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妹創業

紅薯妹創業



●何 輝(四川)





紅薯妹創業


小車奔馳在安嶽去內江的216省道上。40分鐘後,我和採風的文友們在土坡埡口旁下了車。路邊,一個十分靚麗的青年女子笑容滿面,迎著讓我們坐上她開的小車——她就是安嶽縣土旺家庭農場場長、資陽市尤特薯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曉豔。黃曉豔開的小車上了小公路,3分鐘後停在五君村的一個院壩裡。

黃曉豔熱情洋溢,領我們觀看農場。她指著蔥蘢無比的紅薯地,滔滔不絕地介紹各個新品種紅薯,旋即領我們走上濛溪河邊的魚塘埂,談起了她薯、魚同行共贏,開創農場新局面的構想。

。曉豔回到家裡,在鎮大酒店當服務員3個月後,就自己開了麵館,生意很紅火,8個月掙了一萬元錢。爸媽去廣元與人合夥做粉條加工生意,曉豔在家照顧爺爺奶奶,推一個大箱賣菸酒。2000年,她幫父親收購澱粉。2001年,她去廣元與父親從事紅薯收購和粉條加工,從此與紅薯結下不解之緣。2005年,父親在廣元組建“鴻安食品廠”,曉豔協助管理,內外事務一把抓。


紅薯妹創業

■返鄉種薯


隨著業務的發展,原料不足、粉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元食品廠。“可不可以自己引進量高質優的薯種,自己種植,自產澱粉?既可解決量的問題,又能解決質的問題。”帶著這樣的想法,黃曉豔決定回家鄉創業。這多年的江湖勇闖,黃曉豔積累了經驗,增長了才幹和膽量,她發誓要自己當老闆。

2011年,黃曉豔挑選到了心儀的品種,開始在安嶽試種。當年畝產就超過7000斤,是常規畝產的2倍多。嚐到甜頭後,一直支持曉豔的丈夫關掉了在廣元經營得不錯的火鍋店,在安嶽註冊成立了土旺家庭農場,主要培育新薯種。這是全省第二個種植業家庭農場,也是資陽市第一個家庭農場,黃曉豔任農場場長。通過土地流轉經營,目前農場規模達748畝,有固定員工13人,拖拉機、旋耕機、開溝機等大型農用機械6臺,實現了半機械化作業。依託農場,成立了尤特薯品開發有限公司,進行紅薯研究、加工和銷售。

在安嶽,幾乎每家農戶都種植紅薯,但因品種不同,產量也不一樣,不能形成系統化、規模化和一體化的經營。曉豔萌生了“公司+基地+農戶+一體化”經營的想法,以此帶動父老鄉親和姐妹們共同致富。經過一系列的前期準備,曉豔決定以周禮鎮為中心建設紅薯種植基地。為了尋求試種農戶,她每天穿梭於附近各鄉鎮,動員農戶試種紅薯新品種,並鄭重承諾,農戶只負責鋤地耕種,我們統一負責薯種和田間管理,並以每公斤6角的保底價收購。高效的產量、誘人的價格和鄭重的承諾,並沒有打動農戶,因為當時周邊地區的紅薯畝產只有3000斤,鮮薯價格每公斤不到3角,大家都認為她在吹牛。面對質疑聲,她多次請科技專家進村開展紅薯高產栽培培訓,尋求鄉鎮的支持,通過鎮村動員農戶試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縣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從資金、技術、信息、項目等方面的支持下,當年試種農戶全部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在11個鄉鎮建立了種植基地,帶動農戶2000多戶,種植面積1.2萬餘畝。在保障種植戶每畝地增收400元以上的情況下,農場每年利潤達到140多萬元。農戶的種植熱情高漲,曉豔因勢利導,成立了鴻安紅薯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婦委會,創建了安嶽縣“婦女創業就業示範基地”“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範基地”,一批有志創業的返鄉婦女活躍在紅薯種植、加工、銷售第一線,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帶動周邊婦女就近就地創業、就業搭建了平臺。

2013年和2014年10月,黃曉豔先後攜帶重達徐薯22、南薯88、商薯19、水果薯16-7帶泥特大鮮薯,參加第十四屆西博會、四川農博會,每株28-32斤,受到了國內外參展客商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哇,好大的紅薯!”“這是什麼品種呀?”黃曉豔這個安嶽的“紅薯妹妹”成為西博會上最純樸的風景點。很多人打電話諮詢產品,僅澱粉就簽訂600多萬元的合同。海南有機協會訂了300噸,俄羅斯李思奇訂了50噸。產品供不應求,但曉豔講誠信,不願多簽單,避免失信於客戶。


紅薯妹創業


■好學創新


黃曉豔常常回顧走過的歷程,雖有艱辛,總因一些收穫而倍感欣慰。如今,她的事業剛剛起步,黨和國家政策和發展勢頭這麼好,為創業者創業、帶動就業提供了很多機會,但競爭與挑戰無處不在,自己的企業要在磨礪中成長、壯大。她聽到在發達的美國一個叔叔說起美國農場業主都是大學生,想到自己文化知識淺薄,得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農場和公司管理的技能和水平,才能開拓發展,把事業做強做大。

2014年, 黃曉豔參加了資陽“北京電大行政管理”專業學習,今年9月報名參加浙江農大本科的學習。她興奮地對我說:“每學期去資陽學習10次,每次1天,聽教授授課的科目有行政管理和農業技術。好多農業政策、技術從不知到知之,從不懂到懂,學會了很多東西,認識了許多同行新朋友。”她堅持做到學習提高與農場、公司的管理兩不誤,把理論與農場、公司經營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她還堅持向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南充、內江、四川省農學院專研甘薯的專家諮詢、請教,請他們到農場指導紅薯種植,使農場管理逐步走向更高的層面。

五君村農場紅薯地挨濛溪河邊,有一片別人曾開挖未遂的魚塘廢棄地,她把空地徵用,投資50萬元修築了魚塘,今年冬天就要養魚和龍蝦。這個構思得益於學習,得益於農科院老師們授課中的啟發。在農場滿眼綠色的紅薯地中有一片魚塘,無異於一塊偌大的翡翠中凸起一朵絢爛的鮮花,豈不把農場點綴得更美?它還會給農場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呢!


紅薯妹創業


■創業績豐


黃曉豔在廣元的鴻安食品廠,2005年至今,年均產值1200餘萬元,解決60多人就業。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帶領職工30多人前往青川救災,2009年,她的工廠榮獲“廣元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2011年,她帶領家人回到周禮鎮引進紅薯優良品種試種。2013年7月24日,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安嶽縣土旺家庭農場,註冊資金100萬元,家庭成員13人。

2013年9月,黃曉豔攜手廣元市羅瑋等,投資組建成立了“資陽市尤特薯品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主營優良紅薯種植、加工、銷售,基地分佈周禮鎮、寶華鄉、千佛鄉、拱橋鄉、共和鄉、天寶鄉、南燻鄉,基地面積548餘畝,發展村民代種紅薯7000畝,帶動附近農民人均增收500元,有2000戶少量紅薯種植的散戶。公司建成品種示範園區50畝,高產量高澱粉示範區2個,有機轉換園區1000畝,農場收穫的“豫薯王”“商薯19”“徐薯22”等產品,分別在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代表安嶽縣特色農產品登上了第十四屆、第十五屆西博會、四川農博會展臺,受到國內外參展客商及媒體的廣泛關注。

在黃曉豔不斷努力下,2015年安嶽縣土旺家庭農場自租有基地1000畝,已全部得到有機轉換認證;資陽市尤特薯開發有限公司,已帶動2500戶農民種植紅薯,在安嶽的種植面積是15000畝,推廣到四川的資中縣300畝,雲南、貴陽兩地達9000畝。

土旺農場紅薯產業基地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建設,與深加工緊密結合,走出了一條集中、集約、集群發展的路子。

黃曉豔雄鷹展翅,辛勤耕耘,成果頗佳,近年獲得不少榮譽:

2014年榮獲“農村工作先進個人”,2014年被資陽市評為“首屆青春榜樣”人物、第三屆“感動資陽”人物、“鄉村好青年”,2014年10參加“鹽商杯”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成都賽區第四名,2015年獲得資陽市“居家靈活就業基地”獎牌,2015年3月榮獲“巾幗建功標兵”,2015年榮獲安嶽縣“郵儲銀行杯”首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第二名。

黃曉豔在農場建立了婦委會,創建了資陽市、安嶽縣“婦女創業就業示範基地”“ 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範基地”。她雄鷹展翅,辛勤耕耘,成果頗佳,曾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四川省三八紅旗手、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四川省農村能人、四川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四川省十大扶貧好人提名、第三屆“感動資陽”人物、第四屆“資陽市婦女十傑”等殊榮。《四川日報》《四川農村日報》《資陽日報》及省市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先後多次對她進行報道,新華社、人民網等先後予以轉載,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薯女”。

採風結束時,黃曉豔激情滿懷地對我們說:“在建設幸福安嶽的過程中,我想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不圖成為一個富有的人,但一定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早年前,安嶽周禮澱粉、粉條在西南為最,為啥沒做大、沒名氣?我開辦的農場,做有機紅薯、有機粉條,要帶領更多的農民和創業者在紅薯產業中致富,要讓紅薯走出四川,走向世界,讓世界不僅知道安嶽是檸檬之都,也是紅薯之都!”

當我們告別黃曉豔時,公司門前壩子裡的鄉親們,紛紛響亮而深情地喊著:“紅薯妹!”“紅薯妹好!”我情不自禁,也脫口喊:“紅薯妹,再見!”

(圖片由作者提供)


紅薯妹創業

何 輝,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市骨幹教師。號來鳳居士,筆名瀟灑人生。安嶽縣文史撰稿員、作家協會會員,資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外散文詩學會會員。

紅薯妹創業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