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表現是心臟在報警,就算是疫情期間也得去醫院嗎?

心血管王醫生


如果是冠心病的患者的話,則需要警惕胸痛發作的頻次,持續的時間,還有嚴重的程度。如果胸痛發作的頻次較以前明顯增多,或者疼痛的時間明顯延長,疼痛的性質比以前加重,則有可能從一個穩定性的冠心病變成一個不穩定性心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了。


心內科陳震醫生


哪些表現是心臟在報警,就算是疫情期間也得去醫院嗎?

雖然現在疫情當前,號召大家居家隔離,不要外出,但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尤其是冠心病患者,還是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發現有異常立即前往醫院,以免導致嚴重後果。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這10個信號要知道!

1. 手腳冰涼

最明顯的信號就是其不斷的“搓手”。搓手是因為心臟出現問題後,血液循環變差,造成手腳冰涼。所以在視頻的1分15秒時,這位女士不斷的搓手,並且室溫正常,也沒有其他狀況,這種突然的手腳冰涼很可能就是心臟出現問題後在“報警”!

2. 心跳加劇

如果有一天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鐘到10分鐘之間。並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應警惕這很可能是心臟發出的信號,而多半是心梗的徵兆。

3. 呼吸短促

呼吸短促、頭暈、難深呼吸也是心臟出現問題的一大報警信號,這是由於心臟出現問題後,變得虛弱而使血液缺氧所致。仔細體會這種感覺就像是失去了深呼吸的能力,無法使自己吸入更多氧氣,呼吸困難,還會頭暈目眩。如果沒有肺部疾病史,那就要及時檢查心臟問題了。

4. 焦慮失眠

從來沒有失眠經歷,或是沒發生什麼刺激、焦慮的事情卻毫無緣由的焦慮時,可能是心臟出問題的信號,多半是心梗!這是由於心臟供氧不足的原因。這種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樣睡不著,而是半夜忽然無徵兆的驚醒,思緒像萬馬奔騰或是湧現出無法解釋的恐懼感。如果這種焦慮不是由於壓力和不愉快等事情導致的,要儘快去檢查。

5. 肩頸臂痛

毫無徵兆的肩頸臂痛也要特別小心了!這種痛感會轉移,因為心臟缺血時會將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區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這個範圍內,因此這些器官會感覺到痛感。這些疼痛的發作特點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現這種疼痛轉移的現象,就要趕去醫院了。

6. 莫名疲勞

很多心臟病人發病後,反應常常沒做什麼就特別累,這種莫名的疲勞也是心臟報警信號的一種!要儘快去醫院。

7. 盜汗反胃

突然的出汗和噁心,這是心臟病發作典型症狀,也是早期心臟病的標誌。如果還伴有呼吸急促、極度疲乏,或伴有疼痛、飽脹,由胸部輻射至背部、肩膀、手臂或喉嚨的疼痛,應馬上就醫。超過五分鐘的延遲都會讓你的性命岌岌可危。脹止血海綿、油紗條等進行鼻腔填塞壓迫止血。在局部治療的同時,還應使用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適當水平。

8. 雙腳腫脹

雙腳腫脹可由多種因素引起,比如妊娠、靜脈曲張等,但也可能是心臟衰竭的標誌。研究發現,心臟瓣膜出問題,不能正常關閉時可能會發生雙腳腫脹的現象。此外,與心臟相關的腳腫脹通常伴有其他症狀,比如呼吸短促或乏力等。

9. 常偏頭痛

偏頭痛頻繁發作意味著你的身體在報警。生活中有12%的人經常發生偏頭痛,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這個比例上升到40%。雖不能表明有直接關聯,但顯而易見的是,偏頭痛與某些心臟異常相關。因此偏頭痛可能造成了心臟功能障礙。另一種說法是,偏頭痛和心臟異常都是自主神經系統失衡的結果。

10. 走路時有絞痛感

當你走路或移動時,你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痙攣和絞痛感,稍作休息後有所改善,可不要以為只是年紀大了或缺乏鍛鍊所致,要警惕是外周動脈疾病的信號。外周動脈疾病,也被稱為PAD。如果你走路時出現絞痛感,很可能是患了PAD,那麼你的心臟動脈有一半被堵塞的風險。但也不要太恐慌,PAD是可以治癒的。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心臟病信號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很多國家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在我國也仍處在防控的攻堅階段。總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依然嚴峻。對一般疾病的患者而言,儘量不要去醫院,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遠比很多疾病更可怕。但是,心臟病卻必須得去醫院,因為心臟病突發,容易導致患者死亡。所以,一旦心臟出現報警信號,就算是疫情期間也得去醫院,以免出現嚴重後果。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哪些心臟報警信號呢?

哪些表現是心臟在報警,就算是疫情期間也得去醫院嗎?

(1)呼吸短促:呼吸短促、頭暈、難以深呼吸也是心臟的報警信號,這是因為心臟出現問題後變得虛弱而使血液缺氧所致。這種感覺就像是失去了深呼吸的能力,無法使自己吸入更多氧氣,呼吸困難,還會頭暈目眩。若沒有肺部疾病史,那就要及時檢查心臟問題了。

(2)心跳加劇:如果有一天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一分鐘到十分鐘之間。並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應警惕這很可能是心臟發出的信號,而多半是心梗前兆。

(3)走路時有絞痛感:當你走路時,你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痙攣和絞痛感,稍作休息後有所改善,要警惕是外周動脈疾病的信號。若你走路時出現絞痛感,很可能是患了外周動脈疾病,那麼你的心臟動脈很有可能被堵塞。

(4)肩頸臂痛:沒有一點徵兆的肩頸臂痛也要特別注意。這種痛感會轉移,因為心臟缺血時會將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反應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區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這個範圍內,因此這些器官會感覺到痛感。

(5)暴躁易怒:心臟病的常見早期症狀有胸悶氣短、大量出汗等,但也有人表現為脾氣的改變。心臟病早期,由於交感神經興奮、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常會變得暴躁、易怒。有的患者由於經常心慌、頭暈、頭痛,又沒有早期治療,導致經常性的心煩、脾氣變差。而脾氣急躁、經常發怒,還會反過來加重心臟病症狀。

(6)盜汗、反胃:突然出汗和噁心是心臟病發作典型症狀及早期心臟病的標誌。若同時伴有呼吸急促、極度疲乏,或伴有疼痛、飽脹,由胸部輻射至背部、肩膀、手臂或喉嚨的疼痛,應立即就醫。

結語

筆者認為,人要分得清輕重緩急。目前,抗疫是我國的第一大事,一般情況確實不要去醫院湊熱鬧、給國家抗疫添堵。但如果出現了心臟病的報警信號,還是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特別是疑似心梗症狀,應第一時間休息,呼120去醫院,同時要記得,目前情況下,需要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


藥師方健


我們大部分人在家已經待了將近1個月了,尤其老人和孩子,更是沒有出門。

可是心臟病常常是中老年人合併最多的一種疾病,平時我們有兩個選擇:

一是難受的時候就趕緊去醫院,以免耽誤;另一個就是定期去醫院複查,看看醫生,問問有沒有問題。


可是現在是抗擊肺炎期間,我們不能按時去醫院看醫生;但有時候心裡也難受,可是自己到底如何才能判斷是心臟病的急性問題,趕緊得去醫院呢?還是不是心臟的問題,先緩一緩呢?

今天我們把最常見的幾種急性心臟問題告訴大家,如果發生這些表現,一定要儘快去醫院,以免耽誤。

有人說在家吃藥 不行嗎?在家很難解決心臟急性問題,不管是嚴重的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或嚴重的心律失常,嚴重的心衰,在家都無法處理,必須去醫院;也耽誤不起,一旦耽誤,有時候會致命。

第一種、心衰加重


尤其對於有心衰病史的人,或有明確心臟擴大的人,或得過心肌梗死的人,如果出現下面這些症狀,那就考慮得去醫院了:

最近出現胸悶憋氣,尤其一走路就胸悶憋氣;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腳也腫了,腿也腫了,尿也少了;無法躺平了睡覺,一躺下就憋氣,不得不坐一會才能好轉。有時候晚上睡著了憋醒,被動的坐起來喘。

如果有這些表現,可以先加點利尿藥,如果效果不明顯,就做好防護必須儘快去醫院,不要等到急性心衰發作,短時間就會要命。

第二種、嚴重的心律失常


有這個心律失常的病史,或有嚴重的心衰等疾病,如果出現突然心率很快,或心率很慢,甚至引起眼前發黑,暈倒等等表現,那麼就必須去醫院。心律失常簡單分為快速和慢性,快速的包括房速、室上速、快速房顫、室速等等;慢性的心律失常包括病竇、房室傳導阻止等等。我們在家沒喲辦法判斷是哪一種心律失常,只能去醫院。如果心率比平時快的多或慢的多,並且出現乏力、眼前發黑、甚至暈倒,必須去醫院。

第三種、心絞痛


1、心臟難受不一定是心臟病,比如說心臟針刺樣疼痛,一般都不是心臟病;心臟部位難受或疼痛,每次持續一秒或幾秒,那麼也不是心肌缺血心絞痛;深呼吸後疼痛,或深呼吸後疼痛加重,那麼也不是心肌缺血心絞痛。

2、大部分心絞痛會表現為心前區疼痛或胸痛,但還有有一部分心絞痛表現為頭疼、牙疼、咽部疼痛、肩膀疼痛、後背疼痛、上腹疼痛等等;除了疼痛,心絞痛還會是胸悶憋氣,心慌,出汗,噁心嘔吐,眼前發黑,有便意等等。

3心絞痛一般2-15分鐘,發作很難受,緩解就跟正常人一樣。

4、心肌缺血一般活動後、勞動後、幹活後等等情況下就會加重,休息後就能緩解。

如果上述心絞痛表現持續超過20分,那就得懷疑心肌梗死,必須第一時間撥打120!


如果有明確心臟病,最近出現上述三種情況,那麼做好防護也得去醫院,且不可耽誤!


心血管王醫生


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問題,你我建議你還是趕快去看看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