個新區,還在靠近義烏的地方,還用“義烏”的“義”字做招牌,這一下子就感覺不會特別遠。所以,義烏人就特別反感,感覺金義都市新區就跟一根針管一樣,一下子扎進來使勁吸血,你還沒說,效果還的確如此。

義烏人不待見的還有一個原因就在於,這種新區設置在你旁邊,是有野心的,尤其是正在建設的軌道交通。比如撤市設區,這到大可不必這麼恐慌,後面我會解釋。

人都有一種天然的本土性的鄉土情結,畢竟,義烏髮展這麼多年,發展的也還算不錯,就這麼被人設了區,那自然心有不甘,不管政府怎麼考慮,民眾會這麼認為。其實說句很實在的話,設區這事跟民眾有什麼關係?即便是換了誰來做領導,你該辦工廠辦工廠,該上班上班,錢又不會少一分。唯一的可能就是心裡不爽。

一要實惠,二要發展,奔著發展的越來越好的目標,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是個大的運營策略。能滿足要實惠和要發展的目標,對老百姓是最為實惠的。

金華人不喜歡,就是金義都市新區離金華太遠,畢竟,老派城市的老派人,在市裡生活習慣了,誰會甘願來新區過苦日子。而且,按照公眾號微觀察的說法,金華市本級目前一城九府的狀態,這金義新區能不能搞起來還是問題。總結起來,就是新區配套不完善,對新區發展沒信心。結果就是金華人也不太看好這個地。

可你別忘了,金義都市新區的目標人群,還真不在金華。這一點可以從金義新區來購房的群體就能看得清楚。就連房產廣告,也都是在義烏使勁打,在金華市區打廣告的為數不多。從目前的整體來看,絕大多數的購房者就來自義烏的外來人口,這些人在義烏創業,工作。但再怎麼努力,沒有一個家,心總會穩不下來。現在的新區,剛好可以滿足有套房子的小願望,為什麼不呢?

至於說到金義都市新區的購買需求有多旺,銷售情況怎麼樣?各位完全可以關注下,房產銷售數據,在金華市本級的房產銷售統計中,金義新區,常年佔據第一位就能說明問題。一切都可以作假,在房管局的備案和成交套數是沒法作假的。

我一直都說,我不勸人買房。不過,如果是剛需,還是可以考慮的。正如我在很多篇文章中表達的,哪有那麼多詩與遠方,你孩子讀不了你書,上不了學的時候,你的詩與遠方瞬間就崩了。

⑥金義都市新區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就在我準備撰寫此文的時候,我在我的微博上寫了這個標題,後來我發現有讀者問我:金義都市新區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說實話,我不知道,凡是預期的東西都有變數。鍋不揭開,菜不品嚐,你肯定不知道飯菜熟了沒有。

一個地方有沒有希望和未來,要問下自己的內心,你有沒有覺得信心?你有信心,它便發展的起來,你若沒信心,它自然發展不了。當越來越多的人有信心,這希望就會大一些。

金義都市新區能否起的來,更多的是取決於義烏的態度的,尤其是義烏外地人的態度。

畢竟,真正的買單人是義烏的外地人。再加上義烏政府與金華政府的規劃與建設力度。義烏雖則是代管縣,但地域區分這種事情,還是有點的。人在競爭,企業在競爭,城市與城市之間也有競爭。當年的金華領導搞了這麼個新區,其實是很有眼光的。絕對的運營高手,尤其是把用戶琢磨的比較透徹。

如果說金義都市新區,還想要進一步的吸納人口,目前除了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房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配套,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對生活配套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諸如,醫院,商業中心,學校等這些基礎配套。金義都市新區裡面的所謂金東第二人民醫院,說實話,連義烏的街道醫院都不如,至少從建築面積,配套設置等來看。而學校這幾年似乎也緊張的不行。外地人為什麼到這裡買房子定居,說直接點,還是教育資源,雖則孝順二小也在建設,但畢竟是慢了。這才剛剛開始,第一批的小區也才交付而已,後面還有中天、新城、三盛、紅星、東方萬古、君華水岸、金尊華府...大大小小的小區,一旦交付,上學的人,至少比現在翻好幾倍,誰來給他們解決?

如果還不能確定,我想大家可以看看目前新區聚集的人。尤其是晚上的燈光和夜市,與早年的義烏是不是很相似?在已交付的小區,是不是有很多人在忙著裝修?再不濟,也看看四海大道上行駛的私家車。我記得2012年,我在深圳的大學同學初次來金義新區做項目,期間,幾個同學還相約著吃了一頓飯,就在義烏。可惜那會我未意識到,這個地方即將開發,他們公司就是做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的。車行駛在今天的金港大道上,周圍一片荒涼,時間推進到2017年上半年,四海大道上還是沒有多少車,僅僅過了一年,設計時速80碼的快速路,在上下班高峰期,也就照著40碼在跑。你能感知到這種變化嗎?而且,目前,四海大道上哪天不堵車?實在不能理解,那就回到本文的第一段,看看微信指數,你就能理解了。

在《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中,商鞅在大盤滅國棋中說過一句話:但有高位,豈無實地。從雙城融合的角度,從城市的發展角度來看,金義都市區,本身下的就是一盤大棋,你理解了棋盤,也就理解了未來。甚至,從剛需的角度來理解,我想,它應該有希望!

⑦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既是選擇題,最終還是填空題


義烏離開金華,做不大,金華離開義烏,很難過。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如我上面所言,城市只有大,才能強,才有競爭力。當彼此關上門打雞毛蒜皮的蠅頭小利,誰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2月21日的浙江四大都市區建設規劃已經表明了上層的態度,那就是義烏和金華各自發展,相向融合。是金義都市區的雙子城。不然,它不可能叫金義都市區,而是叫金華都市區了。一字之差,意義就相距甚遠了。這也就意味著,從政策層面,從發展規劃層面,其實是已經定好基調了。義烏雖然不是家長,但也要擔負起家長的某些重任。義烏要承擔與周邊縣市的融合的同時,還要想方設法與金華融合,而金華同樣的被賦予周邊融合,比如武義,蘭溪。所以,從設區的角度,蘭溪倒有可能,而且是越早越好。而且,從經濟的角度,想要吃下義烏,願望是好的,實力不允許。

既是相向發展,加快融合,雙城的各自任務和分工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義烏加快與東陽與浦江的融合。而金華則是蘭溪,武義,向東向義烏方向發展。換言之,金義都市區,最終是融合,但融合需要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填空題,作為一個城市群,你得連起來才能叫城市群,彼此那麼遠,怎麼看也不太像都市區!

所以,這兩座雙子城,壓力都很大,相比而言,義烏的壓力會小一點,畢竟,義烏和東陽已經聯起來了,義浦融合也正在加速,義西南建設也提上日程了,比如佛堂雙江湖大學城項目,在內部就是加快加大義西南的建設力度。不過,義烏政府的動作一向很快(比如軌道交通建設,金義東軌道交通,義烏是較晚開工的城市,但目前的進度來看,好像又是最快的,說什麼時候完成,就什麼時候完成),沒什麼可擔心的。反倒是金華,壓力就大了太多,從金華市區出來走快速路,兩邊還是連綿的空地,過了塘雅,才能感覺又像一座城市了,這有點尷尬。距離長且寬,得砸不少錢,雖則金華這幾年在招商和基建上投入了不少,但畢竟財力還是有限。尤其是,

在城市的建設上,金華好像永遠在玩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花活,發展政策總是飄忽不定。還有一點,金華再怎麼說,也算是個家長,兼顧的東西往往比義烏要多,這就更是一個難題所在。所以,重點在金華的運營水平。什麼時候把空白填滿了,什麼時候,金義都市區就建成了。既然要做大城市,就得有個大城市的樣。不能總是彈丸小城!

總之,建設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而言,既是選擇題還是填空題。選擇的本質是兩個城市到底該怎麼相向發展與融合,是心往一處使還是各打小算盤?各打小算盤,只會兩敗俱傷,對兩座城市的未來競爭都沒有好處,所以,共畫同心圓,變得不止是口號。即便選擇攜手發展,這填空題才是大寫的尷尬,這麼多空白,是需要用錢砸的,總不能貼滿規劃圖吧!

文章的最後,我想再說一句:也別總是問我,金義都市新區未來怎麼樣,能發展起來嗎?我還真不知道,不過,歷史潮流,總是滾滾向前,既然城市要發展,必然會走這一步,只是多長時間的問題?而且,我們必須注意,金義都市區,要發展的話,這個所謂的金義都市新區,是繞不過去的區塊。何況,從當前的道路規劃而言,金義都市新區,離義烏還是近一點。對一個在義烏工作,學習,生活的人而言,如果選不起義烏,金義新區,還算是一個比較靠譜的選擇。

而如果再問我要不要在這裡買房,我也不敢告訴你答案,畢竟,你虧了,我也賠不起,你賺了,也不會分我錢!而我自己知道,為什麼來這裡,人,總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要到什麼和適合要到什麼?而且,從長遠來看,發展來看,這幾年的發展也有目共睹,也別總是看著它不好的一面,能做到今天這個樣子,也實屬不易,這一點,得為新區政府的努力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